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于儿科住院的86例肺炎患儿,其中细菌性肺炎组43例和支原体肺炎组43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RP及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组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组。结论血清CRP检测对临床鉴别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 标签: C-反应蛋白 细菌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原发性高血压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的综合征。胆红素是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和非血红蛋白含铁卟啉化合物的分解产物,是人体内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胱抑素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低分子量、碱性非糖化蛋白质,可有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

  • 标签: 高血压 胆红素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维生素C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治疗坏血病、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本文综述了维生素C的抗氧化机制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 标签: 维生素C 抗氧化 应用 医药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Prodisc—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手术要点和早期治疗效果。方法采用Prodisc-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患者19例,其中脊髓型8例,神经根型5例,混合型6例。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并摄颈椎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线片,观察假体稳定性、颈椎置换节段和C2~C7节段的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3~6个月,脊髓功能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0±2.4)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4.5±3.0)分;没有假体下沉和明显偏移。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术前平均为4.43°±1.03°,术后平均为7.26°±1.1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侧屈活动范围术前平均为2.19°±0.56°,术后平均为3.19°±0.8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平均68.93°±4.70°,与术前平均65.58°±6.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Prodisc-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获得术后近期稳定性,保留置换椎间隙活动度,维持颈椎近似正常的活动范围。

  • 标签: 人工间盘 颈椎 颈椎病 椎间盘移位
  • 简介:Objective:ToexploretheexpressionofmRNAanditsproteininburnedratsandtheireffectsofburnwoundhealing.Methods:Apartial-thicknessburnof30%totalbodysurfaceareawascreatedonthebackof40Wistarrats.Insituhybridizationandimmunohistochemicalmethodswereusedtoexaluatethelocationandtheamountofthec-fosmRNAanditsproteininnormalskinandtheburnedskin,respectively,at3h,6h,1d,3d,7dand14dafterburn.Results:Underalightmicroscope,boththeexpressionofc-formRNAanditsproteincouldbefoundinthenormalskin,buttheirinductionlevelsweremuchhigherintheburnedskin.Thelevelofforproteinexpressionreachedpeakat3hafterburnwhilethatofc-formRNAreachedpeakat6hafterburn.Conclusions:Theexpressionofc-foscanbeinducedbyburns.Andthepeaklevelexpressionofc-formRNAcomeslaterthanthatofc-fosprotein.Itindicatesthattheactionoffosproteinisinducedby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ofpre-existingfosmolecules.

  • 标签: 烧伤 伤口愈合 MRNA 转录因子c-fos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血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异常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对象,抽取相同时间段来院体检人员100例为对照组对象,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结果内科疾病患者治疗前检测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内科疾病患者治疗后检测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检测,异常值能够用于初步诊断疾病,且治疗后检测值可用于预测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生化 C-反应蛋白 应用
  • 简介:Cystain-C(Cys-C)为巯基蛋白酶抑制肽C,又称血清γ-微球蛋白或γ-痕迹蛋白,它在有核细胞中稳定生成,不受炎症影响,属低分子蛋白,能够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由于其分子量大于肌酐,且带正电荷,这一特点使它更易反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早期变化,是比肌酐更灵敏的标志物[1].Grubb等认为血中Cys-C水平不受肌肉体积影响,能更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2].

