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应用“森塔尔效应”对新入职护士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分析“森塔尔效应”的内涵和新入职护士人格特质,二者有效结合对新入职护士科学管理。结论应用“森塔尔效应”提升了护士长对新入职护士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

  • 标签: 罗森塔尔效应 新入职护士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应用“森塔尔效应”对新入职护士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分析“森塔尔效应”的内涵和新入职护士人格特质,二者有效结合对新入职护士科学管理。结论应用“森塔尔效应”提升了护士长对新入职护士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

  • 标签: 罗森塔尔效应 新入职护士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其自我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3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名。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强化自我防护管理,比较两组职业危害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较多,通过对其实施自我防护强化管理能有效降低职业危害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7月—2018年9月收治的160例分娩孕妇,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联合组给予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麻醉镇痛,观察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及孕妇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长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联合组镇痛有效率和自然分娩比例分别为85.00%,92.50%,均高于对照组的77.50%,56.25%(P<0.05);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第二产程时长和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下分娩镇痛效果优于舒芬太尼应用,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芬太尼复合哌卡因分娩镇痛对孕产妇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拟于我院第二次分娩的孕产妇300例,按其意愿分为对照组(n=100)与观察组(n=200),对照组孕产妇予0.1%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各5ml的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治疗,观察组予2mg哌卡因+10μg芬太尼的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治疗,观察两组孕产妇分娩阵痛前后生命体征变化、疼痛程度、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用药情况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用药后两组MAP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HR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两组VAS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镇痛后10、20、30min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两组Cor、ACTH、CRP水平均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分娩后2h、分娩次日Cor、ACTH、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比较,观察组自控镇痛次数、哌卡因与芬太尼用量少于观察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0.1%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各5ml的硬膜外阻滞,对第二次分娩孕产妇应用0.1%哌卡因复合10μg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安全性好。

  • 标签: 芬太尼 罗哌卡因 分娩镇痛 COR ACTH CRP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急性心肌梗塞治疗过程中应用替非班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2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替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以及内皮细胞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评分和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替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诊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配伍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接收的无痛分娩产妇中纳入50例为对象,单盲法分组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采用哌卡因为对照组产妇麻醉,采用舒芬太尼+哌卡因为观察组产妇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麻醉优良率95.35%,相较于对照组的78.57%高,P<0.0。结论女性无痛分娩时使用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结合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可获得极佳的麻醉优良率。

  • 标签: 无痛分娩 硬膜外麻醉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66例接受单次腰麻下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不同剂量哌卡因的腹横肌平面阻滞效果,其中包括A、B两组,各33例,A组(0.5哌卡因3mg/kg)、B组(0.5%哌卡因1.5mg/kg);分析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与72h内辅助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继而分析不同剂量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A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辅助药物应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剖宫产产妇给予0.5哌卡因(3mg/kg)效果显著,能有效发挥理想的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剖宫产 术后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复合不同浓度哌卡因切口浸润在加速康复外科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择期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多模式镇痛复合0.375%的哌卡因切口浸润进行镇痛;观察组患者使用多模式镇痛复合0.5%的哌卡因切口浸润进行镇痛。观察两组患者镇痛疗效。结果对于加速康复外科术后患者进行镇痛措施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要轻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的时间以及剂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选择择期加速康复外科手术的患者使用多模式镇痛复合0.5%哌卡因切口浸润进行镇痛处理,能够明显提升临床镇痛效果,并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有助于患者胃蠕动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多模式镇痛 浓度 罗哌卡因 加速康复外科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以沙美特替卡松及噻托溴铵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沙美特替卡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噻托溴铵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为(1.09±0.12)分,对照组为(1.73±0.31)分,(P<0.05)。结论针对中重度稳定期的COPD患者联合应用沙美特替卡松和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缓解其临床症状,该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中重度 稳定期 沙美特罗特卡松 噻托溴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沙美特替卡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特定时段内接诊的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展开研究,按用药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沙美特替卡松单药治疗,观察组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肺功能。结果观察组疗效97.9%,对照组87.7%,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沙美特替卡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沙美特罗替卡松 孟鲁司特 治疗支气管哮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美特替卡松单用与噻托溴铵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效果比较。方法92例门诊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沙美特替卡松粉剂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噻托溴铵粉雾剂吸入,两组均连用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FEV1、FVC和FEV1/FVC比值均较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同时两组CAT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对照组和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4.3%)和4例(8.7%),症状均较轻微,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沙美特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用治疗COPD稳定期的效果优于单用沙美特替卡松治疗,促进肺功能改善,且联合使用安全性较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沙美特罗替卡松 噻托溴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