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廊坊市中小学视力低下状况,为有效预防中小学视力低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专人使用标准视力表灯箱对廊坊所有中小学进行裸眼视力检查.结果03.04.06.07年的视力低下率分别为46.05%.50.7%.52.73%.58.89%,。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视力低下率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女生视力低下率明显高于男生。结论廊坊市中小学视力低下情况形式严峻,视力低下的防治工作不容乐观。

  • 标签: 视力低下 中小学生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现城乡中小学健康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市的1000名城乡中小学进行统一调查问卷,其中600名学生进行过健康行为干预,其余400名学生未进行过健康行为干预,对比分析他们的调查结果。结果在干预前后,干预组学生的健康态度及健康行为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中小学开展以健康教育课为主要内容的健康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他们对健康行为的认识水平,有利于健康思想及良好行为习惯的的培养。

  • 标签: 中小学生 健康行为干预 效果分析 城乡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县城中小学健康体检结果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制定出中小学健康干预措施。方法对苍梧县4所中学和4所小学共计12564例学生进行健康体检结果调查分析,并对以下疾病状况进行有效地统计营养状况、视力情况、口腔等。结果中小学男生营养状况相比于女生在数值上较大,且肥胖、超重层次的人数也较多,女生患有营养不良的比例较大,中学男女生与小学男女生营养状况相互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中小学女生存在视力问题以及口腔疾病的人数多于中小学男生近视人数比例,患有沙眼的中小学男生比例大于女生,同样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苍梧县2016年中小学出现营养不良、肥胖、视力不佳、沙眼、龋齿等疾病的概率较大,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中小学健康知识普及,让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意识到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 标签: 中小学生 健康体检 结果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措施对预防小学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血吸虫重度流行区的一所小学2-4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432例,给予强化措施,持续三年,所有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均无失访。干预前后均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观察干预前及干预后学生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健康行为发生率,同时统计干预前后学生接触疫水情况、血吸虫感染率。结果干预后学生对血吸虫防治知识评分、健康行为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强化措施干预前,学生疫水接触率为34.0%,干预后疫水接触率降为15.5%,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娱乐型降为8.1%,下降最为明显;干预前学生血吸虫感染率为12.5%,干预1年后感染率下降为6.0%,干预2年后为5.1%,干预三年为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吸虫重度感染区小学给予强化措施,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降低血吸虫感染率,是一种效果好、操作简便的教育模式,值得在小学推广。

  • 标签: 强化措施 小学生 血吸虫感染 效果
  • 简介:  【摘要】通过对xx小学四年级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龋齿发生原因的认识情况。问卷结果显示,了解龋齿产生原因的学生不到20%,并且78%的学生不了解专门的口腔卫生护理,认为口腔卫生不重要。同时,患有龋齿的学生占据85.3%,患病率较高,男女总患龋率没有显著差别,男生换龋率略低于女生。然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向学生讲解龋齿发生的原因、如何预防,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并进一步探讨导致小学龋齿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抑制小学龋齿发生方式,提出具体可实施的预防对策,并向广大家长宣传龋齿的危害,提高监护人以及孩子本人对龋齿认识率,减少小学阶段龋齿的发病率。

  • 标签:   小学生 龋齿 口腔健康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对于提高新时代中小学的核心素养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学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以促进小学提高核心素养,对于国家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 核心素养
  • 简介: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的危害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和学习的基本保障,此时如发生营养不良,将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学习,甚至影响一生的身体健康,而青少年肥胖则是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潜在成因。为了解射阳县中小学营养状况,为今后实施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2006年我们对中小学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营养状况评价 射阳县 营养状况调查 营养不良 身体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奇台县城小学HBsAg携带情况,更好地帮助小学健康成长,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县城7所小学共9446名小学HBsAg携带情况进行检测并作统计分析。结果7所小学9446名小学HBsAg阳性率平均为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区小学HBsAg阳性率低于郊区,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小学HBsAg阳性率无差异。结论广泛宣传乙肝防治知识,加大推广乙肝疫苗的接种范围,保护小学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小学生 HBsAg阳性率 调查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近年来中小学的肥胖、超重和营养不良情况并存,究其原因,是存在着不良的饮食行为与习惯。为了解上海市奉贤区小学的营养知识水平及饮食习惯,探讨营养教育的效果,我们对部分小学进行了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并进行营养教育,现对教育效果进行分析,

