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在第十一届北京航展上,二航洪部航空工业集团展出了自行研制的“天龙”系列轻型反舰导弹,为我国近程导弹增添了新的成员,“天龙”系列导弹均为高亚声速导弹,攻击特征曲线显示在发射后导弹将爬升到一种定高度后降低进入掠海飞行,在飞行末端进行俯冲攻击。“天龙”系列导弹采用模块化设计,其战斗部、导引头皆可以相应互换。这次展出的为“天龙”-10A和“天龙”-6B的实体模型,其代号为JJ/TL-10A和JJ/TL-6B(JJ代表舰舰,TL为“天龙”拼音缩写,A为电视导引头型号,B为雷达导引头型号)。

  • 标签: 中国 多功能反舰导弹 近程导弹 高亚声速导弹 模块化设计 射程
  • 简介:脱粘损伤是复合材料结构中最为常见的损伤之一,由于其目视不可检,因此对飞行器的结构安全存在着严重的威胁。基于声一超声原理的兰姆(Lamb)波损伤监测方法是利用压电传感器的压电效应,以粘贴在结构中表面的压电传感/驱动阵列作为激励器在板类结构中激发一定形式的兰姆波,通过采集和分析结构的响应来监测结构状态和损伤情况。该技术方法把离线、静态、被动的检测转变为在线、动态、实时的健康监测,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之一,尤其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T型加筋复合材料板为研究对象,将时间反转理论应用于基于兰姆波的脱粘损伤监测技术中,提高了信号在板结构中有效成分的能量,从而解决其低信噪比的问题。同时,还利用时间反转对波源的自适应聚焦能力与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通过信号中有效成分的能量聚焦来对T型加筋复合材料板中的脱粘损伤及其扩展情况进行图形显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针对复合材料的脱粘损伤及其扩展情况进行监测,这对飞行器结构在线健康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兰姆波 时间反转 损伤成像 复合材料 健康监测
  • 简介:基于静电感应原理,结合航空发动机尾喷管结构和模拟实验环境要求,设计了一种用于气路荷电碎屑监测的静电传感器。通过荷电碎屑模拟实验,证明了该静电传感器监测荷电碎屑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碎屑荷电量、碎屑与探极表面相对位置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碎屑荷电量越多,传感器输出电压幅值越大;同一轴向位置,随着碎屑与探极表面径向距离的增大,传感器输出电压幅值迅速减小;碎屑与探极表面径向距离一定时,碎屑与探极末端轴向距离越大,传感器输出电压幅值越小。此外,还进一步分析了实验过程中一些难以避免的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气路故障 荷电碎屑监测 静电传感器 模拟实验 探极表面
  • 简介:随着声发射技术的发展,声发射技术在工程无损检测上的运用日益广泛.本文对声发射技术的应用现状、基本理论及在直升机某型机防扭支架疲劳试验裂纹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希望通过应用声发射技术,能及时捕捉疲劳裂纹形成和扩展的过程,给判定疲劳试验件是否破坏带来更准确、客观的依据,从而能为直升机动部件和结构件的准确定寿提供一种科学的辅助手段.

  • 标签: 直升机 声发射技术 疲劳试验
  • 简介:对I-DEAS软件有限元模块的功能和特点作了简介,并对这一模块作了开发,编制了计算正交各向异性发动机叶片、盘强度振动的专用程序与I-DEAS相接的数据转换程序TRANS-TO-IDEAS,并将涡轮气冷工作叶片与盘接触应力分析结果送入了I-DEAS,再利用I-DEAS软件功能作出了有限元网格、应力分布图。进一步推广处理了一实验所测得的火焰筒温度场分布,得到满意的结果。

  • 标签: 计算机程序 CAD-CAM 有限元素法 数据传输 数据处理 I-DEAS软件
  • 简介:介绍了由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MSFC)开发的实时振动监测系统(RTVMS)的工作能力,该系统用于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高速涡轮泵振动分析和减轻破坏.在斯坦尼斯太空中心(SSC)的SSME静态试车中正在使用RTVMS系统,表明已具有了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进行实时振动分析和健康监测的能力.由这些数据可评估高速运转的涡轮泵主要健康指标的离散谱信号,以减缓潜在的灾难性破坏.监测潜在故障的指标可使SSME项目能够开发一种基于振动分析的数字化发动机健康监测系统,从而在航天飞机飞行计划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一种发动机高压涡轮泵振动飞行红线预警.

  • 标签: 火箭发动机 SSME 健康管理 振动
  • 简介:本文研究了统计模式识别方法在某高压压气机振动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涉及了主成分提取算法和距离判别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应用到该高压压气机振动监测中去,并且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 标签: 高压压气机 振动 统计模式识别
  • 简介:以航海与航运著称的英国,除了在舰船制造工艺的科技先进外,对陆上无人反爆车的研制也不遗余力,“野牛”式无人车就是一个代表。

  • 标签: 陆上 遥控车 多功能 排雷 制造工艺
  • 简介:利用多通道结构健康监测扫查系统,监测了T700/BA9916复合材料共固化T加筋在拉脱载荷作用下界面脱粘的起始、扩展到破坏的全过程。设计了不同突缘长度、厚度和不同面板厚度的几种刚度搭配的T加筋。结合实验观测,提取了与界面脱粘相关的信号能量和峰值等特征信号,探索并建立了能量损伤指数(EDI)和峰值损伤指数(ADI)等脱粘判据,提出了监测复合材料损伤需要重点突破的压电传感技术。

  • 标签: 共固化T型加筋 界面脱粘 压电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