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级医院托管基层医院管理模式的优势。方法通过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理念,将护理管理分为质量控制组、文件书写组、感染控制组、护理操作组。结果自托管2年后,被拖医院护理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质量控制方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4.2%;文件书写合格率为87.6%、96.1%;护理操作考核合格率为84.7%、94.4%。结论三级医院托管基层医院能提高护理管理能力,有效保障了基层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

  • 标签: 三级医院 托管 基层医院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药房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数据资料。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常规管理办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加强药房药品管理,规范药品管理系统并引入科学的药房管理制度。对比实施管理前后药品过期及其破损情况和账务符合率。结果在采用加强管理办法后药房的账务符合率为99.7%,明显高于加强管理之前,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管理后的药品过期、破损情况明显低于加强管理之前。结论采用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后,能够有效降低药房药品的过期破损率,提高药房账务符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药房药品数量 有效期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肛肠科病房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78例病人作为对象,依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列入试验组、基础组,各组39例,基础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之上实行综合性疼痛护理管理,评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72小时肛门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基础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用于肛肠科病房中的效果突出,既可减轻病人疼痛及排便困难等症状,又能加快康复进程,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肛肠科 疼痛护理管理 疼痛评分 排便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模式教学对规范化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方法,将医院2016—2018年270例规范化护士分为观察组(140倒)和对照组(130倒),观察组按照护理程序模式教学,对照组按常规模式教学进行。结果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和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程序模式教学能明显提高护理教学的效果。

  • 标签: 护理程序 规范化 培训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麻醉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都为50人,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的是常规麻醉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管理麻醉方式,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血CRP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血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也要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麻醉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管理中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标识联合在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260例普外科护理人员及患者(对照组),建立护理标识后,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普外科护理人员及患者(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4%,对照组为4.62%,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控平分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患纠纷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应用护理标识与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标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意义上的护理,实验组则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质量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能够在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降低相关的手术数据,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室 相关数据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慢性社会性传染病,多数患者采取居家治疗。社区结核患者需要被尊重,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需要被认可。通过有效的心理支持增强遵医行为,根据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进行有效指导,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对于控制结核病传播与治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支持 有效指导 社区 结核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当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该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故和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是98.18%,较对照组的90.91%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可改善护患关系,该护理管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风险管理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我院辖区内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况病并作分析。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集中入户调查本辖区内60岁以上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常住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收集信息并作分析。结果808例经社区健康管理的研究对象中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老年慢性病,以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最为多见,约占95.04%;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患者的脑血管病发生率高于女性,而女性类风湿关节炎发生率高于男性;高龄组的高血压、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高于低龄组。高血压患者的平均SBP为(138.99±18.88)mmHg,平均DBP为(78.55±9.65)mmHg,血压控制率高达65.57%;糖尿病患者的平均FPG为(5.71±1.42)mmol/L,控制率为61.00%。结论我院辖区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接受社区健康管理后的病情明显改善,血压与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社区健康管理 老年人慢性病 患病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健康管理对控制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功能及日常生活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脂等慢性病予以健康管理干预能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病情的改善。

  • 标签: 健康管理 高血脂 慢性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为管理应用于儿童口腔门诊中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200例在本院口腔门诊进行医治的儿童口腔疾病患者,并且将所有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管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行为分级和对照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更加配合治疗,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8%的总有效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管理应用于儿童口腔门诊中可以明显提高儿童的依从性并且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 标签: 行为管理 儿童 口腔门诊中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入院治疗期间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当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本院在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患者当中进行抽样,选取80例患者作为样本,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在临床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在辅以护理管理之后,患者的满意度、感染率以及总有效率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的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通过进行护理管理的应用,能够实现老年患者临床感染率的显著降低,同时促进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帮助其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身体机能,实现治疗效果的改善,在临床方面的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护理管理 老年患者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64例门诊药房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管理模式组给予传统护理,品管圈管理模式组进行了品管圈模式。比较两组满意情况;门诊药房管理质量评分;护理前后药物调剂水平;药物不当使用的比例。结果品管圈管理模式组满意情况、药物调剂水平、门诊药房管理质量评分、药物不当使用的比例对比常规管理模式组有优势,P<0.05。结论门诊药房患者实施品管圈模式效果确切。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药房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对新入职护士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分析“罗森塔尔效应”的内涵和新入职护士人格特质,二者有效结合对新入职护士科学管理。结论应用“罗森塔尔效应”提升了护士长对新入职护士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

  • 标签: 罗森塔尔效应 新入职护士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外科手术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12月。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护理70例作为对照组,柔性管理护理70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7.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柔性管理理念应用在外科手术护理中具有积极意义,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重点。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16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治疗期间加强护理管理,对比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更低,且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时间更短,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院内感染控制效率,帮助患儿缩短治疗时间,促进家长的满意度提升。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整体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范围在2017年1月6日到2018年1月5日的60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遵循动态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整体护理)。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各项数据明显劣于观察组,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采用整体护理治疗,可改善其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智能障碍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及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老年智能障碍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安全护理,护理疗程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6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对老年智能障碍患者采用全面的安全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事故发生率,降低患者受伤比例,提高患者的住院安全性,并且提升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因此,非常适合在临床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老年智能障碍患者 住院期间 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58台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室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手术室管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24%、41.38%,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3.45%、1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及医疗纠纷发生率,保证手术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隔离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