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主要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库的条件下,研究当前我国现有的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系统的建设情况。其作用是能够形成系统的、自动化的监测信号,将获取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发送给监测药师进行评估,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被动到主动的转变,综合提升监测水平。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医院信息系统 自动化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李洪超和同事们探索了在针灸医疗保险报销决策过程中引入经济学评价证据的全球挑战。

  • 标签:
  • 简介:一个多月前,由广东医学界人士牵头制定的第十套医改方案提交卫生部。至此,千呼万唤难出来的医改方案究竟是“十选一”,还是“十合一”?这个谜底在两会期间仍难揭开。近日,医卫界政协委员在小组讨论时,纷纷就医改方案发表意见。“近两万家公立医院怎么做?据我所知,现在所有的方案都没有提这件事。”

  • 标签: 卫生部副部长 医改方案 黄洁夫 失望 院长 小组讨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直肠癌外科手术中于何处离断肠系膜下动脉、是否清扫中央组淋巴结,至今尚存争议,原因在于这方面的证据级别较低。现有的研究多为回顾性研究,或小样本的RCT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发现高位离断与低位离断之间,在吻合口漏及术后短期并发症等发生情况方面没有区别。低位离断有助于术后生殖泌尿功能的恢复。直肠癌中央组淋巴结的转移率不高,加之影响生存预后的混杂因素较多,难以说明离断部位或中央组清扫对生存的获益。期待开展一些针对性强、设计良好、样本量大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说明肠系膜下动脉离断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相关问题

  • 标签: 直肠肿瘤 肠系膜下动脉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克隆浆细胞增殖性肿瘤,多发于老年。近20年,MM治疗观念不断更新,药物研发发展迅速,新型机制的药物取代了传统化疗,极大改善了患者预后,使患者总生存期明显延长。在新药中,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突破点,除了第1个有效的抗CD38单克隆抗体进入临床应用外,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成为治疗难治复发MM的新免疫疗法,对MM现有治疗模式发起挑战。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挑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单排螺旋CT三期扫描在原发性小肝癌与肝脏小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18例小肝癌与25例肝脏小血管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原发性小肝癌的强化方式呈典型的“快进快出”;海绵状血管瘤典型的强化特征为“早进晚出”。

  • 标签: 原发性小肝癌 肝脏小血管瘤 单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表现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04例CV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单纯性颅内压增高组(对照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组(观察组),对照组58例、观察组46例。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入院后的误诊比例显著要低,脑实质损伤阳性率比例高,P<0.05;观察组发病48h内接受抗凝治疗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CVST早期诊断率较高,有利于抗凝治疗。

  • 标签: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影像学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疾病致残致死最常见最重要的病理改变。在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等任何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损害动脉内皮功能基础上,血脂异常既是危险因素损害内皮,又是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的构成成分,是心血管事件的关键因素。

  • 标签: 高危患者 药物联用 强化降脂 他汀类 阳光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做家长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最好连小感冒都不得。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是这样。但是,"没问题"真是好事吗?

  • 标签: 孩子 心理健康 儿童卫生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