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6例因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直接用康惠尔增强型透明,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患者。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5.3%,显效23.3%,有效23.3%。对照组:治愈率23.1%,显效率38.5%,有效率34.6%,无效率3.8%。结论康惠尔增强型透明是治疗静脉炎的有效方法,起效快捷,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 标签: 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 治疗组 静脉炎 硫酸镁湿敷 对照组 安全可靠
  • 简介:漏斗胸是胸廓全体发生变形的先天性畸形,患病率0.1%-0.3%,3岁以上漏斗变形仍存在者为真漏斗胸。外科手术矫形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Nuss手术为胸腔镜辅助下微漏斗胸矫正术,由美国Nuss等于1997年向美国小儿外科学会介绍,它使漏斗胸的矫治进入了微时代,并引起国际同行的兴趣。我院从2008年3月。2009年5月共收治漏斗胸患者10例,在原Nuss手术基础上稍做改动,在无胸腔镜下行双侧胸壁及剑突下三切口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漏斗胸矫治术 围手术期护理 微创 NUSS手术 胸腔镜辅助 小儿外科
  • 简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病变表现亦在肺部.在SARS的急性期,患者多表现为低氧血症,重症SARS患者出现呼吸窘迫症(ARDS).因此对ARDS的救治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重要措施[1].由于SARS是一种烈性呼吸道传播疾病,医护人员在为SARS患者行气管插管时容易被感染.所以对于SARS患者呼吸困难的纠正,我们首选无正压通气.我院是北京市首批SARS定点医院之一,共收治了150多名确诊的SARS患者.在治疗中我们发现,早期正确及时地使用无正压通气能有效地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帮助患者渡过急性期,从而缩短病程,使大部分患者免于行有创通气,也减少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危险.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急性期 低氧血症 机械通气 参数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对老年肺炎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价探究.方法选择自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老年肺炎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并排除细菌感染的健康老年人56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的PCT和CRP水平.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1周,根据病情好转分为改善组32例和未改善组24例,比较两组PCT、CRP水平.结果观察组PCT、CRP水平分别为(2.62±0.34)ng/ml和(34.24±4.82)mg/ml,对照组为(0.05±0.01)ng/ml和(4.71±0.18)mg/ml,观察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RP诊断老年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4%(54/56)和67.8%(38/56),P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52/56)和76.8%(43/56),而两者联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6%(53/56)和89.2%(50/56),联合诊断特异性明显更高(P〈0.05);改善组与未改善组相比,PCT、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明显更低(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上升,PCT和CRP可作为老年肺炎诊断的灵敏指标,对于PCT和CRP的动态监测有助于老年肺炎预后判断.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老年肺炎
  • 作者: 唐锐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9-13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6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300
  • 简介:目的:实验将针对呼吸内科中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实施治疗,针对应用后的实际效果做出统计分析。方法:针对64例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治疗,样本选自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就诊的患者,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为基础治疗结合无正压通气,观察组为无正压通气结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81.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人机同步性以及气管插管率上,可见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无正压通气结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于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相关指标,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 标签: 呼吸内科;慢阻肺;肺性脑病;无创正压通气;诊断治疗
  • 作者: 高春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5期
  • 机构: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雨润镇卫生院,青海 海东810799
  • 简介:目的:探究中药穴位敷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8名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明显改善肺功能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慢阻肺;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无正压通气对COPD合并早期肺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给予S/T模式无正压通气,总结治疗前后血气变化、临床转归。结果36例中1例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例放弃治疗,28例好转出院,有效率77.8%。结论S/T模式无正压通气对部分合并肺性脑病的患者仍然有效,临床可以谨慎扩大适应症。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COPD AECOPD 肺性脑病
  • 简介:例1男,65岁,右上肺鳞癌并上腔静脉综合症、右胸大量胸腔积液于1996年10月收住.查:端坐呼吸,R32次/min,口唇、肢端发绀,颈静脉、胸壁静脉曲张,右第三肋水平以下叩呈浊音、呼吸音消失.胸CT示"右上肺中央型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等量胸腔积液",病检为"中分化鳞癌".入院第二日行右侧第七肋间穿刺置入深静脉导管引流,引流出浅红色胸水,2h引流至1000ml后闭管.

