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聚氨酯(PU)是目前合成材料中十分重要的品种,具有可发泡性、高弹性、耐磨性、高黏接性以及极好的绝缘性能,被广泛的应用在航天、电子、生物等领域作为胶黏剂、灌封剂、阻尼减震材料和生物高分子材料等。利用酸酐与聚氨酯预聚体的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含有均苯四酸二酰亚胺结构的聚氨酯-酰亚胺(PUI),着重研究了均苯四酸二酰亚胺结构对共聚物的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标签: 动态力学性能 嵌段聚氨酯 二酰亚胺 热性能 生物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预聚体
  • 简介:本文综述随机动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与应用,内容包括Brownian运动、Lévy运动和随机微分方程及其解的刻画。重点讨论通过量化指标、不变结构、几何方法和非高斯性态来理解随机动力现象。本文还介绍了段金桥的著作《AnIntroductiontoStochasticDynamics(随机动力系统导论)》的基本内容。

  • 标签: BROWNIAN运动 Lévy运动 随机微分方程 随机动力系统 FOKKER-PLANCK方程 不变流形
  • 简介:从一维正碰着手,应用质点动量定律,推导出力学碰撞问题中恢复系数的一般表达式,为正确理解恢复系数,解决与此相关的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碰撞 恢复系数 冲量 动能损失
  • 简介:结合二类工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构建“大工程教育平台”的教学改革特色,将量子力学课程纳入到基础物理系列课程群中,进行量子力学导论的工程化、普物化教学改革。突出量子力学导论内容上的工程化特点,实现理论物理普物化教学,进行多种教学手段、资源的优化和利用,实行综合式考核,注重理论物理、普通物理多种思维方式的结合。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基础物理课群建设水平,为类似的理论物理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

  • 标签: 课程群建设 量子力学 教学改革 工程化 理论物理 基础物理
  • 简介:高聚物黏结炸药部件是通过不同成型工艺将造型粉压制成形再加工而成的。炸药的压制成形已有模压、半软半硬等静压到全软模等静压等不同成型工艺。在使用这些炸药部件以及对这些炸药部件进行力学性能分析时,一般均假定其力学性能是各向同性的,但尚未进行过试验研究。本文在这些不同工艺成形的JOB-9003炸药部件上取样测试,以不同方向取样的拉伸和压缩强度随温度变化曲线之间的差异比较不同工艺间力学性能的各向同异性,不同取样方向的拉伸和压缩强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1-2所示。

  • 标签: JOB-9003炸药 力学性能分析 等静压 异性 模压 温度变化曲线
  • 简介:目的:能量桩在工作状态下的热力学响应十分复杂,同时受到桩顶荷载、桩侧摩擦以及温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群桩中出现部分能量桩不工作时,将造成上部结构的额外应力与变形。因此,本文重点探讨摩擦型能量桩群桩中部分能量桩在加热制冷作用下的热力学响应,并与单桩的热力学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创新点:1.通过建立摩擦型能量桩群桩模型试验,探讨桩侧摩擦对能量桩群桩的影响规律:2.利用能量桩群桩与单桩对比,揭示能量桩群桩与单桩热力响应特性的区别;3.揭示部分能量桩加热制冷作用对能量桩群桩的影响机理。方法:1.建立摩擦型能量桩群桩及单桩的模型试验;2.将能量桩群桩与单桩进行对比,研究能量桩群桩与单桩热力响应特性的区别;3.进行能量桩群桩部分加热制冷试验。结论:1.对于长期工作的能量群桩,可以将其视为一个长宽高与整个群桩相同的热交换体,其表面温度与群桩的平均表面温度一致。2.能量桩单桩在加热过程中,由于桩底受到的限制较大,所以桩顶位移大于桩底位移。3.能量桩单桩在制冷过程中,由于土体及桩体收缩,会出现明显的下沉。4.能量桩群桩桩帽在加热过程中,桩帽的位移与群桩的上半部分长度相关:在本文的试验中,由于群桩上半部分受土的限制较小,因此其位移与桩自由膨胀的位移一样。5.能量桩群桩在制冷期间,群桩的下沉量级要比单桩的大。6.在制冷过程中,能量桩群桩在群桩效应作用下,内部桩的桩底热位移较大。7.能量桩群桩在部分加热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均匀沉降,且在加热期间,沉降主要受到不工作桩的牵制影响;而在制冷期间,沉降主要受工作桩的下沉影响。8.摩擦型能量桩的热引起的桩身轴力是与桩侧的土压力大小相关的;由于群桩在群

