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1984年Rokkanen等将可吸收内固定物用于治疗踝关节骨折以来,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得到迅猛发展。可吸收材料从生物相容性、排斥反应、降解性能和力学性能等各方面弥补了金属材料的不足,由可吸收材料制成的内固定器随着置入时间的延长,逐渐被降解吸收,强度不断降低,使应力逐渐转移到骨骼上,

  • 标签: 骨代用品 生物降解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可吸收螺钉对足踝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进行足踝骨折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实验组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和关节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应用于足踝骨折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帮助患者固定骨折部位,缩短恢复时间。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足踝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阻挡技术结合外固定器辅助髓内闭合治疗胫骨骨折,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1月到2016年9月,采用阻挡技术结合外固定器辅助髓内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31例胫骨骨折患者。结果本组31例患者术中无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无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折无旋转移位、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35~75(42.5±3.4)min。所有患者骨折术后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12~16(13.2±0.8)周,术后功能采用Johner-Wruh评分评定疗效优27例,良4例。结论采用阻挡技术结合外固定器辅助髓内闭合治疗胫骨骨折,扩大髓内手术适应范围,术后骨折复位及固定满意,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胫骨 骨折 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交锁髓内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及优点。方法对46例胫骨骨折行交锁髓内内固定术,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年。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评定疗效,分析其疗效及优点。疗效根据骨折愈合标准,优41例,良5例,优良率达100%。优点交锁髓内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有术式简单、损伤小、疗效好、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等优点,只要掌握要点,基层医院就可开展。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胫骨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nterTan与重建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适应症,并分析比较其效果。方法选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住我院骨科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InterTan组给予InterTan髓内固定,重建组给予股骨重建固定。效果评价涉及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死亡率、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在住院时间、死亡率的比较中无差异,InterTan组在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Harris评分中不同程度优于重建组,特别是在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中效果显著。结论新型髓内InterTan在各年龄段及各类型的股骨近端骨折中均有良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骨折疏松的老年患者。

  • 标签: 髓内钉 InterTan 股骨近端骨折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吸收胶原蛋白线与丝线编织非吸收线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口腔种植患者56例,依据就诊时间均为两组。接受可吸收胶原蛋白线的28例患者为研究组,接受丝线编织非吸收线的28例患者为参照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种植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甲级愈合率(92.9%)同参照组甲级愈合率(71.4%)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中予以可吸收胶原蛋白线,效果理想,可在临床上优先选择并大力推广。

  • 标签: 可吸收胶原蛋白线 丝线编织非吸收线 口腔种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普通髓内与骨水泥强化防旋髓内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威海卫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普通髓内内固定,观察组予骨水泥强化防旋髓内内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3、0.19、0.34、0.58、0.37,均P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80.21±6.52)min]长于对照组[(75.92±8.15)min],骨折愈合时间[(9.25±1.12)周]短于对照组[(10.05±1.3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3.37,均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2/53),低于对照组的16.98%(9/53)(χ2=4.97,P=0.025);术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2.84±6.58)分、(85.55±7.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8.35±7.54)分、(79.92±9.94)分(t=3.26、3.22,均P < 0.05)。结论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强化防旋髓内内固定治疗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且可改善髋关节功能。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钉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水泥成形术 时间因素 髋关节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志护理联合西医护理在可吸收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77例行可吸收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将其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实施情志护理联合西医护理,对照组患者只进行西医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依从度均优于对照组,其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情志护理联合西医护理在可吸收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护理依从度高,并发症少。

  • 标签: 情志护理 西医护理 可吸收钉结合外固定支架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镍钛合金环抱器和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以我院64例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A组采取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B组采取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固定肋骨数、手术出血量、手术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疼痛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镍钛合金环抱器和可吸收肋骨内固定均可作为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治疗方案,后者更利于镇痛和康复。

  • 标签: 镍钛合金环抱器 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 多发性肋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锁髓内开放性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们使用带锁髓内内固定股骨干骨折80例,回顾性分析此术式的治疗效果,总结术中注意事项。结果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8.5周,骨折愈合后1~2年取。无畸形愈合,无术后感染和断,无神经和血管损伤、股骨颈骨折等并发症。优37例,良36例,可7例,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1.25%。结论带锁髓内开放性穿内固定避免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X线照射,治疗优良率较高,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带锁髓内钉 开放性穿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阻挡结合交锁髓内固定,对其进行效果探究。方法:选取4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后采用数字排列分组方式,将骨折患者分为对一般组和观察组。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患者愈合情况较优。结论:通过进行阻挡结合交锁髓内固定的应用,在目前骨折患者中整体效果较为优良,其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阻挡钉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 效果 胫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股骨下段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因其解剖结构特殊性,损伤复杂性,在治疗上往往较为困难,治疗方法选择不良,效果往往欠佳,逆多为粉碎性骨折,保守治疗和钢板螺钉内固定后,其感染、畸形愈合、膝关节粘连僵硬等并发症较高。行交锁髓内,在治疗股骨下段骨折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我院此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从2007年5~2009年4月,应用小切口复位逆行交锁髓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

  • 标签: 小切口 股骨骨折 逆行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儿童胫腓骨干骨折的方法。方法:用矩形髓内固定治疗儿童胫腓骨骨折12例,其中陈旧性骨折4例,余为新鲜骨折;横型骨折3例,短斜型骨折6例,螺旋型骨折1例,多段骨折2例。结果: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年。骨愈合时间45~80天,平均50天。无1例延迟愈合或不连,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该方法具有损伤轻、操作简单、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 标签: 矩形髓内钉 治疗 儿童 胫腓骨干骨折 髓内固定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观察交锁髓内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交锁髓内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1例.结果:经术后8个月~2年的随访,所有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3.4个月.结论:交锁髓内治疗是一种操作安全、方便、创伤小、愈合快的方法.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 迭骨性愈合
  • 简介:目的总结交锁髓内钉在胫骨骨折不愈合治疗中临床应用初步结果和手术技巧,并分析其适应证的选择和疗效.方法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3月共采用交锁髓内钉合并植骨术治疗32例胫骨骨折不愈合病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27~48岁,平均年龄33岁.术前,2次手术的5例,1次手术的27例.踝前板固定的8例,解剖板固定的6例,普通钢板固定的3例,加压钢板固定的8例,外固定架固定的7例.术中有一助手把持描准器,抵消重力影响使之与胫骨冠状面平行,确保锁钉一次成功.结果对32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静力固定改动力固定的时限选择、交锁髓内的特点以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进行分析.术后12~16周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改动力固定,术后7~11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所有病例双下肢等长,负重无疼痛,无跛行,关节功能正常.结论交锁髓内钉合并植骨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适应证宽,对血运破坏小,及时改静力固定为动力固定,使应力轴线上的骨痂及植入物不断加强和改造,骨折愈合牢固,关节功能恢复好.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 不愈合 骨折固定术 髓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髓内治疗腓骨骨折的术后护理方法康复指导,减少并发症,总结护理经验。方法以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102例行微型髓内治疗腓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结合患者个体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10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为16天,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与康复指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利于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运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微型髓内钉 腓骨骨折 术后护理
  • 简介:胫骨干骨折是创伤外科常见病之一,近10年来我院采用吴岳嵩教授发明的矩形髓内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6例,其中男154例,女32例,年龄15~75,平均32岁。致伤原因:车撞伤115例,坠落伤50例,跌打伤21例。骨折类型:多段骨折5例,横型82例,斜形76例,

  • 标签: 矩形髓内钉 内固定治疗 胫骨干骨折 开放性骨折 骨折愈合 旋转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