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产儿生后立即与父母皮肤接触对其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至2021年间,挪威和瑞典两所大学医院的三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参与了本次随机对照研究。纳入胎龄为28周+0至32周+6的婴儿,随机分组,于生后6 h接受亲子皮肤接触或传统温箱治疗。根据心率、呼吸频率、呼吸支持、吸入氧浓度和血氧饱和度数值对心肺功能稳定性进行评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1例新生儿,平均胎龄为31周+1(28周+4~32周+6),平均体重为1 534 g(555~2 440 g)。其中46例立即进行皮肤接触,45例接受传统温箱治疗。分数等级为0~6分,调整混杂因素后皮肤接触组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0.52分(95% CI:0.38~0.67,P<0.001)。结论生后6 h内亲子皮肤接触有益于稳定早产儿的心肺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COPD患者予以肺康复护理路径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和心肺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为研究时间,纳入54例COPD患者,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各27例。参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实验组接受肺康复护理路径。检验研究中心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以参照组数据做标准,实验组心肺功能指标较高,生活质量水平较低,2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COPD患者予以肺康复护理路径干预,其心肺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缓解病情,使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 标签: COPD 肺康复护理路径 心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康复疗法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肺功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摇骰子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心脏康复治疗,比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组的METs,Vo2max/HR和Vo2max/k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治疗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心肺功能改善效果明显,可以提高患者的心肌供养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康复治疗 心力衰竭 运动心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COPD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COPD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FEV1(66.18±4.32)%、FEV1/FVC(69.89±4.76)%、生活质量评分(89.66±5.66)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8.35±3.47)%、(62.10±4.26)%、(68.86±4.00)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COPD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延续性护理方法,能够使患者心肺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护理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COPD 心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肺康复护理对重症监护室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我院重症监护室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54例老年COPD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心肺康复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未开展心肺康复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7例:开展心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持续护理干预1周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最大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心肺康复护理 重症监护室 老年COPD患者 肺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疾病特点,研究低分子肝素+酚妥拉明治疗优势。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总计80例。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依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抗感染、持续氧疗、吸痰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酚妥拉明治疗,联合组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92.50%高(P0.05);心肺功能方面,联合组患者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肺动脉收缩压(PAS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酚妥拉明 肺心病 心肺功能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康复训练用于老年冠心病的价值。方法:2019年9月-2021年8月本科接诊老年冠心病病患3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心肺功能。结果:针对二氧化碳通气当量,研究组(26.43±2.15)%,比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按入院顺序将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3期、4期睡眠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微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坚韧、自强、乐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其平均动脉压、心率、心肺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总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运动康复治疗 中青年高血压 心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肺功能5项检测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取的100例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心肺功能5项检测,最后收集两组患者的B型脑钠肽、D-二聚体、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数据,然后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B型脑钠肽、D-二聚体、肌红蛋白等指标数据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B型脑钠肽、D-二聚体、肌红蛋白等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重型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B型脑钠肽、D-二聚体、肌红蛋白等指标数据高于轻型、中型患者指标数据。结论  在针对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治工作中,为患者进行心肺功能5项检测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准确的参考依据,应当在实际的诊治工作中积极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老年 急性脑梗死 心肺功能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温泉水中八段锦对脑卒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此次将本院于2022年1-12月收治的64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温泉水中八段锦治疗,进一步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1秒率、呼气峰值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患者,采取温泉水中八段锦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温泉水中八段锦 脑卒中 心肺功能 影响
  • 简介:目的:总结心肺复苏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发生心脏骤停的43例患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并给予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预防复苏后的并发症。结果:43例心脏骤停患者,有11例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达25.58%。结论:及时的心肺复苏及进一步的心肺复苏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受心肺复苏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6年11月56例心肺复苏患者,对其心肺复苏处理期间临床护理干预配合方法进行分析,包括病情观察、除颤护理、药物复苏、并发症预防等,总结本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仅有1例死亡病例,死亡率为1.79%;本组心肺复苏后肺水肿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干预后FVC、FEVI、PaO2、PaCO2、SaO2等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患者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配合,能够提高复苏效果,减少安全隐患及风险,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心肺复苏 护理干预 血气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使用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院心脏呼吸骤停的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均采用CPRmodel心肺复苏,为实验组;其余38例采用徒手心肺复苏,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复苏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比徒手心肺复苏能更好的改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但不能挽救更多的患者生命。

  • 标签: 心肺复苏机 徒手心肺复苏 血氧分压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应用心肺复苏机的抢救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6月期间急诊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总计80例。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进行徒手心肺复苏、观察组40例应用心肺复苏机。比较2组患者抢救情况,包括心跳恢复时间以及复苏成功率、骨折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肺复苏机 心肺复苏 成功率 并发症 心跳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