  • 标签: 血清 散射免疫比浊法 肾小球滤过膜 肌酐 GFR 有核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01月-2013年0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6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查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受试人员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从病情严重程度与hs-CRP的相关性看,重度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会显著升高,检测hs-CRP可以作为诊断急性脑梗死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敏C 反应蛋白 检测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在成人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治疗的80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选择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同期体检的8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后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哮喘组在急性发作时的CR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患者在治疗后的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C反应蛋白在成人哮喘急性发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RP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哮喘急性发作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 成人 哮喘 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的浓度与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从而以此为依据找出提高高血压疗效的方法。方法通过两个实验来完成本次的分析探讨。第一个实验选择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患者和进行体检的健康者各60人,将高血压患者设为实验组,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比这两组的相关实验室指标数据。第二个实验将实验组高血压患者按照各自血压等级的不同分成各为20人的3个小组。其中轻度高血压患者为1级组,中度高血压患者为2级组,重度高血压患者为3级组。将这3组高血压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者在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实验室相关指标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在C-反应蛋白这一指标上,高血压患者的水平要高于健康者,且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的意义。而在高血压患者的三个小组中,高血压等级越高的小组C-反应蛋白水平也越高。结论C-反应蛋白与人体的血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此来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做出合理的预测和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和最终疗效。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压水平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筛选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予以肺炎患者C反应蛋白联合pct检测对其预后评价作用。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均确诊为细菌性肺炎患者,实施C反应蛋白联合pct检测,比对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前、治疗后相比,C反应蛋白、pct所测得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C反应蛋白、pct检测数据高于指标正常值患者占比较少,低于检测后指标数据处于正常值范围患者占比(P<0.05),汇总预后肺炎并发症发病率,以C反应蛋白、pct检测高于正常值范围者预后肺炎并发症发病率偏高(P<0.05)。结论:C反应蛋白联合pct检测得实施,能够对患者肺炎病情有无好转提供参考指证,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

  • 标签: C反应蛋白 pct检测 肺炎 预后 评价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提高老年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补体C3、C4水平的相关作用。方法选取老年乙肝肝硬化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失代偿期组25例和代偿期组25例,代偿期组患者依照HBVDNA载量分为低度组、中度组和高度组,依照患者应答情况分为完全应答组、部分应答组,另外选取5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补体C3、C4等水平变化。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显著降低(P<0.05),代偿期组患者补体C3、补体C4水平显著高于失代偿期组(P<0.05)。结论在老年代偿期异常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中,恩替卡韦能够提高患者补体C3、C4水平,应答与补体恢复呈正相关。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血清补体C3 恩替卡韦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启动了T149C、T950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测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8例正常健康人(Ⅰ组)和272例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的患者(Ⅱ组)护骨素基因启动子T149C、T950C的基因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股骨、腰椎等部位的骨密度,同时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启动子T149C、T950C均发现TT、TC、CC三种基因型,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T149C各基因型之间股骨颈的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分别为:TT(0.91±0.06)g/cm^2,TC+CC(0.87±0.08)g/cm^2。经年龄、体重指数等因素校正后,差异仍有明显意义(P〈0.05)。Ⅱ组T950C各部位骨密度呈现CC〉TC〉TT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Ⅰ组的各部位骨密度和Ⅱ组的其他部委骨密度在T149C、T950C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OPG基因T149C、T950C基因型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它们可能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无关;OPG基因T149C多态性与应用激素患者股骨预的骨密度明显相关,等位基因T可能是骨量的保护因子,它可能与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的骨量丢失有关;OPG基因T950C多态性与各部位骨密度无明显相关,它可能与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的骨量丢失无关。

  • 标签: 基因 多态性 单核甘酸 糖皮质激素 骨密度.
  • 简介:目的了解宫颈癌早期筛查及宫颈上皮瘤变(CIN)治疗随访情况,以便进一步做好宫颈癌早查早治的工作。方法对2463名妇女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其中有601人自愿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筛查,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异常者,行宫颈活检确诊。对CINⅠ级以上病人行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随访一次,复查TCT、HPV及阴道镜。结果CINⅠ度304例,CINⅡ度和CINⅢ度各20例。术后1年复查,TCT转为正常的有190例,治愈率是99.5%(190/191),1例CINⅡ的病人,术后半年及术后9个月复查TCT都正常,1年后复查又转为异常。结论通过筛查,可早期发现CIN。利用高频电波刀的电圈切除(LEEP)及宫颈冷刀锥切治疗CIN效果满意,可将宫颈癌扼杀在此阶段。

  • 标签: 宫颈癌 宫颈上皮类瘤变 早查早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章要求4000字以上,文字精练通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内容真实,无一稿多投。文章应包括以下内容:(1)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反映文章主题,中文文题一般20个汉字以内。(2)摘要。文章需附300字以上中、英文摘要,包括论文的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四部分。结果中须详列主要数据。

  • 标签: 英文摘要 文章主题 论著类文章 conclusions 国立医学图书馆 一般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