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层层深入,康复医疗事业的发展面临新机遇与挑战,探索建立符合区域实际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成为医疗卫生领域一重要课题。本文从背景意义、结构体系、运行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三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构想,旨在为建立区域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积累经验。

  • 标签: 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康复医疗 分级诊疗
  • 简介:摘要临床药师工作是近十余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它是药师用药学专业知识服务临床,提高临床药疗质量的一项新工作。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化,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医院临床药学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咨询等项目发展比较迅速,在各级二医院基本上得到了广泛开展。通过这几年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药剂科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我们也深深意识到自身业务水平与三医院差距较大,服务患者的理念和模式还须提高,同时要更加积极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调整。

  • 标签: 临床药学 临床药师 现状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向医院各临床科室供应无菌器材和敷料的重要科室。由于消毒供应中心供应的物品种类多,涉及的科室广,其工作质量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评价医疗、护理安全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依据卫生部颁发的消毒技术规范,我科首先建立消毒供应中心质控小组督察员工执行制度、操作流程、各类质量检测执行情况,加强员工素质教育、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对照国家消毒规范完善制度流程,严把物品回收、清洗、包装关及正确灭菌方法,强化消毒供应室的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处于应激状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等管理措施。我科的各项工作处于良性运行。消毒供应的物品质量控制在安全状态。全院各科室未发生一例因消毒供应的物品不合格而发生的院内感染病例。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细胞微粉碎技术对中药制剂的影响。方法选取中药中的天麻、云芝、三七、西洋参、川贝母各900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中药细胞微粉碎技术)及观察组(常规中药粉碎技术),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粉碎后的颗粒细度变化。结果进行粉碎后,试验组研究对象颗粒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中药细胞微粉碎技术对中药进行粉碎,可以明显改善药物的颗粒细度,进而最大化的发挥药物效果,促进了人体的吸收,提高了中药的生物利用率,值得相关制药人员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 细胞级 微粉碎技术 药剂
  • 简介:摘要探讨开展三护理质控体系的效果;方法病区采取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三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全体护士是护理质量的操作者也是自我管理责任人,按照护理工作制度的要求,认真履行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严格遵守护理常规和操作流程,按护理质量标准做好自我管理,自查、自纠、互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使各项工作符合质量要求。结论病区实施三护理质控体系,真正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能最大限度消除护理缺陷和事故隐患,护理质量呈阶梯式提高。

  • 标签: 三级护理质控体系 过程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医院护理岗位绩效管理模式,提升护士满意度,防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流失。方法改变传统的绩效核算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及分配模式。结果新的护理岗位绩效管理模式,实现同岗同酬,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最大程度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岗位绩效管理模式,是提升护士满意度,防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流失、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医院 护理 绩效 管理
  • 简介:摘要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根治这个疾病。现存于世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糖尿病的病情,并不能阻止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出现,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1.7个亿,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严重,印度和中国是糖尿病发病人数最高的国家。21世纪初有290万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难治愈、花费高,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沉重负担。由此,糖尿病的一预防已经刻不容缓。

  • 标签: 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一级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地区2016—2018的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农村饮用水的供水情况和质量。方法收集广元地区201612月—20186月农村集中式供水厂和居民分散式供水点的水样资料,共收集样本360份,检测样本中菌落数量、浑浊度、pH、硬度、金属及毒理成分含量等项目,分析合格率和存在问题。结果自来水出厂水样本合格率与管网末梢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管网末梢水与井水合格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丰水期水样监测合格率显著低于枯水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色度、浑浊度、微生物指标外,出厂水其他指标正常,管网末梢水存在部分铁含量不达标,井水存在部分铁含量、铝含量不达标。结论广元地区农村饮用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情况,多为微生物不合格,部分管网水和井水含金属超标,今后需要加强饮用水的监测和安全建设管理,以确保农村居民正常饮水。

