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分子生物作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它的理论和技术也给针灸原理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前景。作者以如何在针灸原理研究中合理利用基因晶片技术、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冷热休克蛋白等方面举例,论述对分子生物与针灸原理研究相结合,进一步提高针灸原理研究水平的设想。希望能给应用分子生物研究针灸理论,提供一些思路与设想。

  • 标签: 分子生物学 针灸 抑制削减杂交法 冷休克蛋白 热休克蛋白
  • 简介:目的为高职高专院校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方法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医药市场营销教学的现状,提出一些拟改革的思路以供同行借鉴和参考;结果与结论药品也是商品,也要遵从一般经济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药品又具有特殊性是特殊商品,是市场营销的一个边缘分支,有些常规的营销方法很难适应医药经济的发展,高职高专培养的人才又要适应医药市场的发展,那么就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 标签: 高职高专院校 医药市场营销学 医药商品 教学改革和创新
  • 简介:病原生物与免疫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和必修的医学基础课,包括病原微生物、免疫、人体寄生虫三部分内容,内容多、范围广,与临床医疗联系紧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进行开放式教学,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学会合作学习?如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案例教学与论文写作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造性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一些体会,与同道分享如下。1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相应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1]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前提,可以使课堂教学富有吸引力,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

  • 标签: 病原生物 免疫学 兴趣 开放式教学
  • 简介:<正>笔者从1987年至今共参加了10期约57人次的外国进修生针灸的理论课及临床实习的教学和翻译工作。学生分别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丹麦、瑞士等国家。他们每周学习28课时,其中每周有6个上午(共24小时)到我院一,二附院或我院教学医院进行针灸临床实习,两个下午(共4个小时)上理论课。理论课内容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要求,并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及临床实习所见等,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协商而定。全部学生用英语进行教学。

  • 标签: 翻译体 进修生 中医针灸学 带教 外国 临床实习
  • 简介:文章介绍了实验研究常用的医学形态技术如石蜡切片、冰冻切片、电镜超薄切片、组织化学和细胞培养等,因具有客观、直观等技术优势,在现代医学教学和科研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形态技术引入到经方现代研究中,对于阐释经方组方原理、探索经方治疗常见病、疑难病的机制,亦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形态学 实验技术 经方
  • 简介: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分属不同的学科体系,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医证候本质的研究方法需要遵循中医学的自身特点,方能阐明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所在。而代谢组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与中医学在原理上具有统一性,故可以把代谢组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作为研究中医证候本质的出发点和切人点。

  • 标签: 代谢组学 中医证候 系统生物学
  • 简介:药用动物是中药学、药学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上,贯彻以药用为基本,进化为主线,强调教学目的的同时,也重视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教学手段上,以PPT、图片、视频、微课、慕课等多种形式相互结合展开教学,以提高输出效果;考试形式上,强调平时考试的频度,以解决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末考重点解决综合与应用能力的掌握。通过上述方式,达到将我校药用动物建设成为特色课程的目的。

  • 标签: 药用动物学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 简介:结合《中医诊断》课程的特点,介绍贯通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具体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知识的贯通、四诊内容的贯通、辨证内容的贯通、四诊与辨证内容的贯通。

  • 标签: 贯通法 《中医诊断学》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肝气郁结发病与性别、年龄、职业、季节的关系及其常见病因。方法制定调查表格,采用流行病整群抽样法,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及第三附属医院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33524份住院病例中,查找出肝气郁结及相兼证候病例612例,用χ2检验分析。结果肝气郁结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发病年龄以30~40岁最多见,发病时间以三月份最多,发病原因以感染疫毒、情志所伤、饮食失宜较为多见。提示肝气郁结发病与性别、年龄、职业、季节等关系密切。

  • 标签: 肝气郁结 相关因素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透法是温病治疗的方法之一,体现了中医治疗的优势,温邪致病应以透邪之法为纲,邪在于卫分,应宣通气机,透邪于外;邪在气分,当调畅气机,寓清于透,透热于外;邪在营分则当“透热转气”使营分之邪转出气分而解;邪入血分则应以清营凉血,使邪热随斑出而向外透解。只有理解和应用好透法.才能更好的应用中医药治疗温热病。

  • 标签: 温病 透法 临床应用
  • 简介:天人合一思想有自然本体的人体与自然和谐统一、伦理本位的主观精神与客观世界和谐统一两层含义。从生成、构成、规律性认知三个方面阐述天人合一的本体意义,即天地合气生人、人与天地自然同体同构、人与天地自然存在通应关系;并对儒、道、理、医各家各派的思想作了比较,强调中医学参与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和完善,其在生成、构成与规律性认知上的深刻把握和独特创新,是其他各家难以比拟的。

  • 标签: 天人合一 天人相应 天人同构 比较学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宫炎泡腾片的体外抗菌作用情况。方法:将试验药与对照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试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MBC分别为15.6mg/mL和62.5mg/mL,与阴性对照药比较,P〈0.01,拒绝H0。结论:试验药宫炎泡腾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菌作用。

  • 标签: 体外抗菌 MBC 宫炎泡腾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侧(TCT)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就诊的1675例患者进行宫颈TCT检测,细胞诊断采用TBS(2001)分级报告系统。结果将分类结果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以上列为细胞阳性病例。检出异常结果如下非典型鳞状上皮,意义不能明确(ASC-US)67例,检出率为400%;非典型鳞状上皮,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6例,检出率03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7例,检出率为10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例,检出率为036%;鳞状细胞癌(SCC)1例,检出率为006%。检出阳性病例中28例经阴道镜下取材活检,经活检结果为阳性者16例,符合率为5714%。结论宫颈TCT在妇科普查中阳性检出率高,癌前病变分型明确,能够准确反映宫颈的病变情况,是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学 TBS分级 阴道镜 宫颈病变
  • 简介:针灸疗法作为一种疗效可靠的外治方法,具有疗效卓著、安全无毒等优点,已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的认可,而神经系统疾病是针灸临床的主要病谱之一。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向世界各国推荐首批43种针灸适应症中就包括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因此,在针灸推拿专业开设《神经病》课程是培养高层次针灸人才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针灸推拿专业 神经病学 探索 实践
  • 简介:中药鉴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教学内容多,涵盖知识面广,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课堂的活跃性,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科交叉联系,使学生融会贯通,加深学生记忆。同时,适当增多学生实验或者实习机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中药鉴定学 课堂活跃度 学科交叉 理论联系实际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中医药院校团组织建设中存在团学工作的适应能力有待提高、网络阵地教育功能需强化、团活动的总体质量不高、团组织建设的资源配置不足、团组织的衔接与传承不够等问题,并从立足于时代要求、青年渴求与行业需求、充分利用现化传播媒介、提高应对多元思潮冲击的能力、团活动品牌建设、就业创业服务、干部队伍的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等方面探讨了中医药院校团组织建设与发展的对策。

  • 标签: 中医药院校 团学组织 教学管理
  • 简介:三才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中的一个论述,也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精髓,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前身和基础。从腧穴命名、针灸选穴处方、针灸治疗原则、针刺手法方面论述了三才思想对针灸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三才思维还有很多发展创新的空间,需要我们潜心挖掘,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到更多的疾病中去。

  • 标签: 三才思想 针灸 取穴
  • 简介:中医院校《免疫》课程因学时少、内容多且难理解,被学生公认为'难学的课程'。为了解决以上难题,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优化理论课教学内容,构建免疫知识整体框架,注重理论课与临床、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同时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免疫学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