  • 标签: 复张性肺水肿 微创置管引流 上腔静脉综合症 纵隔淋巴结转移 过量 96年10月
  • 简介: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pneumonia,PCP)是由耶氏肺孢子菌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ome,AIDS)患者中大部分都会发生PCP,病死率达20%~40%,系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PCP临床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病情凶险,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增加病死率.临床常见为数不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为首发症状的AIDS合并PCP首诊呼吸科.临床在常规应用复方磺胺甲恶唑(SMZ)和(或)卡泊芬净以及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我院给予无辅助通气治疗和标准氧疗.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2~2012.10期间入住我院合并AIDS合并PCP并出现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无辅助通气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

  • 标签: 辅助通气治疗 临床分析 PCP Immunodeficiency 并发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 简介: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气候剧变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易于发生变化.现收集我院1997~2001年住院病人中410例COPD病例,统计如下:

  • 标签: COPD 气候剧变病情变化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双水平无正压通气在儿童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6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观察组给予双水平无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h、4h的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SaO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PEF值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结合双水平无正压通气应用于儿童重度支气管哮喘,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支气管哮喘 重度 儿童
  • 简介:患者男性,70岁.慢性咳嗽,咳痰病史20余年,每年冬季症状明显,迁延不断,多次住我科治疗,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此次因感冒症状加重,咳大量黄脓痰伴意识障碍,呼吸困难三天而入院.入院时体征:血压为0,浅昏迷状态,球结膜充血,水肿,周身高度发绀,呼吸浅表,缓慢,双肺听诊呼吸音极微弱,无干湿性罗音,心律规整,心率110次/分,下肢无浮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经气管插管 抢救 肺性脑病 休克
  • 简介:观察吸痰和雾化吸人配合无辅助通气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需要无辅助通气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输液治疗及无辅助通气,试验组配合吸痰和雾化吸人。结果试验组对缓解患儿生命体征及喘憋症状,降低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吸痰和雾化吸入配合无辅助通气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缩短病程,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辅助通气治疗 雾化吸入 疗效观察 吸痰 无创辅助通气
  • 作者: 韩雪娣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15期
  • 机构:淮安市淮安医院,江苏 淮安223200
  • 简介:目的:探讨非侵入式通气装置在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法:选择2022年5月-12月份住院的COPD合并II型呼吸功能不全55例,按治疗方式分成A.B两组,A组采用非侵入式呼吸机辅助呼吸,B组采用传统方式辅助呼吸,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氧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呼吸阻力和响应频率均低于治疗组,治疗组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量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的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含量,氧运送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明显提高,而A组的血乳酸含量则明显降低,P<0.05;治疗效果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6.77%),有意义意义(P<0.05);结论:非侵入式呼吸机用于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病人,可以使病人的肺功能得到改善,同时也可以使病人的体内血氧指数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使病人的病情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OPD;呼吸衰竭;无创性呼吸器;肺功能
  • 简介:目的了解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主病原微生物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到2016年5月入住我院的6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rious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SCAP)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观察指标,对有显著差异的指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以了解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对所有患者痰液、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样本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以了解病原微生物类型。结果35例患者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1例,肺炎克雷伯菌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流感嗜血杆菌4例,嗜麦芽假单孢菌3例,肺炎链球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肺炎支原体2例;感染性休克、心功能不全、慢阻肺、有机械通气、年龄≥65岁为独立危险因素,初始抗菌联合用药为保护性因素。结论患者病原学总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流感嗜血杆菌最为常见。初始抗菌联合用药的患者预后较好,感染性休克、心功能不全、慢阻肺、有机械通气、年龄≥65岁的患者预后较差。

  • 标签: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微生物调查 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