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头颈鳞状细胞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6%,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超过50万例。对其发病机制,近年来有一些新的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是除烟酒因素外另一个重要的头颈癌致病因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信号传导与鳞癌的发生和转移亦有密切联系。Ⅰ、Ⅱ期头颈癌患者,通过单纯手术或放疗,均可取得较好效果。以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药物,与调强放疗及不同分割方式联合的同期化放疗方案.是Ⅲ、Ⅳ期晚期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作用于EGFR靶点的西妥昔单抗,无论是单药或与放疗联合,均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在临床上逐步被广泛接受,提示靶向联合治疗可作为肿瘤手术后新的辅助治疗方法。Ⅲ、Ⅳ期局部晚期头颈癌患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尚在进行中,其联合治疗方案有待统一。

  • 标签: 头颈鳞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人乳头瘤病毒 化疗 放疗 同期化放疗
  • 简介:恶性肿瘤是一类细胞周期疾病,几乎所有癌基因、抑癌基因的生物学效应,最终都会集到细胞周期机制上来。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1→S期调控点,为G1期的限速步骤。研究CyclinD1与头颈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对了解头颈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以及基因疗法的开展提供依据。本文对CyclinD1在头颈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细胞周期(Cell Cycle) 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 头颈部肿瘤(Headand NECK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颈肿瘤放疗后口腔粘膜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96例头颈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8例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口腔粘膜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促进溃疡愈合。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 护理
  • 简介:近日,《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生物学》一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该书共约90万字,大16开,全彩、精装,每册定价180元。该书是近年来国内出版的最全面系统介绍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生物学研究及进展的专著。该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陈万涛教授担任主编,由来自全国12所著名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担任编委,专家来自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放疗科等多个学科。编者都是在口腔颌面一头颈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第一线工作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历,正是众多身处第一线专家的精心编写,保证了本书的高质量。此外,口腔医学专业泰斗邱蔚六院士和王存玉院士为本书作序。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口腔颌面外科 全面系统介绍 医学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 头颈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的监护及护理。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症病人的措施之一。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并发症,使病人安全渡过危险期,做好术后监护及护理至关重要。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使病室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定时空气消毒,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8例气管切开患者,分别对其进行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抗生素应用,以及其他综合护理干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相应治疗、监护和护理后,有1例患者因重度颅脑损伤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7例患者均成功拔除气管切开套管。结论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病人的恢复十分重要,因此要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

  • 标签: 气管切开术后 头颈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患者头颈患有肿瘤后,接受专业的治疗与科学护理。放疗是一种治疗肿瘤的常见手段,为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将临床护理与放疗相结合,分析具体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人员选择50名头颈肿瘤患者,这些患者全部在本院治疗,时间起止时间是2021年1月-2022年1月。确定研究对象后,以随机分组为原则,将其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对每个小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按照本研究的要求,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专业的临床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较为基础的护理措施,然后将最终的干预结果进行对比。主要将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护理的满意率作为本次评价标准。结果:两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人员对头颈肿瘤患者采取专门的临床护理措施,一方面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使患者树立坚定的信心,具有乐观的心态,从而充分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设计并应用头颈放疗护理指导卡,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尤其是不可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本院在特定阶段内(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头颈肿瘤放疗患者(60例),将其分成2组(所用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每组皆为30例),A组开展传统健康教育,B组以此为基础,设计头颈放疗护理指导卡,据此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护理指导,对比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功能锻炼依从率(96.67%)较A组(73.33%)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3.33%)均较A组(30.00%)低(P<0.05)。结论 针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通过设计头颈放疗护理指导卡,并加以应用,能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 护理指导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颈CTA在前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有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诊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区间{2018.8-2022.8},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方式,观察组采用CTA检查方式。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率率与诊断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采用头颈CTA诊断方式应用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检出概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头颈部CTA 前循环缺血性脑梗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口腔护理对头颈肿瘤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102例头颈肿瘤术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给予预防口腔护理。结果: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在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预防口腔护理 头颈部肿瘤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锁骨上皮瓣修复头颈缺损术后患者的肩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锁骨上皮瓣修复头颈缺损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2例,年龄35~74岁,记录皮瓣面积、分型、供区切口是否裂开和感染等近期并发症情况。并应用快速上肢功能障碍简式评分表(quick 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Quick-DASH)对符合纳入肩部、上肢临床功能评价标准的43例患者进行评价,对比锁骨型和肩峰型皮瓣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障碍情况,并选取43例中同期行双侧颈部淋巴清扫的患者30例,供区(观察组)和对侧(对照组)进行双侧对比评价。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获取锁骨上皮瓣面积(4~10)cm×(10~18)cm,3例(5%)患者供区缺损宽度为8~10 cm,无法直接拉拢缝合,制取局部皮瓣修复肩部缺损,其他病例均直接缝合;3例(5%)患者术后肩峰区切口裂开,局部换药2周后愈合。随访时间为6~43(27±1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外形不满意。43例患者中锁骨型28例(65%),肩峰型15例(35%);肩峰型运动能力值、Quick-DASH值均高于锁骨型[(14.4±4.7)分比(11.8±3.1)分,t=2.105,P=0.048;(16.9±11.6)分比(12.2±7.1)分,t=2.284,P=0.033]。30例同期行双侧颈部淋巴清扫的患者,观察组运动能力值、局部症状值及Quick-DASH值均高于对侧对照组[运动能力值:(13.4±5.8)分比(9.8±4.2)分,t=3.024,P=0.004;局部症状值:(4.1±1.0)分比(3.4±1.0)分,t=2.537,P=0.014;Quick-DASH值:(15.6±14.7)分比(5.2±11.1)分,t=3.106,P=0.003]。结论锁骨上皮瓣术后存在肩功能障碍,且与皮瓣分型相关。

