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替卡松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沙美特替卡松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在治疗前1秒用力呼吸量和呼吸流速峰值对比差异不明显,两组治疗后1秒用力呼吸量和呼吸流速峰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8.4%;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沙美特罗替卡松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浓度哌卡因,分为低浓度组(36例)、中浓度组(28例)、高浓度组(26例)。对比3组不同部位神经完全阻滞状况、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比3组不同部位神经完全阻滞率,高浓度组都低于低浓度组、中浓度组(P<0.05)。对比3组麻醉效果,高浓度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比低浓度组、中浓度组要短;对比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高浓度组则比低浓度组、中浓度组要长(P<0.05)。对比3组不良反应状况,高浓度组不良反应率比低浓度组、中浓度组要高(P>0.05)。结论通过超声引导,运用不同浓度哌卡因执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浓度的增加麻醉起效时间会随变短,镇痛时间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都会变长,不良反应机率上升,需依据病人实际病况,选择恰当哌卡因的浓度。

  • 标签: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 阻滞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孟鲁司特钠与丙卡特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慢性咳嗽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治疗,对照组实施丙卡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7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咳嗽缓解时间、消失时间都比对照组短(P<0.05);经治疗,实验组患者的血清IgE水平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具有高安全性与高有效性,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丙卡特罗 小儿慢性咳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在骶管阻滞麻醉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6月~2015年4月行肛肠手术患者90例,均采取骶管阻滞麻醉,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a组采用哌卡因,b组采用布比卡因,c组采用左旋布比卡因,对比三组骶管阻滞麻醉效果。结果三组运动神经阻滞、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骶管阻滞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在骶管阻滞麻醉中均能产生良好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骶管阻滞麻醉 布比卡因 左旋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浓度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期间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152例,根据使用哌卡因浓度的不同分为A组(n=51)、B(n=51)、C(n=50),三组患者使用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3%、0.4%、0.5%,比较注入30min之后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注药30min之后三组患者的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麻醉效果比较,C组与A组比较,各神经的麻醉率均明显较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C组与A相比较麻醉起效时间明显较短,镇痛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较长,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哌卡因浓度在0.3%—0.5%之间时,浓度越高神经阻滞效果越好,麻醉起效时间越短,而镇痛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恢复会随之延长。

  • 标签: 罗哌卡因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浓度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平均分为A组(低浓度)、B组(中浓度)及C组(高浓度),每组20例。记录三组麻醉情况。结果(1)C组尺神经、桡神经以及肌皮神经等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但A、B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三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3)三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浓度哌卡因的麻醉阻滞效果存在明显不同,因此临床中应通过具体情况科学采用哌卡因浓度。

  • 标签: 罗哌卡因 超声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和西莫司联合用药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肝移植患者资料。研究组(30例,也称联合用药组)采用西莫司+低剂量他克莫司(FK506)+激素方案,对照组(30例,也称FK506组)采用小剂量FK506+激素方案。分析两组患者移植术后用药三个月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AST、ALT两指标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组AST、ALT两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AST、ALT指标水平均远远高于正常范围;研究组与对照组的Scr指标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cr水平高于对照组,但Scr、BUN指标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西莫司与FK506联合用药在前三个月中对肝功能影响较大,其AST、ALT指标水平均远远高于正常范围,而对肾功能几乎没影响。

  • 标签: 他克莫司 西罗莫司 联合用药 肝移植 肝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CV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沙美特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1吸/次,2次/d。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10mg/次,1次/d,口服,连用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并比较随访半年和1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和1年,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丙酸氟替卡松治疗CVA的临床效果肯定,能有效控制其咳嗽症状,且中远期复发率低。

