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采用经胸心脏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6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新发房颤,分为观察组(新发房颤,33例),对照组(未新发房颤,35例),对两组患者术前胸心脏超声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前心脏超声检查参数,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应用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问题,拥有一定的预测效果,检查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胸心脏超声检查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术后新发房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升血小板胶囊联合泼尼松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升血小板胶囊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果:升血小板胶囊与泼尼松联合治疗方案落实后,进一步促进了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增加,Treg细胞和Th17细胞表达水平呈良好趋势,血清IL-10、IL-17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中,升血小板胶囊联合泼尼松的应用,可对Treg细胞和Th17细胞产生积极影响,应引起重视。

  • 标签: 升血小板胶囊 泼尼松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Treg细胞 Th17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Cyttel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的研究时间是2017年7月~2018年12月,从此期间抽选58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检测方法是莱尔(Cyttel),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的阳性率显著较高于对照组,两组数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有助于胃癌转移的预测,采用Cyttel能够有效对胃癌转移肿瘤进行准确检测,值得临床深究应用。

  • 标签: 胃癌患者 肿瘤细胞检测 外周血Cyttel循环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8月贫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45例,检验人员将抗凝剂与血标本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检测与诊断,观察血红蛋白、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结果 观察组血红蛋白( 71.36±2.84) g/L,红细胞数量( 2.31±2.27) ×1012,红细胞平均体积( 67.36±1.54) fl,血红蛋白浓度( 23.72±1.26) pg/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19.45±2.35)%,与对照组相比, P< 0.05。结论 通过进行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能够为临床鉴别诊断贫血类型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这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血液检验 红细胞参数 贫血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学检验技术中血液细胞检测的质量管理影响因素。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进行血液细胞检测的病人中选择血型一致的100例病人当做研究对象。全部取研究对象空腹下静脉血管血液开展抗凝处理,抗凝剂稀释液比例各自选用1∶5000.1∶10000处理,储放时间各自依照0.5h.3h.6h储放。观察不同抗凝剂稀释液占比.不同储放时间对血液细胞检测结论的危害。检验指标值包含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结果 稀释液占比为1∶10000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成分均高过稀释液占比为1∶50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储放时长不同,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成分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储放时间6h,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成分均高过储放3h和储放0.5h(P<0.05),储放时间3h血液中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成分均高过储放时间0.5h(P<0.05)。结论:临床专业检测环节中,血液稀释液占比及血液标本采集储放时间会影响到血液细胞检测的质量。

  • 标签: 医学检验技术 血液细胞检测 质量管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疗效。方法 42例恶性肿瘤患者就诊于2022年7月-2023年7月,随机分组,去白细胞输血纳入A组,全血输血纳入B组,对比肿瘤复发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输血满意度。结果 A组恶性肿瘤转移复发率较B组低,P<0.05;A组输血不良反应率较B组低,P<0.05;A组输血满意度较B组高,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去白细胞输血治疗,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还可降低肿瘤转移风险、复发风险。

  • 标签: 恶性肿瘤 去白细胞输血 输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细胞浓度对固相法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份到2022年4月份身体健康人10例O型Rh(D)阴性、10例AB型Rh(D)阳性,在抗凝管中加入适量静脉血,将AB型与O型血液配制为不同高低浓度红细胞悬液,采取固相法开展ABO血型正定型与Rh(D)血型鉴定,与此同时,以10%浓度红细胞浓度作为对照,探讨假阳性与假阴性出现状况,以及假性结果发生时红细胞抗原的浓度。结果:利用红细胞悬液为10%的浓度作为参照,高浓度组的红细胞抗原浓度超出26%出现了假阳性,低浓度组红细胞抗原浓度低于3%出现了假阴性,具体见表二。高浓度组当中,出现假阴性期间,抗A孔的表现更加显著,低浓度组当中,发生假阴性期间,抗B孔和抗D孔表现较抗A孔更加显著。结论:红细胞浓度,针对固相法ABO血型正定型,包括Rh(D)血型鉴定有一定影响,并且高低浓度对不同的单克隆抗体结合抗原能力影响也不同。

