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确保临床合理用药,本次探析我院 2015 年—— 2019 年 期间的 金黄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 状况 。方法:将 2015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的临床标本 的 金黄葡萄球菌,使用 全自动细菌药敏测试仪做 鉴定、 药敏试验;筛选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 时,采用 头孢西丁纸片扩散 法、 苯唑西林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5年间我院共分离出金黄葡萄球菌 70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 MRSA)的检出率为 13.3%,检出率相对较低。结论:临床科室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最好送相关的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以 药敏结果为依据,对抗菌药物合理选用 ,防止和控制耐药菌增加或多重耐药菌产生。

  • 标签: 抗菌药物 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目的:评价一种直接从标本中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临床送检标本中筛选出46份金黄葡萄球菌阳性的标本,进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与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2Compact)/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进行比较,评价实时荧光PCR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VITEK-2Compact分离出金黄葡萄球菌46株,其中MRSA12株,与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结果一致。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出金黄葡萄球菌46株,其中MRSA13株,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95%CI,75.75,100),97.06%(95%CI,85.08,99.48)。2种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0.945(95%CI,0.839,1.000)]。结论:实时荧光PCR法是一种能从标本中直接检测MRSA的快速,敏感的方法。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实时荧光PCR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起疑似金黄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检测方法比对,探讨在食物中毒中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法快速检测的应用。方法应用LAMP法进行快速检测,并用国标GB4789.10-2010法和Real-timePCR法检测进行比对。结果LAMP法与国标GB4789.10-2010法、Real-timePCR法结果一致,均为从1份病人呕吐物和1份厨房用具涂抹样中检出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为B+C型。结论该起食物中毒是由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LAMP法快速灵敏,是一种适用于基层实验室金黄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快速检测手段。

  • 标签: LAMP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 简介:总结45例幼儿金黄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护理重点为重视环境消毒,做好患儿皮肤创面、眼部及口腔护理,应用激素时注意观察副作用,同时严密观察病情,注意饮食护理、疼痛护理。32例患儿经综合治疗及护理后治愈出院,住院时间5~12d,平均7.8d。

  • 标签: 幼儿 金黄色葡萄球菌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金黄葡萄球菌(SA)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蜂窝织炎、骨髓炎等疾病。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其中以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感染为主。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感染不断增加已成为日益严重的临床问题,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和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呈多重耐药。,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青霉素 苯唑西林 氨苄西林 万古霉素 耐药性
  • 简介:2007年6月某群众到天津市塘沽区卫生防病站反映,其家人在某超市购买午餐肉罐头食用后3小时,一家三口均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经治疗后痊愈。将剩余食品进行委托检验,食品细菌实验室从该样品中检出一株金黄葡萄球菌,且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阳性。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样品 葡萄球菌肠毒素 细菌实验室 卫生防病 委托检验
  • 简介:摘要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是影响公共卫生的重要病原体,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MRSA在生物和非生物表面上可形成生物被膜,使抗菌药物对MRSA不敏感从而加重感染。本文就MRSA的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主要成分的结构及其功能以及对生物被膜的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金黄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临床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方法选择某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70例金黄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获取所选患者痰、血、脓液和尿液等标本,经培养、分离获得金黄葡萄球菌,采用血浆凝固酶试验鉴定金黄葡萄球菌。采用K-B法鉴定金黄葡萄球菌药敏性,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鉴定MRSA药敏性。结果各年份SAU和MRSA检出数基本相当(P>0.05);207株SAU菌株培养来源,88株来自痰液,50株来自脓液,32株来自血液,剩余来自其他标本,其中痰液分布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来源标本(P<0.01);SA)和耐甲氧MRSA主要分布于ICU、脑外科、门诊;SAU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性最强,耐药率为93.24%,其次为红霉素,耐药率达68.60%,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类药物没有耐药性,对利福平和呋喃妥因类药物耐药率均<3%。结论分析SAU临床分布特点、被感染组织或器官位置及其对不同抗生素耐药性,可得到有效治疗SAU感染、避免抗生素滥用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该院儿童患者分离的金黄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SA)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为儿童抗生素选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微生物室分离的金葡菌共174株,分析其标本来源及耐药性;采用PCR检测耐药基因ermA、ermC、aac(6')/ aph(2'')、aph(3')-III和ant4'的阳性率。结果 174株金葡菌主要来源于分泌物和痰液;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77.31%、73.95%,对庆大霉素、四环素的敏感率为95.80%、84.03%,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97.48%、67.23%,对其他敏感率均在95%以上;ermA、ermC、aac(6')/ aph(2'')、aph(3')-III和ant4'的检出率分别为68.91%、60.50%、64.71%、35.29%和6.72%。结论 儿童分离的金葡菌对大环内酯类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庆大霉素、四环素的敏感率高,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药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P<0.05),耐药基因以aac(6')/ aph(2'')、ermA和ermC为主。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 耐药性 基因 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
  • 简介:摘要牛肉在发酵的过程中可能会衍生一些黄色葡萄球菌,因此在食用之后会导致中毒的情况,虽然有较多的研究对金黄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缺失机制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其中的原因没有进行阐述和讲解,本文就以综述的形式简单介绍对于该种中毒缺失机制的研究成果。

