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奥沙利铂、培他滨联合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2017年收治的90例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n=45)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n=45)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培他滨治疗。对比两组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效果、毒副反应、治疗后1年内生存率。结果组间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毒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组间治疗后1年生存率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价值,近期疗效显著,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老年患者 胃肠恶性肿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因规律间断硬膜外给药分娩镇痛对产间发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选择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n=60)给予0.15%罗哌因+0.4μg/ml舒芬太尼,B组(n=60)给予0.08%罗哌因+0.4μg/ml舒芬太尼,分别给予两组产妇以每小时8ml的速度进行硬膜外腔注入给药。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组产妇的鼓膜体温和产妇VAS评分,以及产妇产间的发热率。结果两组产妇均在接受硬膜外镇痛后4h、5h,分娩时和分娩后1h的鼓膜体温明显升高,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产妇的VAS评分在镇痛后4h、5h,分娩时和分娩后1h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产妇的产间发热率,A组产妇的产间发热率低于B组产妇。结论规律间断硬膜给予0.15%罗哌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或0.08%罗哌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均可以为产妇提供满意的分娩镇痛效果,但低浓度的罗哌因更能在有效地控制分娩期间体温的大幅度升高,高浓度罗哌因可减少产间发热率的发生,因而临床上需要根据产妇的个体差异,进行产妇的自控镇痛,最终选取有效的剂量。

  • 标签: 罗哌卡因 硬膜外给药 分娩镇痛 产间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利用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收治的4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摸球法均分为A、B两组,A组应用维地洛治疗,B组应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维地洛效果更好。结论对该病患者可用维地洛治疗。

  • 标签: 心力衰竭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恩替韦与扶正化瘀胶囊联合疗法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本科接诊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患5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29例。实验组联用恩替韦和扶正化瘀胶囊,对照组单用扶正化瘀胶囊。分析两组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情况,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HA、LN与PC-Ⅲ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比对照组的72.4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恩替韦与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促进其肝纤维化症状缓解,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 标签: 肝纤维化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和维地洛联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一组有45例。其中对照组45例服用常规药物,阿司匹林或是辛伐他汀药物,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和维地洛联合治疗。观察这两组对象在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和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不同。结果两组治疗前24h内的ST段压低次数、压低持续时间和心肌缺血总负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和维地洛联合治疗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起到很好的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尼可地尔 卡维地洛 联合治疗 冠心病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恩替韦联合霉酚酸酯治疗对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病毒学应答、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占46.99%(39/83),运用恩替韦治疗;观察组占53.01%(44/83),运用恩替韦联合霉酚酸酯治疗;以HBV-DNA阴转率、生化学复常率、HBeAg转换率、HBsAg滴度下降50%比例、肌酐、尿素氮、白蛋白、尿蛋白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BV-DNA阴转率、生化学复常率、HBeAg转换率、HBsAg滴度下降50%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肝功能稳定,对恩替韦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无耐药病例出现。结论恩替韦联合霉酚酸酯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具有较好的病毒学应答效果,显著改善肾功能,安全性尚可,值得研究使用。

  • 标签: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恩替卡韦 霉酚酸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恩替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观察组口服恩替韦,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HBVDNA转阴率上,观察组为65.00%(26/40),远高于对照组的35.00%(14/4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B高于对照组,TBIL、ALT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抗病毒治疗中应用了恩替韦,疗效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恩替卡韦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 肝硬化失代偿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恩替韦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我院的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来进行分析,作为肝硬化组,同期选取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乙肝组,对两组进行了96周恩替韦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蛋白和总胆红素改善明显,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乙肝组患者的两项指标前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肝硬化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和Child-Pugh分级在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乙肝组患者仅有Child-Pugh分级在治疗后出现了差异性(P<0.01)。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两组的血常规和肾功能复查正常,没有血液损害和肾功能损害情况出现。结论乙型肝炎硬化患者接受恩替韦治疗的效果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要优秀,临床中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没有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恩替卡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苯三酚与孕栓在宫腔镜术前应用软化宫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4例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Ⅰ、Ⅱ、Ⅲ三组,Ⅰ组48例患者术前用间苯三酚软化宫颈,Ⅱ组48例患者术前用孕栓软化宫颈,Ⅲ组48例患者术前用间苯三酚联合孕栓软化宫颈,对三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三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术中漏水率低于Ⅱ组(P<0.05),扩宫时间短于Ⅱ组(P<0.05),视野清晰度高于Ⅱ组(P<0.05),Ⅰ组和Ⅱ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手术时间、扩宫时间均短于Ⅰ组(P<0.05),Ⅰ组和Ⅲ组术中漏水率、视野清晰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Ⅱ组、Ⅲ组(P<0.05),Ⅱ组和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宫颈术前,间苯三酚的应用对软化宫颈有利,且具有良好安全性,效果优于孕栓,且与孕栓联合应用并未提高疗效。

