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窄紫外线治疗仪治疗银屑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64例银屑病患者,时间2021年03月-2022年03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2例,行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2例,联合窄紫外线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PASI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银屑病患者窄紫外线治疗仪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窄谱紫外线治疗仪 银屑病 皮肤病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酶检验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效果。方法:采集我院病例4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且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和体检的,纳入研究范围,并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心肌酶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中天门东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化酶(CK- MB)及肌酸激酶(CK)水平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心肌酶谱 检验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是否可能利用MALDI-TOF MS质技术,帮助识别肿瘤患者中的ABO困难血型,以有效预防疾病引起的干扰。该方法采用血清蛋白法和PCR-SSP链反应法,这是一种基因测序技术,用于鉴别20例与ABO血型正反定型观念不符的肿瘤患者(其中10例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还对这些患者的输血影响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这一组肿瘤患者中25%(5/20)的困难血型样本显示抗原a和/或b减弱,分别有两个MDS病例、一个前列腺癌病例和两个AL病例;45%(9/20)A或b抗体减弱,最初有4例MM、1例WM、1例AGL、1例肝癌、1例右结肠癌和1例食道癌;ABO子类型为30%(6/20):1 bel 09/02.1b(a)04/o2.1b(a)02/b.2 bel 03/o;一个例子是新的a型亚等基因:测序结果是797个位置发生突变,根据其他位置的突变判断,其特征为A102/O01。基因型与血清类型的一致性率为75%(15/20)。60%的病人(20人中有12人)接受了输血治疗,没有进行可溶性输血,75 %的病人(12人中有9人)获得了所需的效率。结论首次将MALDI-TOF MS质技术应用于国内困难临床标本血型遗传分组。与PCR-SSP相比,MALDI-TOF MS系统具有速度、高吞吐量和高特异性等优点,有助于识别困难血型和检测稀有血型。

  • 标签: MALDI-TOF MS质谱技术 疑难血型 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实施治疗,分析窄中波紫外线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71例在我院门诊进行诊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35人),观察组为窄中波紫外线治疗(36人),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0.00%。两组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窄谱中波紫外线 寻常型银屑病 PAS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串联质技术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价值。方法:该研究总共纳入135例实验对象,均是2021.08月至2023.08月在医院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所有入选对象均实施串联质技术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135例新生儿实施串联质技术检查后,初筛阳性率为3.70%(5例),阳性召回率为3.70%(5例),最终确诊阳性率为2.22%(3例),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苯丙酮尿症1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1例。结论:串联质技术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效果良好,有利于尽早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疾病筛查 串联质谱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肝结核病患者的血清中结核标志物蛋白,探索其降解产物的核磁共振波谱化学位移等表达特征,以期建立从图信息鉴别结核病的新技术。方法对一组临床经CT、MRI、TB培养、手术和病理学证实为肝结核病患者的静脉血,经处理进行核磁共振~1H谱分析。在平行实验条件下对另一组非结核性的肝占位性疾病患者的血清对比分析。寻找差异。结果经推导发现42例肝结核组~1H均出现4.60±0.02ppm的化学位移特征峰,对照组31例仅2例有此峰形出现,余29例均未见此信息的表达。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核标志物蛋白在疾病活动期由人体T淋巴细胞分泌入血,其体液中含量与疾病程度呈正相关,将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引入临床检验的应用,实验表明可行,为肝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拓展了分子水平的广阔前景。

  • 标签: 肝结核 占位病变 标志性蛋白 核磁共振 波谱 诊断
  • 简介: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产超广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情况,分析产ESBLs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154株大肠埃希菌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54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80株,检出率51.95%。在各类标本中,尿中产ESBLs菌株分离率最高(52.50%),其次是痰(22.50%)。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外,产ESBLs菌株对其他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结论该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对多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加强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宝石能CT在肺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共51例,均用宝石能CT进行能模式扫描,重建成70keV单能量图像,从工作站中保存.csv格式的roisave数据,所得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部分单能量水平的CT值、能谱曲线斜率及CT值差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动静脉良恶性组的标准化碘浓度及标化碘值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宝石能CT在肺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肺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窄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在 2018年 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癜风患者中选取 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窄中波紫外线治疗,为观察组( 40例);另一组采用单纯窄中波紫外线治疗,为对照组( 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色素积分和血清 25-( OH) D3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 97.5%)明显高于对照组( 72.5%)(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色素积分和血清 25-( OH) D3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色素积分和血清 25-( OH) D3指标比较均为观察组更优( P< 0.05)。结论:在白癜风的治疗中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窄中波紫外线治疗,疗效十分理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他克莫司软膏 窄谱中波紫外线 白癜风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白癜风患者治疗中窄中波紫外线照射次数与剂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 2018年 4月 -2020年 4月间于我院行窄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的 136例白癜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30次,其中对照组行常规紫外线照射剂量,实验组则应用持续递增照射剂量,比较不同照射次数与剂量条件下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照射 30次时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照射 10次时( 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 10次和 20次时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30次时的治疗有效率也要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白癜风患者窄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中,治疗效果会随着照射次数和剂量的提高而提升,但治疗 20次以后,治疗效果不会因照射次数或剂量发生明显改变。

