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成分输血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具有感染几率低、节约血资源和针对性强等优势,但是在成分血液制备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必须开展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保证血液成分制备过程的规范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简要概述了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具体措施,以期能为血液成分制备工作提供有效指导意见。

  • 标签: 血液成分制备 质量控制 管理措施
  • 简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对医师的临床诊断及正确治疗起着指导性的作用。静脉血液标本是临床常用血液检测手段,是患者疾病诊断、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病情进展程度和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影响静脉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集更多合格的血样,本文总结在静脉采血时出现的问题中,分析出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及控制的方法,现就其影响因素和对策总结如下。

  • 标签: 静脉采血;影响检验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是高端精密仪器,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维护保养是防止医学误诊的重要保证。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需要定期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并予以记录,及时进行分析、评估,确保医疗器械处于良好状态,保障使用质量;对使用期限长的大型医疗器械,应当逐台建立使用档案,记录其使用、维护、转让、实际使用时间等事项。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终止后5年。因此,按照标准对在用的医学影像设备进行检验检测是医院必须要做的常规工作。本文以CT举例,介绍CT的常用检测与校准装置、主要参数及其检测校准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风险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实施风险管理前后一年(2015.12-2016.12及2017.1-2018.1)的手术室患者各98例以及医护人员进行对比,分析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情况、手术效率、满意度等。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医院手术室物品管理评分与消毒隔离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表明感染控制情况更优;实验组准备时间、接送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度(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89.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采取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普遍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手术室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院外延续管理对癌痛病人疼痛控制的影响研究。方法 参加病例研究者均为 2016 年 7月 -2017 年 7月 已出院的肿瘤科癌痛病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在胃肠镜检查中应用 PDCA模式后护理风险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实施 PDCA模式前后接收的进行胃肠镜检查患者中的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是否实施 PDCA模式进行分组,对比两组之间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DCA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工作指标的各项评分,进一步发挥出护理工作的效果,而且还可以使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PDCA模式 胃肠镜检查 护理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室中施以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月内在本院收治的 10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50例患者),传统护理组施以传统的临床护理方式,细节护理组则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实施护理后,对患者的相关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总体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据分析,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后,细节护理组患者在相关切口感染发生率上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传统护理组( 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手术治疗的患者施以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相关切口感染发生率并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在防治医院感染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医院感染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输血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输血检验时没有实施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试验组患者输血检验时实施血型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对两组患者发生输血安全问题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输血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结论将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实施于输血患者中,临床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输血检验 血型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病症特点,并根据疾病特点对防治控制要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某医院中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病症特点,研究防治控制要点。结果通常情况下来说,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主要包括发热、鼻塞、咳嗽、流涕以及头痛和全身乏力等症状,通常是通过飞沫传染方式进行呼吸道传染,也会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的方式进行传染,其病症多发于春季和冬季。结论针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来说,想要对其进行防治和控制,其主要途径就是防止病情不断传播,尽可能减少疾病传播的路径,可以采用隔离或消毒的方式,降低空气内病菌的含量,才能对病情传播进行控制

  • 标签: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症特点 控制要点 预防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在手足口传染病控制中应用社区干预的临床影响效果探讨。方法将80例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按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A组与B组,各40例。A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B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社区干预,对2组儿童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A组的优良率为80.00%,B组的优良率为95.00%,2组比较,B组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A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足口传染病控制中应用社区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传染病,降低患儿发病率,适合推广。

  • 标签: 社区干预 手足口传染病 控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0例需要血液净化的患者,常规组75人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75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是98.67%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73.33%和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更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33%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实行质量控制,能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质量管理 血液净化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信息化管理在医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前后的医疗质量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信息化管理之后,医院的医疗信息质量控制缺陷大幅度降低,与实施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实施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快速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效果,而且能够促进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是医院提升医疗质量和综合实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 标签: 医院 信息化管理 医疗质量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ELISA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方法我站从2017年5月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ELISA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随机选取2017年3月-4月期间(常规质量控制与管理)与2017年7月-8月期间(优化质量控制与管理)各4000份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对比两段时期内的标本检验合格情况。结果与2017年3月-4月对比,2017年7月-8月期间标本采集不合格率、工作人员差错率、标本检测不合格率、结果异常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化血站ELISA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检测合格率与准确性。

  • 标签: 血站 ELISA检测 实验室 检测过程 质量控制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医疗检测技术的发展需求更加强烈,所以卫生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在日常卫生检验中,卫生理化检验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降低疫病流行,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文章主要分析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的发展,并阐述其具体的检测任务以及其在疫病控制中的作用,旨在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效率。

  • 标签: 卫生检验 理化检验技术 疾病预防控制 效果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方法根据本次论文的要求,选出了符合要求的100名患者,所有的患者均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至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100名符合要求的患者被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100名患者均给予基础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根据研究要求,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的干预方式后感染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0)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8%),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3.68±2.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6.82±2.42),两组患者的数据分析后,(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巩固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疾病好转,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上述方法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医院感染 控制工作 手术室 细节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制定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公司微生物检验科室采集的检验样本700份,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分析检验报告,复核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明确质量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质控措施。结果700份微生物检验报告的结果准确率为91.3%,61例误差结果中,人员因素23例(37.7%)、样本因素17例(27.9%)、操作因素13例(21.3%)、其他因素8例(13.1%)。实施质控措施后,检验结果准确率明显提高,取样不合格率、误差超限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较多,涉及人员、采样、操作等方面,检验人员应制定并实施质控措施,提高检验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依据。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质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根据相关的医院消毒管理规范,对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的剖宫产手术治疗的感染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在加强医院的消毒供应工作管理之后,医院中的剖宫产手术感染率明显的下降,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的感染预防控制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对于感染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消毒供应 感染预防 地位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科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移动护理人员站(PDA)对用药错误率的控制作用。方法医院产科2016年10月在临床护理中应用PDA,对比常规模式应用期间的2017年7月-2016年9月和PDA应用期间的2016年10月-2016年12月产科临床护理中的用药错误率,并比较两个时间段的护理人员发放用药时间。结果PDA应用期间的用药错误率显著低于常规模式应用期间(P<0.05),PDA应用期间的发放用药时间短于常规模式应用期间(P<0.05)。结论在产科的临床护理中应用PDA可有效降低用药错误率,并可缩短护理人员发放用药时间。

  • 标签: 移动护理人员站 用药错误 产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疗保险费用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策略。方法采取某地区2016年1月-2018年6月医疗保险费用数据,并通过回归变量分析法分析影响医疗保险费用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医疗保险可报销费用、药品费用、患者的年龄结构以及就诊医院类型是影响医疗保险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要想提高医疗保险费用的合理性,需要从各种影响因素着手,完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加强健康教育、引导患者科学就诊等措施,从而减少医疗保险费用的浪费。

  • 标签: 医疗保健费用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就间接导致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在我国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放疗,且放疗在治疗恶性肿瘤疾病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与传统的常规放疗相比,强调适形放疗不仅可以使靶区的照射更加均匀,同时也可以减少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减少复发与副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调强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就要对其至来年个进行有效的控制

  • 标签: 放疗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