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对患者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2023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和护理的54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应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参照组27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27例,应用常规护理配合人文关怀理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更高,对比有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MHFQ(明尼苏达心脏功能评估问卷(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更优,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对患者护理满意的影响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所以这一理念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理念 老年冠心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对胆结石患者进行围术期的心理健康辅导,提升护理满意。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胆结石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9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全程优质护理策略,分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等。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为(33.6±5.7)分,对照组为(38.6±24.9)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为93.9%(46/4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7%(41/49),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围术期的情绪,有利于推动手术的有序进行,护理配合度高,患者满意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胆结石 围术期 全程优质护理 心理健康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对胆结石患者进行围术期的心理健康辅导,提升护理满意。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胆结石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9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全程优质护理策略,分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等。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为(33.6±5.7)分,对照组为(38.6±24.9)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为93.9%(46/4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7%(41/49),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围术期的情绪,有利于推动手术的有序进行,护理配合度高,患者满意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胆结石 围术期 全程优质护理 心理健康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针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详细研究,并讨论其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对护理满意程度、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选取了60例本院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经过其同意后分组进行护理研究。A组选择常规的护理方法(30例)、B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30例)。对两组病人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组间对比,并利用统计学检验,同时判定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护理满意程度、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研究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以B组显优势,所以统计学P值显示<0.05。结论 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病人治疗中更具依从性且提高知识掌握情况,提高其护理满意,此项护理方法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体位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5月至 2020年 5月我院收治的 10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 50例。甲组将药物分为 3等份,在左侧、右侧以及仰卧位将药物注入肺内,乙组将药物在单一仰卧位将药物注入肺内。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甲组和乙组的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的肺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发育不良、气胸的发生情况没有明显差异,但甲组的颅内出血、脱管情况的发生率要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相较于不同体位注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单一体位临床效果更好,操作简便,不会对患儿造成过多干扰,能够减少颅内出血和脱管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围手术期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设置实验后对于在我院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患者进行抽取,患者入组时间2017.5-2020.5,共计入组例数为80例,通过随机方式实现研究分组,共分2组,医护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普通组则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观察指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对于普通组、医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实施评价,医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医护一体化模式 围手术期管理 膝关节功能
  • 简介: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的工作满意,找出相关因素,为培养护理人才提供保障。方法采用护士工作满意评定量表,对146名工作5年内的低年资护士进行不记名方式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满意评定量表的8个因子中,对工资及福利、个人成长及发展满意得分较低,分别为(3.18±1.36)分、(3.47±0.93)分,对工作负荷强度满意得分较高,为(3.79±0.98)分;不同年龄、工龄、学历、婚姻状况的护士,其满意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的工作满意有待提高,建议改善低年资护士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对其进行可行的职业规划,以促进个人成长及发展,分层次使用,提高其基本素质及专业能力。

  • 标签: 护士 职业满意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 ] 目的 评价人文关怀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表法将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7月在本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 124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 62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62例)实施人文关怀。将两组检查期间焦虑程度、生命体征变化及护理满意进行对比。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检查前、后 20min的 SAS评分均较低,检查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低( 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 96.77%)比对照组( 83.87%)高( P< 0.05)。结论 对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有助于降低心理、生理应激反应,稳定生命体征,提高护理满意

  • 标签: [ ] 无痛胃镜 人文关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实际应用效果与应用后患者满意情况。方法:在我院烧伤科2022年1月份至2023年1月份收治的手部烧伤者中选定74例,在随机抽签法下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各组均37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在腕关节背伸活动、掌屈活动、近端指间关节屈曲度、掌指关节屈曲度对比中,都是后组数据偏高;干预7d后VSS评分是后组数据较小,组间数据对比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可产生理想的护理成效。

  • 标签: 手部烧伤 康复护理 满意度 手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当实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眼科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随机择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取的150例眼科患者计入实验,分成2组/单组75例,定义为参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护理满意,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总健康知晓率各项数据得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眼科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满意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纳入90例门诊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起始时间为2019-10,截止时间为2020-8,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各45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优质护理。以统计学对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等方面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护理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77.78%,护理纠纷发生率95.56%明显低于参照组82.22%(P<0.05)。护理组护理满意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75.56%(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门诊输液患者中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护理纠纷,同时提高患者对急诊输液服务的满意,建议优先选择。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输液 一次穿刺成功率 护理纠纷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病人护理满意调查的最佳方式,以获得准确信息,为做出科学的护理管理决策、改进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设置满意问卷调查箱,由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入院处护士分别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种不同的调查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入院处护士对出院病人发放满意调查结果最真实、可靠。结论入院处护士发放调查问卷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满意调查方法。