  • 标签: 哮喘 咳嗽变异性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孟鲁司特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普罗非班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以及他嗪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医院就诊的顽固性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的措施给予钙离子拮抗剂和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将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上替非班药物、曲美他嗪药物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的心绞痛发作的频率、过程持续时间、硝酸甘油使用剂量、心电图显示状态、血压变化等具体生命体征显示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顽固性心绞痛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过程持续时间、硝酸甘油使用剂量及心电图变化有显著的缓解水平,两组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血压变化、心率变化的方面没有显著的变化,两组对比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用药之后没有显著的不良反应。结论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的替非班药物、曲美他嗪药物和硝苯地平控释片,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没有出现严重的器官出血临床反应以及心血管破裂等副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缓解了患者的基本病情,值得在临床心内科的用药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顽固性的心绞痛疾病 替罗非班 硝苯地平控释片 曲美他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稳定型慢阻肺采取沙美特替卡松治疗的肺功能与心理状态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稳定型慢阻肺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沙美特替卡松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DS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EV1/FVC、FVC以及FEV1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美特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心理状况,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稳定型慢阻肺 沙美特罗替卡松 肺功能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坦索辛与非那雄胺联合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92例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用非那雄胺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坦索辛与非那雄胺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各临床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坦索辛与非那雄胺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症状,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坦索罗辛 非那雄胺 前列腺增生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替非班对伴缺血性J波介入围手术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40例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急诊PCI的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非替非班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替非班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分别进行不同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出现的J波在手术治疗后的两小时内均全部消失,对照组在手术治疗后的早期有明显的回落,术中以及术后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比有明显的降低,两组间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非班对心电图上出现的缺血性J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术中以及术后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对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有很大的提升,患者在术后近期的死亡率也相对有所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缺血性J波 心电图 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妇科宫颈锥形切除术麻醉效果。方法选定本院妇科收治的120例宫颈锥形切除术患者,研究时段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将小剂量哌卡因作为甲组(30例)、小剂量布比卡因作为乙组(30例)、常规剂量哌卡因作为丙组(30例)、常规剂量布比卡因作为丁组(30例),对比四组运动、感觉阻滞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甲组、乙组运动、感觉阻滞时间显著比丙组、丁组短,P<0.05(具统计学差异);甲组、乙组运动、感觉阻滞时间相比、丙组、丁组运动、感觉阻滞时间相比、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均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以及哌卡因应用于妇科宫颈锥形切除术中,有助于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值得借鉴。

  • 标签: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妇科 宫颈锥形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的产妇共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哌卡因麻醉,观察组给予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麻醉,观察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镇痛维持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产妇在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确切,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哌卡因的腰麻方案,且无明显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腰硬 联合麻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沙美特替卡松对高危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症状评价和急性加重风险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100例高危慢性阻塞性肺病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没有吸入沙美特替卡松,观察组采用吸入沙美特替卡松治疗,对比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CAT评分为(21.5±5.8)分,对照组患者CAT评分为(29.9±3.2)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CAT评分为(20.2±5.4)分,对照组患者CAT评分为(28.7±5.3)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一年内住院次数为(0.2±0.1)次,对照组患者一年内住院次数为(1.2±0.5)次,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采用吸入沙美特替卡松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急性加重风险的住院次数,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 标签: 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 高危慢性阻塞性肺病 临床症状评价 急性加重风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哌卡因与右旋美托咪定联合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来我院行上肢骨科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甲磺酸哌卡因,观察组采用甲磺酸哌卡因与右旋美托咪定联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1)注药后30min,两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后的DBP和SpO2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SBP水平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2)观察组患者术后6、12以及24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分数明显降低。结论甲磺酸哌卡因和右旋美托咪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手术质量。

  • 标签: 甲磺酸罗哌卡因 右旋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酮替芬联合沙美特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酮替芬联合沙美特替卡松进行治疗;治疗干预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支气管哮喘控制测量评分、鼻炎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支气管哮喘控制测量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控制测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鼻炎症状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酮替芬联合沙美特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支气管哮喘症状及鼻炎症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酮替芬 沙美特罗替卡松 孟鲁司特钠 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与沙美特替卡松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进行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的孟鲁司特治疗,研究组(40例)给予孟鲁司特与沙美特替卡松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54%,与对照组的76.43%相比,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研究组的ACT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显著,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与沙美特替卡松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颇为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老年 中重度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 沙美特罗替卡松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Ⅲ、Ⅳ级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阿奇霉素(小剂量)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治疗。方法对照组31例COPD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阿奇霉素(小剂量)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以及6min步行试验距离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小剂量)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治疗Ⅲ、Ⅳ级COPD稳定期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Ⅳ级COPD稳定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分娩中应用小剂量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接收的行无痛分娩的产妇1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小剂量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麻醉,实验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活跃期给药后、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妇的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1min与出生5min时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产妇各时间段疼痛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中,应用小剂量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时,对母婴结局影响比较小,提高分娩结局。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腰硬联合麻醉 无痛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