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介绍近年来国内中医高等院校关于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相关探索,并将其密切相关的四个方面,包括教师的教学模式、传授的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中借助的传播媒介,以及学生的认知方式等初步做出总结。拟为建立新型的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结构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中医基础理论 课堂教学结构 探索
  • 简介:对中医药事业管理创新中引入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要做好这一工作应做到争取社会支持,创造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社会环境;正确处理中医药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合理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增强发展中医药的实力;进一步加强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工作,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本发展中医药事业.

  • 标签: 社会资本 中医药管理创新 发展
  • 简介:通过对中医现状的分析,认为中医对于疾病的认知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学文化水平的需要,提出了中医理论的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动力。针对中医的发展趋势,将中医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中西医整合阶段、中西医结合阶段、中医现代化阶段和现代化中医阶段(新医学)。并提出了中医完整的诊疗体系——病下辨证理论及证候研究的层次论和阶段论。

  • 标签: 中医理论创新 病下辨证理论 证候层次论和阶段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进行需要层次理论护理随后进行效果比较。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肺结核患者,一般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需要层次理论护理模式,随后分析具体情况。结果:通过对一般组和观察组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进行生存质量的比较,观察组整体评分优于一般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平均得分在96.6±0.418,一般组患者的护理平均得分在66.42±0.458。两组肺结核患者总体满意程度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需要层次理论护理,整体心理评分相对较好,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需要层次理论护理 肺结核 护理
  • 简介:通信作者陈以国(196502-),男,汉,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摘要目的以内经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腰痛。方法中药治疗,右归丸加减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服,每次200ml,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开始第2个疗程。针灸治疗,取腰俞、腰阳关、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十七椎、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穴位,每次随证取5~8个穴位,患者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毫针针刺所选腧穴,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腧穴部位热重酸沉感)留针40min,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开始第2个疗程;结果59例经治疗全部获效,其中痊愈50例,好转9例;结论右归丸加减配合针灸治疗腰痛,在功效上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达到扶正祛邪,补肾益精,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 标签: 腰痛 右归丸 针灸
  • 简介:2010年5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组织召开2010年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项目初评会议。科技部基础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领导、行业内相关领域专家及项目办公室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李大宁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 标签: 973计划 中医理论 会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初评 专项
  • 简介:讨论了古代哲学"气分阴阳"的思维方法及其对中医气学理论的影响.指出"气分阴阳"思维方法是伴随着阴阳概念的产生而形成的,是以阴阳的相对待概念对宇宙本原之气的两种属性的标示.它对中医气学理论以及藏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方法学的重要意义.中医学将人体中的各种气,包括一身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腑之气,也分为阴阳两个部分,以表明气的两类不同作用,阐释机体的脏腑功能和生命进程.

  • 标签: 气分阴阳 气学 理论
  • 简介:在东西方心理学思想集中体现的《希氏文集》和《内经》之中,这两部巨著可以说是东、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源头,它们产生的年代相近,更有趣的是它们探索心理学思想的方式和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提出了研究个体身心差异的重要学说,两部著作都极为重视心理现象。在认识方式上,《内经》重视气化作用,以综合为主,从整体出发,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同时非常强调情志和环境的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发掘研究《内经》的心理学思想,有利于充实和完善中医心理学发展,使新兴的中医心理学向更高及更深的层次发展。

  • 标签: 心理 理论源头 比较
  • 简介:分析了高校不同年级、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经济基础的读者在图书馆电子阅读方面的行为与结果差异,指出图书馆可以通过主动提供阅读器免费租赁等电子资源配套服务,招募电子阅读能力欠佳者加入管理团队,建立微信读者服务平台等方法,缩小读者在电子阅读方面的'信息沟',提升整体阅读水平。

  • 标签: 高校 图书馆 读者行为 电子阅读 信息沟
  • 简介:通过理论溯源、医案分析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揭示石氏气血理论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指导意义。石氏伤科治疗骨质疏松强调'气血并重,以气为主,以血为先'。血的化液濡筋、成髓养骨,依靠气的作用,故气血兼顾、以气为主;积瘀阻道、妨碍气行,又当祛瘀,故以血为先。

  • 标签: 石氏伤科 气血理论 骨质疏松
  • 简介:三年前笔者曾在贵刊撰文:“必须重视中医对外翻译的理论研究”,就中医对外翻译的混乱状态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剖析造成这种混乱状态的原因,提出了建立适应中医翻译实际的理论体系和构想,向有关方面和人士发出了关心和重视中医对外翻译理论研究的呼吁。三年来,中医药在海外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医药对外翻译工作也日益广泛地开展起来了,每年都有不少中医药书籍被译成外文出版。这一发展趋势无疑是令人振奋的。然而在这不断

  • 标签: 中医药 翻译理论 研究 中医翻译学
  • 简介:五音是我国古代所确立的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阶。中医的五音理论是根据中医五行学说中的五音与人体脏腑、情志等有机结合起来,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及养生的一种指导理论。根据与五音对五脏、五行相克理论的结合下的五音理论对用音乐治疗一些疾病及日常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五音理论 音乐疗法 养生
  • 简介:关於衰老的定义,《辞海》里是这样阐述的:“生命发展的後一阶段,有机体性成熟後所发生的与时间有关的各种改变,在此阶段中形态结构出现衰退现象,伴随功能的下降,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相应减弱……从生物学讲,衰老是生物随着时间的推栘,自发的必然过程,它是复杂的自然现象……”

  • 标签: 抗衰老 生理病理 《内经》 补肾 《辞海》 形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