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春祥先生的第三部杂文集要出版了。他嘱我写几个字,这是一份荣幸,但我并不擅长,这几个字写不写得好,没有把握。我与春祥先生同在杂文道上,交往自然有一些,但也有限。前几年他在杭州一份报纸主持杂文,约我写过一段时间的专栏,我只是寄稿子去而已。他的作品多发在杭州的报纸上,我一般看不到,他前面出的

  • 标签: 杂文家 前几 杂文选刊 三亩 子里 一本
  • 简介:一文革中,我随老父亲从城市回到乡下.老父很喜欢看,他是老干部,回家种了地,大约把自己当成陶渊明了.但我自己有时也喜欢看,主要是看那个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

  • 标签: 乌托邦实验 桃花源毛泽东 毛泽东乌托邦
  • 简介:<正>对于历史并不算太长的新加坡现代诗来说,60年代无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一方面,中国新文学“为人生”的“载道”传统经过几十年“椰风蕉雨”的滋养,在新加坡的文学中已渐渐打下了牢固的根基,而另一方面,随着新加坡独立后社会文化转型时代的迅速到来,包括文学观念在内的传统价值观念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当西方现代主义诗学观念和台湾现代诗涌入新加坡文坛以来,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诗人开始努力“摆脱那种‘断脐’而不‘断奶’的依赖关系,”以全新的观念意识和诗歌语言,致力于新加坡诗歌的“自我塑造”,发起了影响深远的新加坡现代诗运动,而在这一群年轻的探索者中,文恺无疑算得上是最

  • 标签: 超现实 新加坡 台湾现代诗 西方现代主义 创新精神 传统价值观念
  • 简介:<正>陈勇的眼睛——是的,我并没有见过陈勇,更谈不上认识他——可是,陈勇的眼睛却紧紧地拽着我居然让我走不出他的"视线":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呢?是惊恐的,感伤的,哀怨的,抑或忧郁的、极其敏感而又脆弱的(其敏感到了几乎让空气都能易碎的程度)?要不他的诗歌怎能如此这般地疼痛?就在我们社会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都在疼痛偏偏单就诗歌不疼痛的现实情形下?在阅读陈勇的诗歌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不时地闪现着郭沫若的《女神》、冰心的《繁星》《春水》;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的《大堰河,母亲!》;郭小川的《青纱帐》和叶延滨的《干妈》;当然,食指、芒克、北岛、舒婷,当然,还有于坚的

  • 标签: 叶延滨 郭小川 戴望舒 芒克 大堰河 于坚
  • 简介:批评家们常常把布洛克-罗斯跟"反现实主义"等量齐观.然而,从她的理论著作和一系列的访谈录来看,她不但不反对现实主义,而且对现实主义情有独钟.本文结合她的理论观点,重点对她最近发表的一部小说进行了分析,从而证明了这样一个观点:一旦小说家对人类现实加以真诚的关注,无论他/她从事怎样新奇的实验,其效果最终仍然是现实主义的.

  • 标签: 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新奇 批评家 小说家 布洛克
  • 简介:破坏和发现:现代汉语诗歌语言意识的觉醒及其实验○张福贵白玮“朦胧诗”后的诗歌创作以巨大的先锋意识对传统的语法规范和权威话语发出了严厉的背叛,后新时期诗歌的这种对规范的析解与颠覆无疑形成了现代汉语自身发展的一大文化奇观,它的突破与发现无疑又给现代汉语诗...

  • 标签: 诗歌语言 现代汉语 语言意识 “朦胧诗” 诗歌创作 “口语化”
  • 简介:<正>依然宣称“我不想重复自己”的张艺谋,引人注目地拍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影片《有活好好说》。这部改编自述平的小说《晚报新闻》的电影—反导演获得巨大成功的新旧农村题材老路,是一部由“‘三个男人一个女人’的故事改造而来”的“关于男人的故事”的当代都市题材电影。对《有》片,张艺谋自己认为:它“是一部很风格化的电影,是少数派电影,不是主流电影”;“从手法到意识都打破了我过去的影片”,“它具有探索、试验性质,很具有个性,不是常规的娱

  • 标签: 张艺谋 现代都市人 实验电影 故事 影片 摄影机
  • 简介:文体实验曾是新时期文学一个激动人心的区域,以至于有实验文学的说法。虽然实验文学曾被人误作先锋文学的代名词,但先锋文学与实验文学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异,先锋的概念往往是针对某种被视作传统的文学而言的,而实验的文学更多的是停留在文体的层次。一个观念、一种思想是无需实验的,哪怕这种思想和观念极其惊世骇俗,它的存在是不需要以实验作为依据的。而文体

  • 标签: 文体实验 文体感 日本文学 诗性 新时期文学 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