  • 标签: 固相法 红细胞浓度 血型鉴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在儿童肝移植术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9例儿童肝移植术后患儿,根据固定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留置腹腔引流管期间采用缝针法加无菌纱块外贴及3M弹性胶布工字型固定导管,观察组采用导管S型摆放并采用3MHP透明敷贴外贴加思乐扣固定导管,对比两组患儿穿部位的感染情况,非计划脱管及固定材料的更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穿刺部位的感染情况、非计划脱管及固定材料的更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童肝移植术后患儿护理中,腹腔引流管S型摆放并采用3MHP透明敷贴外贴加思乐扣固定导管的方法,能有效的降低穿刺部位的感染及非计划拔管,延长了敷料的平均更换时间,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腹腔引流管 儿童肝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中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期间接受off-pump CABG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术后并发严重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等)的患者作为事件组,另外50例未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前收集所有患者的静脉血标本,并测定其血清hs-CRP水平。通过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术后严重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事件组患者的术前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血清hs-CRP水平与术后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可作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结局预测指标,高水平的hs-CRP与术后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通过监测血清hs-CRP水平,可以提前评估患者的术后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改善手术后的预后结果。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血清hs-CRP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清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脑梗死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当肌腱交叉韧带受损的患者在关节镜下移植肌腱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对其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随机数表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关节镜下移植肌腱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视为此次研究对象,且使用动态化随机分组法,将所有研究对象以平均分组的形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24例,观察组患者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并针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指数(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情况,分析将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在接受关节镜下移植肌腱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干预效果。结果 接受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结果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主要体现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指数(VAS)评分经护理后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经护理后明显下降,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经护理后明显降低,且比对照组患者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关节镜下移植肌腱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以手术室护理干预作为临床护理方案,可在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的前提下,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提高预后效果,可提高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频率。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关节镜 移植肌腱交叉韧带重建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嘉泰金膏中的有效成分与细胞学关系的研究进展。嘉泰金膏属一种创新型中药外用中药制剂,其有效成分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同时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和抗菌作用等。嘉泰金膏有效成分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肝癌、肺癌、乳腺癌、肝硬化等。细胞学研究发现,嘉泰金膏有效成分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等,同时对于非肿瘤细胞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嘉泰金膏有效成分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同时还可用于其它疾病的治疗。

  • 标签: 嘉泰金膏 有效成分 细胞学 细胞增殖 抗氧化 细胞毒性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信号转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贫血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一时间段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血红细胞分析仪对所有研究对象开展血液红细胞检查,并对其红细胞参数进行对比。结果:对患者的血液参数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中缺铁性贫血有16例,其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计数(RBC)均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却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性贫血与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各有19例、15例,其Hb、RBC低于对照组,MCV、MCH、RDW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的红细胞参数可判断患者是否贫血,并可帮助医生进行贫血类型的判断,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具有可靠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液检验 红细胞参数 贫血鉴别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对 1例嫌色性肾细胞癌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该病例在我医院超声科 2018年 11月 1日首次检查,转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年 11月 9日住院手术证实。

  • 标签: 嫌色性肾细胞癌 彩色多普勒 肾癌。
  • 简介:摘要胰腺癌是我国常见的极度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胰腺癌早期诊疗效果好,能明显改善预后,因此找到敏感性好特异性强的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重大。本文就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在胰腺癌患者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预防复发转移等上的最新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胰腺癌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DNA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06-09月我院接受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80例156眼,术前、术后1m和术后6m时,使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仪测量患者角膜中央区单位面积内的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测量指标包括角膜内皮细胞数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百分比、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角膜内皮细胞面积标准差和细胞面积变异系数等,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随访期内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1m时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835.45±293.06个/mm2,较术前减少2.49%(t=4.59,P=0.00);术后1m时患者角膜内皮细胞面积标准差为117.67±31.78μm2,较术前显著增加(t=-3.79,P=0.03);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六边形细胞百分比、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和细胞面积变异系数等指标在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早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轻度下降,但角膜内皮细胞功能未受到显著影响,随访期内未发生进行性角膜内皮细胞丢失。

  • 标签: 飞秒激光 角膜内皮细胞 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