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需要行手部或者前臂手术的患者3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实验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穿刺后的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手外科手术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定程度的延长了麻醉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神经刺激器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手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后42天应用综合盆底的电刺激护理对于产妇盆底康复影响。方法选2016年06月份到2017年06月份在我院分娩后的产妇92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与电刺激组,每一组产妇46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方式护理,电刺激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盆底的电刺激护理,观察产后42天产妇的盆底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产妇后阴道肌电压与性生活质量的评分均发生显著的改善,但电刺激组产妇改善的情况较为显著,与常规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即有统计的意义,P<0.05;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总值为19.57%,电刺激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总值为4.35%,电刺激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常规组大,两组对比以后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产后42天应用综合盆底的电刺激护理能够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盆底电刺激 护理 产后42天 盆底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联合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心律失常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每组50例,分别予以患者胺碘酮(胺碘酮组)、迷走神经刺激(迷走神经刺激组)及胺碘酮组联合迷走神经刺激(联合组),分析三组临床疗效。结果胺碘酮组68.00%的转复率与迷走神经刺激组36.00%的转复率均低于联合治疗组84.00%的转复率(P<0.05);且胺碘酮组和迷走神经刺激组心律平均转复时间高于联合组(P<0.05)。结论胺碘酮与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对心律失常均有一定疗效,但药物联用比药物单用效果更大,胺碘酮联合迷走神经刺激联合治疗方案效果显著。

  • 标签: 胺碘酮 迷走神经刺激 心律失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和幼年期大鼠(P20~P38),受强电刺激刺激后形成兴奋性,上传至海马,前皮层;方法检测受电刺激前后脊髓背角,海马CA1区和大脑前皮层的LTP;结果相同伤害性刺激条件下,新生和幼年大鼠表现与成年期比较,其LTP以A类纤维兴奋我主,给予ifenprodil后明显抑制。结论在减轻新生和幼年期大鼠受外周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亦抑制NMDA受体中NR2B亚单位为主。

  • 标签: 新生期和幼年期大鼠 长时程增强 中枢神经系统 NR2A/NR2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冰刺激治疗结合口腔操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6例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冰刺激治疗结合口腔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困难恢复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后的1级、2级患者数量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口腔操训练结合冰刺激治疗,能促进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吞咽困难 口腔操 冰刺激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甘草酸(Glycyrrhizicacid,GA)对LPS刺激的小肠上皮细胞IEC-6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GA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μg/mL)。GA各组加入相应浓度的药物作用48h后,与模型组一起加入1μg/mL的LPS作用1h,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用杨运涛RT-PCR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TNF-α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GA处理组的IL-6表达增高;TNF-α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GA能增加LPS刺激的小肠上皮细胞IL-6mRNA的表达,同时下调TNF-α的表达,GA的抗炎机制可能与此相关。

  • 标签: 甘草酸 LPS 小肠上皮细胞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及程控调节效果和护理质量,修订了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及程控调节的护理配合流程,确定了护理对策,加强了术前、术后评估、开机及程控调节的护理配合和安全管理,并进行质量及效果跟踪。采用规范的配套的护理流程,可有效实施护理措施,正确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程控调节 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与首发躁狂发作患者视觉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ERP)P300的差异。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精神分裂症或躁狂发作诊断标准113例患者进行P300检测,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与首发躁狂发作患者视觉P300潜伏期、波幅、波面积的差异。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与首发躁狂发作患者视觉P300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波幅、波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视觉P300潜伏期可以作为鉴别首发精神分裂症与首发躁狂发作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P300 精神分裂症 躁狂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下实施下肢神经阻滞采用右美托咪定(DEX)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收取的膝关节置换术者60例,随机分成考察组与研究组各30例,所有患者皆在神经刺激仪下实施神经阻滞麻醉,考察组给予2.5mg咪达唑仑与0.05mg芬太尼静脉注射;研究组则在操作前10分钟,用1μg-1?kg-1的DEX静脉泵注,接着用0.5μg-1?kg-1来维持,对比不同时间点两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考察组各项指标皆比研究组低(P<0.05),心率减慢研究组比考察组明显(P<0.05)。结论用DEX麻醉镇静不会产生明显的呼吸抑制,用为神经刺激仪下实施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值得研究。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神经刺激仪 下肢神经阻滞 镇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焦虑患者的辅助作用。方法将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6周后,采用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治疗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SAS评分(15.34±2.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安全地辅助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焦虑患者。

  • 标签: 经颅磁刺激技术 焦虑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法治疗为主,电刺激生物反馈法治疗提高肌肉兴奋性,促进神经恢复,为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入94例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法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功能相关指标以及尿失禁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失禁情况比较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为87.2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肉分级比较中两组治疗前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压、膀胱颈活动度比较中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压、膀胱颈活动度比较中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进行治疗,临床上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有效缓解尿失禁状况,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盆腔功能障碍 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杀因子评分和睡眠障碍因子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TMS和MECT治疗首发抑郁症都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特点选择两种治疗方法。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无抽搐电休克 首发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期针刺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取本次研究脑卒中患者80例,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分期针刺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采取分期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MB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分期针刺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研究。

  • 标签: 分期针刺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频脉冲电刺激在初产妇催乳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电脑随机分组软件将我院收治的82例初产妇分为两组,常规组(予以常规催乳治疗,41例)与观察组(予以低频脉冲电刺激催乳治疗,41例),分别对比两组初产妇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8h泌乳率(68.29%)、12h泌乳率(75.61%)、24h泌乳率(82.93%)以及48h泌乳率(92.68%)均明显高于常规组46.34%、51.22%、60.98%、73.1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而言,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能有效促进产后泌乳,从而提高初产妇的哺乳质量与促进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低频脉冲电刺激 初产妇 催乳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频脉冲刺激穴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回顾选择本院收治的11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治疗措施,分成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刺激穴位治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低频脉冲刺激穴位治疗方案,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标签: 低频脉冲 刺激穴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路径护理对留置针刺激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50例使用留置针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刺激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P=0.046)。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对留置针刺激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刺激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路径护理 留置针 刺激性药物 静脉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小儿孤独症患者60例入组,按照入组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与联合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治疗,持续12个月,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ARS评分低于治疗前、DQ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8例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头痛,但可以耐受,未见癫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可以增进疗效,但可能引起不良反应,需要提高合理应用水平。

  • 标签: 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 康复训练 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目前认为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在遗传方面,关于PCOS易感基因的报道很多,其中FSHR与PCOS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研究FSHR基因多态性与PCOS的关系,可以明确PCOS致病的遗传基础,通过基因检测等技术手段,对疾病进行预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防治。因此本文就PCOS患者FSHR基因多态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刺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刺激胎心监护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收治的82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自测胎动方式进行检测,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无刺激胎心监护进行检测,统计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发生概率和胎儿窘迫检出率。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胎儿窘迫检出率为91.2%、51.2%;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9.8%、29.3%,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进行无刺激胎心监护联合B超+自测胎动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无刺激胎心监护 B超诊断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VT-O术式配合围手术期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重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1月20例女性重度SUI患者按随机分配表随机分为两组,A组10例采用TVT-O术式配合围手术期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B组10例单纯采用TVT-O术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治愈率90%、显效率10%、无效率0。B组治愈70%、显效20%、无效10%。结论TVT-O术式配合围手术期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重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就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纯TVT-O术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