  • 标签: 宫腔镜术 间苯三酚 卡孕栓 软化宫颈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列甲酯栓、缩宫素分别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无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行择期剖宫产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甲酯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子宫复旧良好率;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尿时间;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子宫复旧良好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尿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1例面色潮红、1例恶心、1例腹痛和1例腹泻,发生率8.00%;对照组2例面色潮红、1例恶心、1例腹痛和1例腹泻,发生率10.00%,P>0.05。结论前列甲酯栓治疗剖宫产术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高,可加速术后机体康复,减少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卡前列甲酯栓 缩宫素 剖宫产术 产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磺酸罗哌因在老年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中麻醉效果的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2例老年心脏病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药物为布比因,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药物为甲磺酸罗哌因,比较两组患者痛觉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痛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和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痛觉阻滞的维持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9.76%,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好。

  • 标签: 罗哌卡因 老年心脏病病人 非心脏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韦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重型乙型肝炎临床对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88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拉米夫定组进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恩替韦组进行恩替韦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抗病毒治疗有效性;腹腔积液消失时间、低蛋白血症消失时间、门脉高压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VEGF、IL-6和TNF-α。结果恩替韦组抗病毒治疗有效性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恩替韦组腹腔积液消失时间、低蛋白血症消失时间、门脉高压消失时间优于拉米夫定组,P<0.05;干预后恩替韦组VEGF、IL-6和TNF-α优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恩替韦抗病毒治疗重型乙型肝炎临床效果优于拉米夫定治疗,可更快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改善机体炎症水平和内皮细胞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 抗病毒治疗 重型乙型肝炎 临床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在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分别为采用“奥沙利铂+培他滨(LELOX)”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替吉奥(SOX)”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及其他观察指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7.50%(35/40),不良反应率为27.50%(11/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25/40),不良反应率为60.00%(24/40)。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方案,“奥沙利铂+培他滨”治疗方案在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中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与更高的安全性,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替吉奥 进展期胃癌 老年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运用沙美特罗替松粉吸入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5例,分别采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对照组)以及沙美特罗替松粉吸入剂(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沙美特罗替松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轻中度支气管哮喘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妊娠产后出血中的运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产后出血产妇共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注射液,观察组分娩后采用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秩和检验表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妊娠产后出血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疗效,运用的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妊娠 产后出血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应用6个月的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韦后,观察肝炎肝纤维化改变程度。方法随机选取60例患者,他们满足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要求,且他们均不是脂肪肝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60例合格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恩替韦,治疗组应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韦)。用药6个月后,观察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测得肝硬度及肝功能。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肝硬度及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治疗组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韦较对照组恩替韦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作用明显。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扶正化瘀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维地洛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单独治疗,研究组给予维地洛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0.70%,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分别为LVEF(60.28±10.67)%,HR(86.12±11.49)次/min,hs-CRP(8.65±3.62)mg/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维地洛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律失常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 标签: 心律失常 卡维地洛 胺碘酮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沙格列汀联合阿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注射液以及阿波糖,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沙格列汀与阿波糖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2hPG)、餐后2小时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ins均明显的升高,HOMA-IR均明显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ins升高更加显著,HOMA-IR降低更加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2hPG以及FBG水平均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hPG以及FBG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丁联合阿波糖可以有效的稳定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情况,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沙格列汀 阿卡波糖 老年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患有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当中,将孟鲁司特与沙美特罗替松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时间段中收治的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分析,根据患者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常规组患者接受沙美特罗吸入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服用孟鲁司特,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肺部功能指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较少,且各项肺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患者,双方数据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用药治疗当中,将沙美特罗替松与孟鲁司特联合应用的效果较好,两药联用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 标签: 沙美特罗替卡松 支气管哮喘 联合 孟鲁司特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阴道顺产后宫缩乏力大出血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宫颈钳夹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欣母沛深部肌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h及24h的失血量、止血时间、凝血功能、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h及24h失血量分别为(506.5±31.8)ml和(565.5±35.1)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658.9±45.9)ml,(789.6±5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55.8±9.9)min短于对照组(125.2±18.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检查指标中,PT(13.5±1.1)s、TT(11.5±2.4)s、APTT(21.6±1.3)s低于对照组(33.6±2.1)s,(21.5±2.5)s,(41.7±3.4)s,观察组患者的Fib(1.7±0.3)g/L高于对照组(0.8±0.1)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膀胱损伤(2.5%)、宫颈坏死(2.5%)以及失血性休克(2.5%)的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5%,7.5%,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需要进行子宫切除的比例(2.5%)显著低于对照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临床止血效果理想,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宫颈钳夹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