  • 标签: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 照射次数 照射剂量 白癜风
  • 简介:摘要目的将能CT单能量成像诊断方法应用于胆道系统X线阴性结石患者中,分析和评价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研究目标是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开展分析和临床诊断的32例胆道系统X线阴性结石患者,分组方法参考随机数字法,常规CT诊断方法实施于参照组(16例),能CT单能量成像诊断方法实施于实验组(16例),计算并研究2组患者的检出合计率、检验满意合计率。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检出合计率参比于实验组患者计算得到的数值,P<0.05,表现出数据值检验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的检验满意合计率参比于实验组患者计算得到的数值,P<0.05,表现出数据值检验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胆道系统X线阴性结石患者采取能CT单能量成像诊断方法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能谱CT单能量成像 诊断 胆道系统X线阴性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窄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在2018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癜风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窄中波紫外线治疗,为观察组(40例);另一组采用单纯窄中波紫外线治疗,为对照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色素积分和血清25-(OH)D3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色素积分和血清25-(OH)D3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色素积分和血清25-(OH)D3指标比较均为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在白癜风的治疗中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窄中波紫外线治疗,疗效十分理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他克莫司软膏 窄谱中波紫外线 白癜风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新生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心肌酶的变化。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感染肺炎新生儿 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 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 CD3+、 CD4+、 CD8+、 CD4+/ CD8+比值以及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谷草转氨酶 (AST)及乳酸脱氢酶 (LDH)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CD3+、 CD4+及 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降低, CD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CK、 CK-MB、 AST以及 LDH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相对低下,血清心肌酶水平异常升高,特别是重症患儿的免疫与心肌损伤更严重,监测新生儿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心肌酶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免疫功能 心肌酶谱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能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比较,进一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治提供相关的实际医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诊断时分别应用螺旋CT、能CT与MRI,观察诊断效果。结果肿瘤直径>3cm时,三种诊断方法检出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1~3cm或<1cm时,能CT、MRI检出率均高于螺旋CT,且能CT及MRI总检出率均高于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CT扫描和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方面,其灵敏度和准确率均优于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肝癌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MRI在诊断胆管细胞癌方面优于能CT或螺旋CT扫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CT成像在鉴别不明原因腹水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不明原因腹水患者中抽取49例,为患者先后进行能CT成像诊断、常规CT成像诊断,由专业影像医生对患者的两种CT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专业影像医生对能CT成像、常规CT成像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88%(46/49)和71.43%(3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良恶性进行判断时,采用能CT成像能获得更高的检测率,从而有效的帮助医生对患者腹水性质进行判断。

  • 标签: 能谱CT成像 不明原因腹水 良恶性 判断
  • 简介:过去的2005年,国外医学系列杂志完成了单纯报道国外医学发展动态的历史使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对世界、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重要。“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不仅仅是中国人申办奥运的口号,也说出了作者、读者、编者的心愿。

  • 标签: 国外医学系列杂志 读者 刊名 医学发展动态 改革开放 经济实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的临床研究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4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45例患者当中无先兆偏头痛15例,有先兆偏头痛30例,自肘前静脉注射手振生理盐水作为造影剂,并结合Valsava动作,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和经食道超声检测,诊断卵圆孔未闭。结果45例不明原因偏头痛及脑梗塞患者中,共有30例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卵圆孔未闭。经颅多勒超声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3.98%、93.62%、93.85%,经食道超声检查分别为96.39%、91.49%、94.6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不明原因偏头痛及脑梗塞中,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圆孔未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经颅多普勒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卵圆孔未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