  • 标签: 护理管理 满意度 调查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提高临床护士工作满意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普陀区人民医院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200例,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McCloskey/Muellersatisfactionscale,MMSS)对其进行工作满意测定,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运用PDCA管理模式对影响护士工作满意的因素进行整改及反馈。结果不同科室、编制、职称、婚姻状况、学历、年龄护士的MMS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轮PDCA管理后,护士在总体工作满意、同事关系与管理方式、工作被认可、专业发展机会和对工作的控制和责任及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得分均较PDCA前显著提高(P〈0.01或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

  • 标签: PDCA 护理管理 护士 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喉癌患者提供 PDCA循环法管理模式对提升其护理满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自 2019年 1月 -12月收治 40例喉癌患者为本次分析对象,对患者在积极治疗过程中配合 PDCA循环法护理干预,对干预前后患者护理满意评价进行记录对比以归纳 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相对于接受 PDCA循环法护理干预前,患者干预后对护理满意评价有显著提升,前后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DCA循环法能够对护理质量有持续改进的积极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措施的配合度及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喉癌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调查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职业延迟满足及工作满意现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延迟满足量表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127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总分为(23.62±3.46)分,工作满意总分为(125.14±22.15)分;护士职业延迟满足与工作满意成正相关(P〈0.01);职业延迟满足为护士工作满意的重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医院或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的职业延迟满足,提高工作满意,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护理人员 医院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莫菲氏滴管推注法、分离输液器瓶与输液管推注法、分离头皮针推注法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情况。方法A组220例采用传统分离头皮针法,B组220例采用分离输液器瓶与输液管法(新方法1),C组215例采用莫菲氏滴管推注法(新方法2)。结果A组满意为81.8%,B组满意为96.8%,C组无不满意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1.90,P〈0.01)。结论莫菲氏滴管推注法和分离输液器瓶与输液管推注法患者易于接受,满意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输液器 静脉推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肝炎内科护理工作开展中患者满意问题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患者情况,将相关的满意调查问卷构建,并且将对问卷的满意进行测定。结果 :本次研究中,调查问卷一共发放 164份,全部回收,回收满意达到 100%,其中有 110份调查问卷满足符合要求,在这些问卷中其中男性占 83例,女性占 27例。整体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表现非常满意。但是同样有不足情况出现,不足之处≤ 6分占 3.6%。按照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影响分析可知,不同的患者对于服务要求是不同的,故而患者的工作情况、性别、职业之间的差值具备可比性,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护理工作开展中,对于肝炎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而言,其满意评价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性别、职业与家庭生活条件影响。

  • 标签: 肝炎内科 护理工作 满意度 影响分析
  • 简介:目的:促使每一位护理人员产生主动交流的愿望,并使主动交流的行动体现在每一项护理工作全过程。方法:对200例门诊候诊患者满意调查分析,分别从护理人员是束主动与患者交流、交流效果、咨询得到的答复以及服务态度、技术操作的满意等五方面获得信息。结果:(1)对服务态度的满意、咨询的满意程度,都随着主动交流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在第一阶段主动交流护理人数只占62.0%,其满意为84.0%,而到了第三阶段主当主动交流人数提高到92.0%时,其服务态度的满意随这上升为100%;(2)护士在输液治疗时与患者主动交流的意识较强,总评价结果有90.0%的护理人员能够进行主动交流,其交流效果的满意为94.0%,服务态度、技术操作的满意均为100%。结论:主动交流增加了护理工作中的人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主动交流使护患双方产生互动;护理人员要把非技术性操作与技术性操作中的主动交流放在同等位置。

  • 标签: 门诊护士 主动交流 满意度 护理工作
  • 简介:[目的]了解病人及医护人员对智能化输液报警器使用的满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30名医护人员和20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使用智能化输液报警器的总体满意为90.o%,病人对使用智能化输液报警器的总体满意为89.5%。[结论]智能化输液报警器能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了输液工作的效率及安全性。

  • 标签: 输液 报警器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