  • 标签: 发酵牛肉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毒缺失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医院血培养阳性金黄葡萄球菌的科室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应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采用K-B法对分离的金黄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头孢西丁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葡萄球菌(MRSA)。结果80株金黄葡萄球菌(SAU)中检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葡萄球菌54株,占67.5%。结论金黄葡萄球菌容易引起新生儿、儿童、年老体弱及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感染,耐甲氧西林的黄金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已很高,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应加强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的监测,指导临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其耐药性,对提高抗生素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检测状况。 方法:本研究中所使用的20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分离自我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住院患者送检样本,主要为患者气管分泌物、脓液、患处血液、穿刺液、排泄物等。菌株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依据2019年CLSI标准执行,所采用的方法为纸片扩散法; 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检测采用PCR法。 结果:本次研究在样本中共分离出20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其中气管分泌物中样本构成占比61.5%、脓液中样本构成占比12.5%、患处血液中样本构成占比12.0%、其它分泌物中样本构成占比6.5%、患者穿刺液中样本构成占比4.0%、排泄物中样本构成比为3.5%;20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头孢曲松、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四环素以及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100.0%、85.71%、73.68%、62.41%、51.13%、42.86%,而对于万古霉素耐药率则为0%;fnbA、Pvl、clfA、tst、sec、sasX的阳性率分别为60.0%、88.5%、42.0%、7.5%、4.5%、0.0%;依据DNA标志物(DL-2000):fnbA基因为642bp、pvl基因为939bp、clfA基因为292bp、tst基因为594bp、sec基为325bp。 结论:本研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具有完全耐药性,分析原因可能是菌株的生物膜形成及毒力的下降具有一定的联系;菌株的毒力因子呈现不同的分布状态可能是由于其分离标本、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基因分型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肺部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葡萄球菌双重感染的各种可能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有效干预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葡萄球菌所致的肺部双重感染。方法:通过Matlab6.5软件回顾性分析2005年-2007年63例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葡萄球菌双重感染患者的住院资料,确定院内肺部感染病例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设住院天数危险系数为1,系数小于1的危险因素有19项,系数大于1的危险因素有23项,其中合并感染前2w使用大环内酯类、1w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其危险系数均大于80,使用糖肽类和各种侵袭性医疗操作其危险系数分别为20和55,而使用硝咪唑、磺胺类、青霉素药物为避免双重感染的保护因子,且双重感染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合并感染前使用大环内酯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糖肽类抗生素、各种侵袭性医疗操作,曾入住ICU为肺部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葡萄球菌双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院内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耐甲氧两林金黄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肺炎是老年危重症之一,并发症多且重。我院成功救治1例MRSA肺炎并发双侧血胸及休克的老年患者,报告如下。

  • 标签: 肺炎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胸
  • 简介:金黄葡萄球菌(金葡菌)能够引起从症状轻微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到威胁生命的脓毒血症等各种临床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该菌能够形成一种特殊的变体——小菌落突变株(smallcolonyvariants,SCV)。金葡菌SCV早在100多年前就已报道,20年前因发现其与持续性、复发性难治金葡菌感染相关而受到关注。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小菌落突变株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