  • 标签: 能量桩 纯摩擦型桩 群桩 不均匀加热 不均匀沉降
  • 简介:悬臂梁微小形变的电测法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重要的综合应用型实验之一。由于课程内容的需要,一般忽略砝码加载后的悬臂梁变形,因此必须在应变可测的前提下,悬臂梁的变形角足够小。文章通过对悬臂梁设计厚度和长度的优化计算,使得在较小的悬臂梁变形角和较小的砝码重量条件下,应变可以被常用单臂电桥较为精确的测量,实现了该实验的测量准确度和仪器装置可操作性的最佳平衡。

  • 标签: 悬臂梁 应变片 变形角
  • 简介:针对混合动力公交车在循环工况内功率需求的特点,建立了未来功率需求贝叶斯预测模型;利用2一阶段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将大规模的随机动态规划问题简化为多个小规模的随机动态规划问题和一个确定型动态规划问题;对于随机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给出了稀疏表示的降维方法,将复杂的泛函极值问题转化为常规的随机动态优化问题,并采用分布估计算法和计算资源最优配置算法的计算机仿真优化算法对随机动态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给出了基于查表的在线控制策略,为模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混合动力公交车 能量控制 随机动态规划 稀疏表示 随机仿真优化
  • 简介: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12个全氟化合物分子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得到其分子零点振动能EZPV、热能校正值Eth、恒容热容CVΦ、标准熵SΦ以及配分函数lgQ等热力学参数,并计算了这些分子的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m.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了电性拓扑状态指数与热力学参数之间的QSPR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1.000,1.000,1.000,0.999和1.000,采用逐一剔除法得到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cv分别为0.999,1.000,1.000,0.999和1.000,利用建构的数学模型得到热力学性质的相对平均误差分别为0.43%,0.41%,0.46%,0.41%和0.71%.从方程可以看出,F原子取代基数量是影响全氟化合物分子热力学参数大小的主要因素,检验证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 标签: 全氟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热力学性质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
  • 简介:探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玻尔兹曼变形中涉及的若干推导并给出相应的物理解释,揭示熵概念的物理实质。

  • 标签: 热力学 第二定律
  • 简介:采用环境氢脆技术及现代材料微观分析技术,研究了Fe-35Ni-15Cr实验合金在室温至900℃的力学性能及热充氢后在室温及750℃的力学性能,分析了温度对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为优化其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等提供技术依据。

  • 标签: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合金 温度 现代材料 热处理工艺
  • 简介:利用两种杂化DFT方法(BHLYP和B3LYP,两种纯DFT方法(BP86和BLYP),以DZP++为基函数对ClOO,ClOOO和ClO3及其负离子的平衡构型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它们的几何构型、相对能量、三种电子亲和势(绝热电子亲和势Ead=E(optimizedneutral)-E(optimizedanion),垂直电子亲和势Evert=E(optimizedneutral)-E(anionatneutralequilibriumgeometry)和垂直电子解离能Evd=E(neutralatanionequilibrium)-E(optiminzedanion))和红外振动频率.

  • 标签: 一氯氧化物 负离子 分子结构 热力学性质 DFT方法 密度泛函
  • 简介:用基于热力学观点的定量预测三元合金形成非晶成分范围的方法,对Cu-Zr-Ti三元合金系形成非晶的成分范围进行了计算。该方法通过比较晶态固溶体的自由能和相应的非晶态的自由能来确定非晶形成的成份范围,在自由能的计算中,三元系的热力学数据用相应的3个二元系的热力学数据由Toop模型外推得到,二元合金系的形成焓则通过Miedema理论的计算得出。结果表明,理论预测的形成非晶的成分范围与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

  • 标签: MIEDEMA理论 非晶合金 Toop模型 Cu-Zr-Ti三元合金
  • 简介:摘要能源危机、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对于城乡居民生活满意度、幸福感也有重要影响。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优先将节能降耗放在企业发展的目标中。节能降耗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系统、多环节的庞大工程,先进的科技是确保企业运转高效、优化设施的基础,科技创新依赖于先进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并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加强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有利于传统工业优化升级,对新能源的应用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探析了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

  • 标签: 节能降耗 热能与动力工程 运用
  • 简介:摘要在能源短缺的时代背景下,对电厂锅炉燃烧过程中的能源节约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将热能动力工程运用到电厂锅炉中,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本文主要围绕电厂锅炉设备及特点、电厂锅炉中热能动力工程的应用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详细分析了热能动力工程在提高电厂锅炉燃烧效率及能源利用程度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电厂锅炉创新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热能动力工程的运用可为其发展提供较大推动力

  • 标签: 电厂锅炉 热能动力工程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