  • 标签: 农村饮用水 监测分析 集中式 分散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2~2014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各科临床监控小组相配合,采用床旁调查和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10月11日、201311月20日及201411月19日所有住院7578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次调查应查住院患者7578例,实查7391例,实查率97.53%;医院感染361例、40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4.88%、例次感染率5.5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7.75%;综合ICU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鲍曼不动杆菌居医院感染病原菌首位,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70%,预防性用药占52.44%,病原菌送检率为50.43%。结论现患率调查基本反映了医院感染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针对监测存在的问题,制定干预措施,加强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菌送检率;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 标签: 现患率调查 医院感染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2—2015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变迁,从而将其作为依据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使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细菌,使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CLSI标准为依据判定结果。结果在四内我院一共分离了1618株鲍曼不动杆菌,呼吸道标本是其主要来源,所占比例为92%。分离株数也不断增多,从2012的116株到2015的696株,其标本分离株数增长到了原先的6倍。在对这些抗菌药物进行连续4的监测后,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亚胺培南是耐药率上升最明显的药物,其从38.4%上升到了最后的56.2%。耐药率高于50%的抗菌药物有6种,且其耐药率变化趋势为逐年上升。结论双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越来越多,甚至有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出现。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药物就是多粘菌素E、舒巴坦/头孢哌酮。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变迁进行连续监测,可以对其造成的感染进行的临床治疗起到帮助作用。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氟烷麻醉术后躁动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9月至20179月间收治的接受氟烷麻醉术的患儿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69)及对照组(n=69)。两组患儿均采取氟烷麻醉,研究组麻醉诱导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儿术后躁动情况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研究组苏醒后5min、苏醒后15min躁动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氟烷麻醉诱导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苏醒期躁动,且不会延长苏醒时间

  • 标签: 盐酸右美托咪定 七氟烷 麻醉 术后躁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一七叶皂苷钠治疗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01~2011-12收治的46例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β一七叶皂苷钠加基础治疗),对照组24例(糖皮质激素联合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多种维生素、调控血糖、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等治疗,并对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主观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及治疗组患者经2~4周治疗后,面神经功能主观评分均下降,而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一七叶皂苷钠可以治疗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同时避免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不良反应。

  • 标签: &beta 一七叶皂苷钠 血糖异常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氟烷单纯吸入和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1月—2017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老年患者63例,根据其采用的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氟烷吸入性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氟烷吸入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5min(T1)、建立气腹后30min(T2)、气管拔管后5min(T3)、气管拔管后2h(T4)等时间点心率和血压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0时心率和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在T1、T2、T3、T4时间点,血压在T1、T2、T3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和血压变化较对照组低且平稳。结论氟烷吸入联合硬膜外麻可明显提高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 标签: 七氟烷吸入 硬膜外麻醉 老年直肠癌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氟醚高浓度快速吸入诱导麻醉和丙泊酚注诱导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或腺样体切除术全麻诱导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氟醚应用于小儿全麻诱导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3~9岁行扁桃体切除术或腺样体切除术且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小儿90例,随机分为氟醚吸入诱导组(S1组和S2组)和丙泊酚诱导组(P组),观察三组患儿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诱导时间。结果S2组麻醉诱导起效更快,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较丙泊酚组缩短(P<0.05)。S1组麻醉诱导对心率的影响更小,诱导更平稳。三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氟醚快速吸入麻醉诱导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的全麻诱导,患儿合作程度高,诱导起效安全迅速;血流动力学平稳;不增加小儿躁动和非适应性行为的改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诱导方法.

  • 标签: 七氟醚 高浓度 诱导 小儿 耳鼻喉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1月至2013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依达拉奉和叶皂苷钠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并对两组疗效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3.3%)明显大于对照组(63.3%),且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和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依达拉奉 七叶皂苷钠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静脉麻醉穿刺术使用氟醚麻醉诱导并配合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儿科于20129月至20139月期间不配合或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所有患儿在氟醚吸入麻醉下实施静脉穿刺并配合护理干预,观察静脉穿刺情况。结果患者均穿刺成功,患儿均在5min内清醒,入室至出室时间为12min至36min,平均为(23.6±6.3)min,麻醉过程中,患儿心率稳定,有2例发生轻度呛咳,经处理快速好转,无1例发生呕吐、误吸和清醒后严重躁动,回访家长,60例患儿家属中,59例均对氟醚吸入麻醉下进行静脉穿刺表示满意,满意度为98.3%。结论氟醚是一种安全理想的吸入麻醉药物,应用于小儿静脉穿刺中,易于顺利完成静脉穿刺术,操作简单,医护配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患儿及家属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 静脉穿刺术 七氟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应用于早产儿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可行性。方法限期住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28例,矫正胎龄34~40周,患儿入室后,warm-touch加垫毯保温,调节氟醚挥发罐刻度至6%,空氧混合气流量5L/分,以面罩吸入氟醚,待患儿下颌松驰、呼吸明显减弱,呼末氟醚浓度上至5%后行气管扦管,术中吸入3%~4%氟醚维持麻醉,机控呼吸,术毕停氟醚吸入,空氧混合流量增至5L/分。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6分钟内所有患儿恢复体动及自主呼吸,13分钟内均拔除气管导管,送NICU。结论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应用于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中安全有效,且苏醒平稳迅速。

  • 标签: 七氟醚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光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