  • 标签: 外科皮瓣 锁骨上动脉 Quick-DASH 供区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随着免疫治疗成为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的最新疗法,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也成为该领域的焦点,已有研究表明二者联合可产生协同作用,但其联合增效机制目前未有定论。基础研究涉及免疫细胞和微环境免疫调节,临床研究包括联合治疗时机、放疗部位、治疗模式与剂量及受益人群的选择。文章主要阐述了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在头颈癌基础与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2002年,《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牵头举办全国首届头颈影像学术研讨会,以此为契机,开始了头颈影像学快速发展的历程。20年来,针对头颈影像学存在的问题,通过CT和MRI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显著提升了头颈微小结构和病变的显示能力,并积极开展多模态影像学与人工智能在头颈疾病应用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头颈影像学的标准、指南和共识,取得了包括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一批标志性成果,构建了“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头颈影像学检查、诊断、评估和预测体系,显著提高了我国头颈疾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 标签: 疾病 头颈部 影像学 多模态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头颈恶性肿瘤的评估是其诊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成功施治的前提和关键。评估内容不仅包含原发灶和转移灶的位置、范围,也应同时涵盖器官功能状态以及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并贯穿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的全过程。本文论述了头颈常见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的评估方法,着重强调在规范化的前提下对不同肿瘤、不同病例进行精准化、个体化的评估,以达到全面认识肿瘤并合理、精准施治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例头颈EMP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34~74岁。病变部位位于鼻腔3例,鼻咽部2例,喉部2例,鼻窦1例,口咽部1例,颈部淋巴结1例。根据肿瘤病变范围,能彻底切除(切缘阴性)的首选彻底切除,不能彻底切除的行术后放疗或者单纯放疗。分析EMP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局部阻塞症状及局限性包块。所有患者病理均证实为单克隆浆细胞病变,骨髓穿刺均未发现异常,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其他病灶。10例患者中,5例接受手术治疗,3例单纯放疗,2例同时接受了手术和放疗。随访时间为16~12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2个月。在随访期间,5例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无局部复发及进展,1例单纯放疗患者及1例术后放疗患者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1例术后给予放疗的患者,7年后复发,再次给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个月无复发。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迹象。结论头颈EMP预后好,对于可彻底切除的病变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髓外浆细胞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颈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患者治疗预后及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157例头颈ACC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72例,女性85例,发病年龄14~72岁。根据是否发生肺转移,将患者分为肺转移组(88例)和未肺转移组(69例)。应用SPSS 26.0软件行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来计算统计学差异。应用R Studio 1.2.5042版软件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无肺转移生存期(lung metastasis-free survival,LMFS)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5%、85.2%,3年、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7.7%和34.3%。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部位、病理组织学分级、是否伴高级别转化、Ki-67、T分期、淋巴结状态是肺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χ²=11.78、10.41、4.06、4.71、5.37、16.20,P值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为颌下腺或舌下腺(HR=3.53,95%CI:1.19~10.46,P<0.05)、较晚的T分期即T3-4期(HR=3.09,95%CI:1.54~6.23,P<0.05)、病理组织学Ⅱ-Ⅲ级(HR=2.47,95%CI:1.26~4.86,P<0.05)是ACC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CC患者易发生远处转移,其中以肺部转移为主,显著影响患者远期预后。原发部位、T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可以作为ACC肺转移风险的预测指标。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腺样囊性癌 肺转移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对头颈肿瘤难治性出血的急诊治疗价值。方法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21例头颈肿瘤难治性出血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肿瘤治疗史、出血史、血管造影表现、介入栓塞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21例患者造影阳性率为100%(21/21),其中表现为异常肿瘤染色11例,造影剂外溢5例,假性动脉瘤2例,血管畸形2例,颈外动脉起始部破裂1例。1例颈动脉破裂患者转入综合性医院治疗,余20例患者共行22次介入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22/22)。4例患者在30 d内发生再出血,临床成功率为80.0%(16/20)。5例(25.0%)患者出现轻度颌面部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急诊介入栓塞治疗头颈肿瘤难治性出血安全、有效。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出血 血管造影术 栓塞
  • 简介:摘要磁共振同步非对比剂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SNAP)成像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同时获得固定多对比图像集、扫描时间较短的优势,适用于病变范围较长且走行曲折的头颈血管,为头颈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与动脉夹层等疾病的检查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临床应用日益增多。本文对SNAP技术原理以及在头颈血管病变的应用和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同步非对比剂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成像 头颈部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夹层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