  • 标签: 小学生营养 教育效果 奉贤区 上海市 营养知识水平 饮食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县中小学的麻疹免疫水平。方法抽取全县465名中小学在自愿的前题下,采用ELISA法进行麻疹抗体水平检测。结果465名检测对象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5.05%。结论我县中小学麻疹抗体水平已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可预防在校学生麻疹的暴发或流行。

  • 标签: 麻疹 IgG抗体 监测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调查广东省三类城市中小学视觉环境及中小学视力下降的影响因素,得出相关结论,有助于为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改善办学教育条件和促进中小学学习环境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对广东省6个近视防控试点城市的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和视力检查。收集到的数据采用Epidata3.0软件统一录入后,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秩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有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利川市中小学贫血患病率动态。方法:对2003年度学生体检受检的有代表性的一所小学、两所中学全体学生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取受检者左手无名指末梢血,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利川市中小学贫血率明显高于2000年国家终期考评目标;小学贫血率明显高于中学生,且有显著性差异;中学男女生之间贫血率也有显著性差异;小学男女生之间贫血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小学贫血应引起高度重视;贫血防治应从小抓起。

  • 标签: 利川市 中学生 贫血 小学生 患病率 膳食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潜江市中小学视力现状,以期为保护中小学视力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本市7所中小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检测他们的裸眼视力,并统计分析调查数据。结果小学、初中生、高中生视力下降的比例分别为20.35%、37.51%、64.24%。另外,女生视力低下率明显高于男生。结论中小学视力不良状况比较严重,学校、家庭及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学生视力。

  • 标签: 中小学生 视力低下 对策
  • 简介:摘要当前小学独生子女家庭依然很多,许多孩子都以“独”为特性,再加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导致他们根本不懂交往与亲和,在家庭与学校教育中也缺乏合作、共生、互生等理念的渗透,这让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与精神意识经常性陷入矛盾,在学校与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并不融洽。为此,本文就提出了基于沙盘游戏技术的小学同伴关系改善技术,希望深层次研究沙盘游戏在小学同伴关系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 标签: 沙盘游戏技术 小学生同伴关系 心理健康 实践应用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信息传递快速,以致网络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出现,中小学校园暴力问题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校园暴力严重损害了中小学身、心两方面的发育。作为祖国的未来,保护儿童少年的身心健康为首要任务。因此,以儿童少年为对象的校园暴力分析与干预刻不容缓。

  • 标签: 校园暴力 中小学生 影响发生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正>当前,肠道寄生虫病仍是农村儿童,青少年常见病和多见病。为降低并控制中小学蛔虫感染,1991年和1992年我们在凤台县中小学中进行群体防治。每年4月和11月以校为单位,组织集体服用阿苯哒唑驱虫一次。现将驱虫效果和再感染情况报告如

  • 标签: 中小学生 蛔虫感染率 凤台县 肠道寄生虫病 农村儿童 驱虫效果
  • 简介:摘要经过对正蓝旗中、小学体格健康检查中连续三年的氟斑牙年发病调查统计,发现发病率虽有所下降,但下降速度缓慢,发病率仍较高,此种现状提示我们须加强重视、加大投入,迅即行动,加快“防氟改水”的进程已刻不容缓。

  • 标签: 学生氟斑牙发病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小学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为有效预防中小学肠道疾病提供可靠数据。方法选取我县4所中小学校9个年级组36个班级的1440名中小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法对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记录学生肠道感染率。结果经过调查,在1440名学生中,出现肠道寄生虫感染共4种,其中蛔虫感染率为0.97%、钩虫感染率为0.72%、鞭虫感染率为0.65%、蛲虫感染率为0.41%,各寄生虫感染率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男学生感染率为2.73%,女学生感染率为2.66%,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据统计分析,小学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3.13%,中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1.85%,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多重感染,轻度感染30例,中度感染9例;中小学肠道寄生虫感染者主要集中在10~13岁,占感染人数的69.2%。结论经调查,我县中小学肠道寄生虫感染控制良好,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同时对学生的卫生状况做好长期监督,预防中小学肠道寄生虫感染。另外,国家应该提倡卫生部门在平时病症诊断过程中提高警觉性,减少对肠道寄生虫疾病的漏诊、误诊,从而保障中小学的健康成长。

  • 标签: 中小学生 肠道寄生虫 感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