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经济和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医院作为疫情防控诊治的第一线和主战场,其档案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努力做好重大疫情防控档案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编研管理利用工作,为各级政府和医院今后疫情防控科学决策及正确应对类似重大突发事件积累经验并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疫情防控 突发事件 档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当前神经内科护理中常见的不良事件,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 2019.1月 ~2020.1月期间,因神经系统疾病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 9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是否实施不良事件的管理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 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措施,不进行针对性的不良事件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存在风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4.44%,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7.7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 97.77%,对照组为 86.66%,观察组明显更佳,组间数据差异较大,(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神经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神经内科 不良事件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构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院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对比施行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情况和处理时间。结果: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明显减少,主动上报率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能主动上报并尽快进行处理。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 发生率 主动上报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防范策略的护理效果。方法:以双盲分组法将本院血液透析室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55例血透患者分成1组(n=77)及2组(n=78),分别为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后的防范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对比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透析室的临床护理中总结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后的防范护理策略能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改善血透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防范策略 护理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并采取干预对策。方法:选择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儿科病房2021年1月-12月期间上报的80例不良事件予以回顾性分析,找出其中最常见的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后可知不良后果事件比例为49%,无后果事件比例为43%,隐患事件比例为8%,警告事件比例为0%,不良事件分别为跌倒/坠床、烫伤、身份识别错误、给药错误、基础护理不到位、液体外渗、针刺伤、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件、其他以及压疮。结论:按照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此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儿安全。

  • 标签: 儿科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机,对社会经济等方面造成巨大的冲击。因此,有效地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是通过合理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各种危机因素,从而确保社会经济安全运行的过程。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通常包括监测、预防、处理和恢复四个阶段。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可以分为信息获取、监测与评估、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与决策支持三个阶段。当前我国在这三个阶段的应急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危机管理在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中的应用,从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方面进行完善,从多个层面入手提高我国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最终实现我国公共卫生安全水平的提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危机管理 公共卫生 应急管理 治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医院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不良事件以及诱发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防范措施。方法:采取回顾下分析的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发生在本院儿科护理中的56例不良事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诱发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儿科患儿住院治疗期间的安全。结果:在56例不良事件病例风险中可知,在医院儿科护理中常发生的护理安全事件依次为,给药差错、坠床、非计划性拔管、跌倒、烫伤、皮肤损伤、液体外渗、延误检查、标本采集错误等。诱发不良事件发生的诱因主要有: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问题、家长和儿童自身问题。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由于儿童患者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具有行为不可控特性,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度不高,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这就需要儿科护理人员全面了解科室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和诱因,科室不断的完善护理制度、注重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强化对患儿家属的安全教育,从而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理不良时间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医院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不良事件以及诱发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防范措施。方法:采取回顾下分析的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发生在本院儿科护理中的56例不良事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诱发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儿科患儿住院治疗期间的安全。结果:在56例不良事件病例风险中可知,在医院儿科护理中常发生的护理安全事件依次为,给药差错、坠床、非计划性拔管、跌倒、烫伤、皮肤损伤、液体外渗、延误检查、标本采集错误等。诱发不良事件发生的诱因主要有: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问题、家长和儿童自身问题。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由于儿童患者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具有行为不可控特性,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度不高,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这就需要儿科护理人员全面了解科室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和诱因,科室不断的完善护理制度、注重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强化对患儿家属的安全教育,从而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理不良时间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机,对社会经济等方面造成巨大的冲击。因此,有效地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是通过合理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各种危机因素,从而确保社会经济安全运行的过程。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通常包括监测、预防、处理和恢复四个阶段。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可以分为信息获取、监测与评估、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与决策支持三个阶段。当前我国在这三个阶段的应急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危机管理在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中的应用,从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方面进行完善,从多个层面入手提高我国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最终实现我国公共卫生安全水平的提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危机管理 公共卫生 应急管理 治理能力
  • 简介:摘要:不良事件上报管理是保障医疗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某三甲综合医院最近的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上报不良事件的性质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本文提出了建议,包括信息系统建设、激励机制和处置解决机制,旨在进一步提升和加强该医院的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工作。

  • 标签: 不良事件 上报管理 医疗安全 质量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在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治疗中,实施安全预警护理方案,对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4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差异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由20例患者组成。对于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安全预警护理,对护理效果与安全性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参照组,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干预方面,可应用安全预警护理方案,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保证护理干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安全预警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静脉输注药物是现代医疗的主要手段,如何减少静脉输注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作者系西医全科主治医师,执业西药师,从专业的角度,及个人的经验,筒单明了的阐述一下应注意如下几点。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AEP)监测预先镇痛后全麻恢复期意识恢复程度的比较。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Ⅲ级行金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预先镇痛组(20例),所有患者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预先镇痛组在手术开始前使用曲马多1.5mg/kg,术后入苏醒室,记录BIS、AEP、VAS评分及术后寒颤和躁动的发生率。结果(1)VAS评分:预先镇痛组优于对照组(P〈0.05)。(2)OAA/S评分、BIS和AEP:OAA/S评分和BIS在5rain和10rain两个时间点,预先镇痛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AEP在各个时间点,预先镇痛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术后寒颤和躁动的发生率:预先镇痛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AEP和BIS均能够良好地反映患者的意识恢复程度,但BIS主要反映患者镇静程度,而AEP更能够综合反映患者镇静、镇痛程度。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听觉诱发电位 预先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渝东南片区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短期抗凝及相关出血事件方面的运用情况。方法:98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抗凝方案的不同将46例采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纳入华法林组,而将另52例采取利伐沙班治疗的患者纳入利伐沙班组。对比两组1月、3月、6月的出血事件和栓塞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月、3月时,利伐沙班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及栓塞事件发生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6月时,利伐沙班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在栓塞率方面相当,而出血风险方面利伐沙班低于华法林。

  • 标签: 利伐沙班 华法林 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慢性肾病 抗凝效果 相关出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