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和比较重组人血管内皮抑(恩度)联合培美曲塞与单药培美曲塞治疗晚期复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2例均已确诊并有远处转移的复治的晚期NSCLC患者,其中恩度联合培美曲塞组12例,培美曲塞单药组20例,按照RESIST标准每周期评价化疗疗效和WHO标准每周期评价毒性。结果恩度联合培美曲塞组共完成35个周期,平均2.9个周期。RR3例(25.0%),CBR9例(75.0%)。培美曲塞单药组共完成55个周期,平均2.7个周期。RR4例(20.0%),CBR12例(60.0%)。两组比较,R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均未达到3级及以上,可以耐受。结论恩度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复治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毒性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培美曲塞
  • 简介:目的:构建含MDR1基因启动子的荧光酶报告基因质粒,并检测其在朊蛋白高表达胃癌细胞系中的活性表达。方法:PCR克隆人MDR1基因启动子片段,通过亚克隆将启动子分别插入到pMD18-T载体和荧光酶报告基因pGL3-Enhancer载体中,建立含MDR1启动子的荧光酶报告基因质粒pGL-MDR1,并经测序及酶切确定扩增序列;脂质体基因转染法将pGL-MDR1转染入朊蛋白高表达胃癌细胞系SGC7901-PrP,并测定其荧光酶活性。结果:PCR克隆出MDR1启动子经DNA测序证实序列正确,pGL-MDR1转染入朊蛋白高表达胃癌细胞系的荧光酶活性,较转染入pcDNA3.1空载体细胞系相比升高3-5倍。结论:成功构建含MDR1启动子的荧光酶报告基因质粒;上调朊蛋白表达可激活MDR1的转录活性。

  • 标签: 多药耐药基因1 启动子 朊蛋白 胃肿瘤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周期D1G870A基因多态性与头颈部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有关细胞周期D1G870A基因多态性与头颈部肿瘤易感性关系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软件对各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并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13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共计有2496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和2463例对照人群。Meta分析合并结果显示与细胞周期D1G870A基因AA基因型比较,携带GG基因型和携带GG或GA基因型个体头颈部肿瘤发生风险的OR值分别为0.88和0.89(OR=0.88,95%CI:0.59-1.32;OR=0.89,95%CI:0.67-1.19)。通过种族的分层分析,没有发现细胞周期D1G870A基因多态性与头颈部肿瘤易感性在亚洲人群和欧洲人群中有差异。结论:细胞周期D1G870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头颈部肿瘤易感性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但纳入研究的数量及每个研究的样本量均较少,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细胞周期素D1G870A基因 多态性 头颈部肿瘤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肠道准备和不同肠道准备方法[机械性肠道准备(mechanicalbowelpreparation,MBP)/口服抗生]是否影响结直肠手术的特定结局。方法从2012年启动的美国国家外科质量改进计划中的结肠切除术的数据库中提取研究对象的资料,包括是否使用肠道准备、肠道准备的类型以及结直肠术后特定的并发症。对于接受择期结直肠手术的患者,我们使用无校正的或校正的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估术前联合MBP与抗生(MBP+/ABX+),单独使用MBP(MBP+/ABX-)以及不使用肠道准备(no-prep)对预后的影响,特别是对吻合口瘘、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和肠梗阻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442名患者,no-prep组2296例(27.3%)、MBP+/ABX组3822例(45.3%)和MBP+/ABX+组2324例(27.5%)。组间的基线资料基本相似,但no-pre组在既往败血症、腹水、糖皮质激素使用、出血和肿瘤播散上稍比其他两组多。与no-pre组相比,MBP无论是否联合使用抗生都与术后肠梗阻(MBP+/ABX+:OR=0.57,95%CI:0.48~0.68;MBP+/ABX:OR=0.78,95%CI:0.68~0.91)和SSI(MBP+/ABX+:OR=0.39,95%CI:0.32~0.48;MBP+/ABX:OR=0.80,95%CI:0.69~0.93)发生率的降低相关。MBP+/ABX+组患者比no-pre组患者具有更低的吻合口瘘发生率(OR=0.45,95%CI:0.32~0.64)。多因素分析发现,联合使用抗生的MBP方法与吻合口瘘(OR=0.57,95%CI:0.35~0.94)、SSI(OR=0.40,95%CI:0.31~0.53)及术后肠梗阻(OR=0.71,95%CI:0.56~0.90)发生率的降低独立相关。结论上述结果阐明了近50年来的一个争议——肠道准备是否可改善结直肠术后的结局。联合使用口服抗生的MBP方法可有效降低接近一半的SSI、吻合口瘘及肠梗阻这些结直肠术后最常见最麻烦的并发症。

  • 标签: 肠道准备 吻合口瘘 结直肠手术 前联合 结肠切除术 改进计划
  • 简介:目的:构建miR-15a-5p和miR-16-5p的荧光酶报告载体,利用此载体分析并验证miR-15a-5p和miR-16-5p与CCND1基因3'-UTR区域的确切结合位点,探讨miR-15a-5p和miR-16-5p与CCND1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通过Pubmed和miRBase数据库分别寻找到CCND1基因3'-UTR区域碱基序列和miR-15a-5p、miR-16-5p的碱基序列。找出理论结合位点后,构建荧光酶报告载体,并用荧光酶报告基因方法验证miR-15a-5p和miR-16-5p与CCND1基因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通过基因测序表明,本实验成功构建了CCND1a/Ma和CCND1b/Mb荧光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将上述载体应用于荧光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发现CCND1b组的荧光酶表达强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5a-5p和miR-16-5p与CCND1基因的3'-UTR区域存在结合位点,其具体结合位置在CCND1b区。这在理论上意味着miR-15a-5p和miR-16-5p可以抑制CCND1基因的表达。

  • 标签: CCND1 miR-15a-5p miR-16-5p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简介:目的观察β-链接(β-cat)、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的表达及其联合表达在NPC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50例NPC石蜡标本和15例正常鼻咽组织中β-cat、iNOS和COX-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鼻咽组织中iNOS、COX-2未见表达,而β-cat胞膜表达。NPC中,所有病例β-cat胞质均呈阳性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07,P=0.000)。β-cat胞膜表达明显降低,与正常黏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65,P=0.000);iNOS表达阳性37例(χ2=25.371,P=0.000),COX-2表达阳性33例(χ2=20.109,P=0.000),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胞质内β-cat、iNOS、COX-2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者胞质的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胞质内β-cat、iNOS和COX-2的过度表达与NPC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相关;胞质内β-cat、iNOS与COX-2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能同时针对三者起作用的化疗药物具有更好的抗瘤效应或放疗增敏效应。

  • 标签: Β-链接素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环氧合酶-2 鼻咽癌
  • 简介:高级别胶质瘤(又称恶性胶质瘤)包括WHO分级为Ⅲ、Ⅳ级的肿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新诊断的Ⅲ和Ⅳ级胶质瘤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24个月和8~15个月。采用目前标准的替莫唑胺(TMZ)同步化疗及辅助化疗.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不足10%。前期研究显示,干扰α(IFN-α)可通过抑制胶质瘤细胞MGMT和NF-kB的表达增加TMZ的化疗敏感性.

  • 标签: 高级别胶质瘤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标准方案 干扰素Α 诊断 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