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新生黄疸治疗期间进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 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 2 组 新生 护理 1d 黄疸指数 均较高 P > 0.05 ;护理 3d 、 1 周后观察组 新生 黄疸指数 显著低于对照组,且 P < 0.05 ;观察组 新生 首次胎便排出时间、 胎 便转黄时间 均短于对照组,且 P < 0.05 。 结论:新生黄疸治疗中进行早期综合护理 干预, 有利于加快患儿胎便排出并改善黄疸指数 。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亲子陪护式护理对新生哭闹次数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进行治疗的 100 例新生 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 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的新生采用无陪护的方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给予亲子陪护式护理 ,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以及哭闹次数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对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 98% ,明显优于对照组 76% 的护理满意度, 2 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亲子陪护式护理能够明显的减少新生哭闹次数并且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 标签: 亲子陪护式 新生儿 哭闹次数 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高压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样本选取例数为 100例,研究时间在 2017年 3月到 2018年 3月之间,所有患儿均采用高压治疗,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 10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其中对比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辅助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将两组患儿 2 岁时身高体重指标进行对比,并以此作为护理质量的评判依据,根据结果对比可得,实验组患儿两项指标都比较好,并且同对比组患儿进行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比两组后遗症情况,并将其作为护理效果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与对比组患儿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高压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对患儿发育情况与后遗症具有改善效果,为有效护理方案。

  • 标签: 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高压 护理干预 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 ] 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与苯巴比妥治疗新生胆汁淤积症疗效。方法:择取 2016 年 5 月 -2018 年 4 月在本院就诊的胆汁淤积症新生患者 56 例,依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 28 例,分别采取熊去氧胆酸 + 还原型谷胱甘肽、苯巴比妥 + 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分析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2.8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1.43% ( 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 TBA 、 ALT 、 GGT 及 ALP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 P < 0.05 )。结论:利用熊去氧胆酸、苯巴比妥治疗新生胆汁淤积症均可获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熊去氧胆酸疗效更好,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苯巴比妥 新生儿胆汁淤积症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析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呼吸衰竭中应用循证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 80例新生呼吸衰竭患者,收诊时间为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40例和观察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评价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氧分压( PO2)、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pH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呼吸衰竭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动脉血气相关指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循证护理 新生儿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 在母婴同室新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的实验方法:随机抽取 2019 年 1 月到 6 月我院 100 名 母婴同室新生, 将其均分为试验组( 50 名)和对照组( 50 名)。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情况(有无不良情况出现、新生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否有投诉的情况出现等)。实验结果:对照组不良情况以及投诉情况的出现次数要少于试验组,新生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要高于试验组。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 母婴同室 新生儿护理 应用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经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该病症主要原因为肺泡表面缺乏活性物质,故对此类患儿临床多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代替治疗。近年来有相关研究显示不同体位给药对于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不同影响。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体位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新生黄疸治疗期间进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 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 2 组 新生 护理 1d 黄疸指数 均较高 P > 0.05 ;护理 3d 、 1 周后观察组 新生 黄疸指数 显著低于对照组,且 P < 0.05 ;观察组 新生 首次胎便排出时间、 胎 便转黄时间 均短于对照组,且 P < 0.05 。 结论:新生黄疸治疗中进行早期综合护理 干预, 有利于加快患儿胎便排出并改善黄疸指数 。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产后访视服务管理新模式对产妇和新生家庭访视工作的影响。方法:对60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孕产妇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数量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以奇偶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30常规随访)、观察组(n=30产后访视服务管理新模式),统计及对比组间服务前后知识水平、不良事件情况。结果:(1)孕产妇服务前知识水平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孕产妇对比对照组服务后产后保健、新生照护知识水平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产后访视 服务管理 家庭访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家属陪同下的孕期群组保健模式对初产妇抑郁、新生Apgar评分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初产妇118名临床资料。应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包括参照组(n=59)与干预组(n=59),参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则行家属陪同下的孕期群组保健模式。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较,干预组饮食、运动、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为初产妇提供家属陪同下的孕期群组保健模式有利于控制或减轻其发生抑郁情绪,提升其孕期健康行为,确保胎儿顺利分娩,对母婴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初产妇 家属陪同 孕期群组保健 抑郁情绪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新生肺炎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双盲法对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新生肺炎患儿78例进行分组,各3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患儿的护理工作,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进行患儿的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进行新生肺炎患儿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干预 新生儿肺炎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观察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 选取我院 2016 年 12 月到 2017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6 3 例新生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甲组(雾化吸入法)、乙组(静脉滴注法)及丙组(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滴注法),对比三组患儿进行治疗后的效果及住院时长数据。 结果 : 进行治疗后,丙组患儿的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和乙组患儿,其住院时长也明显短于甲组及乙组患儿,且均具有明显差异 ( P < 0.05) 。 结论 : 采用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滴注法对新生肺炎患儿进行氨溴索给药,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肺炎情况,疗效更为显著,且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促进了患儿的康复进程,值得临床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氨溴索 雾化吸入 静脉滴注 新生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干扰素在新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按照本次研究中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随机选取 2017年 4月 -2018年 4月 106名新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两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53名,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的 CD + 3 、 Mil-2R 、 IgE 水平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 CD + 3 、 Mil-2R 、 IgE 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CD + 3 高于对照组患者 , Mil-2R 、 IgE 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 观察组患者用药安全性高于对照组患者, ( P< 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能有效的改善免疫水平,治疗安全性得到保证, 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干扰素 新生儿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上应用前瞻性护理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于新生重病监护室进行医院感染护理预防研究,数字随机将128例患儿设置为观察组,给予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将另外128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数。结果:(1)观察组患儿中,共有7例发生医院感染,占比为5.5%;共有121例未发生感染,占比为94.5%。对照组患儿中,共有20例发生医院感染,占比为15.6%;共有108例未发生感染,占比为84.4%。组间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预后治疗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 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病例数 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比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智力指数、运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早期家庭护理干预更有利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身体康复。

  • 标签: 早期家庭护理干预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新生进行护理时存在的潜在不安全因素,总结这些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防范。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在新生监护室的新生患者共计 20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新生监护室内常见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对这 200例患儿的住院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新生监护室出现的不安全护理事件总共有 5例,具体来说,包括 2例针刺伤、 1例院内感染、 2例蓝光烫伤,不良事件的整体发生率 2.5%。对于住院的新生来说,造成其出现不安全事件的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人为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等。结论:由于新生的免疫能力较差,自我防范意识还不成熟,因此出现不安全事件后无法及时的对护理人员进行提醒,这对于新生来说是十分致命的。因此,在对新生患儿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要提起精神,十分耐心、细致的对患儿进行护理,注重医护之间的配合,显著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最大程度的避免新生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护理工作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