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从我的日记上得知,2014年9月,我开始出现抑郁症状。首先是丧失了开心的能力,没什么事让人不开心,但是任何事都没有办法使我开心起来。我感觉心脏始终沉在水面以下,沉甸甸湿漉漉,跳动缓慢,无法打捞起来。我做一切事情都变得缓慢,反应变得迟钝,上课时老师的声音好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到我耳边就已经消散。我不想跟人交往,因为谈话与假装轻松都让人很累,每次和人打交道过后,我都筋疲力尽。白天和黑夜的概念已经不存在,每到夜里别人都熄灯睡觉,我仍然躺着,

  • 标签: 郁症 重症监护 病号服 就这样 男病人 被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人的风险因素分析与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住院精神人254例,对其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精神科护士进行护理风险意识教育、职业安全防护教育等,完善各项护理安全监控,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结果住院精神人中发生跌倒8例(3.15%),坠床12例(4.72%),噎食4例(1.57%),皮肤损伤5例(1.97%)。通过对护士相应的护理规范培训,大大减少了精神人意外的发生。结论提高精神科护士的职业素养,对住院精神人实施临床护理,并通过对其的风险因素的分析,能够减少精神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神科 危险因素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患者的安全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127例精神患者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对意外事件的防范,躯体合并症的处理,重点时段、重点患者的管理,建立安全的管理制度、制定护理安全紧急风险预案,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科培训,增强护理安全意识。结果本组127例患者均实行护理安全管理,无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对住院精神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效地避免了精神科护理安全的风险,降低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 标签: 精神病人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精神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精神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一年的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依从性都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月收入、文化程度和家属关心程度不同,患者的依从性也明显不同,月收入越高患者的依从性越高,文化程度越高患者的依从性越高,家属的关心程度越高患者的依从性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精神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充分的分析该疾病的特点,并给予适当的临床护理干预,以改善老年精神患者的疾病情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老年精神病患者 临床治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保护性约束作为躯体保护的一种,主要是运用约束性措施保护精神患者免受自身或者周遭的伤害,是治疗精神患者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文章旨在探讨保护性约束的约束措施及其具体的运用。保护性约束措施包括约束用具和约束形式两种。常见的约束用具有旧式约束带、新式约束衣、约束背心、约束带、约束椅、约束床等。而约束形式分为体力控制和机械控制两种。在实施约束性措施过程中,应做到保护性约束前的评估和准备、保护性约束中的观察和保护性约束后的护理。恰当的约束形式和约束工具对精神患者的治疗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保护性约束护理 约束形式 约束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精神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精神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一年的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依从性都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月收入、文化程度和家属关心程度不同,患者的依从性也明显不同,月收入越高患者的依从性越高,文化程度越高患者的依从性越高,家属的关心程度越高患者的依从性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精神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充分的分析该疾病的特点,并给予适当的临床护理干预,以改善老年精神患者的疾病情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老年精神病患者 临床治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患者外逃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发生外逃的住院精神患者25例,对其资源进行回顾和分析,寻求防范护理对策。结果所有外逃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明显对于女性患者,多数为年轻、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所有外逃患者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所占比例较大,多数患者以外出检查为借口,一般在住院3周之内出逃。结论住院精神外逃患者都会一定的规律可循,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患者的情况,尽早实施护理干预,改善防范措施,才能降低住院精神患者的外逃发生率。

  • 标签: 精神病 外逃 护理
  • 简介:精神人行凶杀人由于其行凶时特殊的精神状态,杀人行为在现场痕迹状态的反映均有其特殊性,通过本案笔者试图分析研究精神人与正常人、醉酒人、未成年人的杀人行为的区别,为侦破此类案件提供参考。

  • 标签: 精神病人 杀人案 行为分析 现场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我院三年来长期住院的病人调查,了解苏南和皖北地区精神患者4种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根据患者住院时间收集南京市高淳区精神防治院2012.3-2015.7长期住院的精神人共386例。年龄在22至68岁。年龄姓名不详者5例。具体分为流浪组(22人)和非流浪组(364人)4项疾病的分布情况、住院时和住院17个月以后4项疾病的分布情况和386例病人总的4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386例病人所患传染病主要有HBsAg、抗-HIV、TP、和结核4种,结论4种传染性疾在住院流浪者与非流浪患者间的分布对比,各种之间表面抗原的感染率最高,为4.37%,与相关报道相一致,其中酒精致精神障碍比例最高,可能与其肝损害,免疫力差有关。乙肝表面抗原和结核在比较中,流浪组的比例要高。

  • 标签: 精神病 传染性疾病 社会关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精神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精神患者,设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9月期间收治的85例老年精神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9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精神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精神病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4例精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每组各67例患者。全部患者入院后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周期3个月。统计护理周期内两组患者通便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便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第四周起,实验组患者便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精神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利于患者通便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精神病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抑郁症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的患者11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16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有效率94.74%(54/57),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1.36%(48/59),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51%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0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抑郁症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帕罗西汀 小剂量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伴精神性症状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最佳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筛选出4组不同的用于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方案,A组患者(10例)采用富马酸喹硫平片+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治疗,B组患者(12例)采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利培酮片治疗,C组患者(10例)采用奥氮平片+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治疗,D组患者(10例)采用富马酸喹硫平片+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观察4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敏感度分析。结果:A、B、C、D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8/10)、50%(5/12)、60%(6/10)、100%(10/10),D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药物治疗方案中,D组的成本最小,效果最好,成本-效果比最小;敏感度分析结果显示,D组的成本效果比最低。结论:富马酸喹硫平片+盐酸舍曲林片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成本-效果最优,安全性好,是本研究中的最优方案。

  • 标签: 抑郁症 成本-效果分析 青少年 精神病性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探究了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精神患者当中的应用,从而为了能够减少老年精神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提供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护理方式。方法选择了我区精神卫生研究中心在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所接受治疗的160例患者,并且将其分为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为80例采取常规护理,另外8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安全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发病概率、社会功能以及不良事件和住院日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主要是为272天左右,每个月的发病频率则是为7.85次左右,社会功能的评分则是为87.71分左右,所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比较低,然而针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来说,平均的住院时间则是为408天左右,每个月的发病频率则是为7.85次左右,社会功能的评分则是为61.25分左右,并且对照组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要高于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来说,其平均的住院时间、发病的频率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和不良时间出现比较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精神患者采用安全护理方式,能够全面的降低患者的发病频率,与此同时也能减少不良时间的出现以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社会功能进行恢复。

  • 标签: 护理 安全管理 老年精神病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精神伴进食障碍患者45例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进行分析。结果收治的精神伴进障碍患者45例,拒食25例,厌食9例,暴饮暴食6例,异食5例。经临床护理干预,拒食、厌食显著减少,暴饮暴食有所改善。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营养失调、体液过多及便秘的症状减轻或消失,体重恢复和保持正常。住院期间无感染发生。重建良好的饮食习惯,恢复社会功能。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进食障碍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