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2010~2016年流行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腮腺炎的发病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白银市景泰县2010年1月~2016年12月流行腮腺炎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县累计报告流行腮腺炎发病47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81/10万,无死亡病例,各区域均有病例报道,其中以学校为高发群体,发病有明显的季节,病例主要分布在夏秋季4—7月,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其中4~15岁发病387例,占总报告数的81.82%。男性294例,女性179例,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男女性别比为1.64∶1。结论流行腮腺炎的防控重在预防,应制订控制流行腮腺炎工作规划和免疫策略,切实加强流行季节易感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疫苗接种,加强疾病疫情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降低流行腮腺炎的发病率,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调查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某地流行腮腺炎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流行腮腺炎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300例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分析流行病学特点,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300例患者中,〈10岁人群发病率81.67%,其次为10-15岁人群发病率6.67%,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递减;300例患者中春季发病115例,发病率38.33%;夏季发病40例,发病率13.34%;秋季发病39例,发病率13.00%;冬季发病率106例,发病率35.33%。结论 〈10岁人群流行腮腺炎发病率更高,四季均可发病,且多见于冬春季节,所以可基于地区高发人群、流行季节,强化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护理干预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院内感染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1年10月到2023年2月收诊的62例老年呼吸内科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预防护理措施的价值探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前对比有差异;观察组护理前后对比有差异,对照组护理前后有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理想,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45%和7.20%,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6.45(2/31)和32.26(10/31),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呼吸内科患者采取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这种措施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中运用具有实际价值。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老年呼吸内科患者 院内感染控制效果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气肿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后,呼吸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为临床该类患者的病情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呼吸内科住院部诊治的慢性阻塞肺气肿患者 64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出院前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接受家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肺功能指标情况并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FEV1、FEV1/ FVC、PEF 均相应有所提升,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家庭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前馈控制的针对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干预效果。方法:挑选88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在本院2023.07——2023.12期间接受临床治疗。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将患者平均分组,将先入院者纳入常规组(44例),将后入院者纳入实验组(44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基于前馈控制的针对护理,为验证干预效果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对比ESCA评分相近,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ESCA、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对比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对比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基于前馈控制的针对护理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强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影响,建议普及。

  • 标签: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前馈控制 针对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0名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人和药学干预组30人。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药物使用指导,而干预组则享受全面的药学干预服务。结果:药学干预组在用药依从方面的优良比例以及血糖控制效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0.05),而在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和用药错误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药学干预对于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遵从和血糖控制具有积极效果,同时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误差,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学干预   血糖控制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某院182例患者行ICU手术,分为压力损伤组(22例)和非压力损伤(160例)。分析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时间>1h、存在术中体位移动、存在局部潮湿、受压皮肤状况异常为ICU手术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因素均有一定的对术中发生压力损伤的预测评估价值。结论:手术时间过长、术中体位移动、局部潮湿、受压皮肤状况异常是发生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应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 标签: ICU手术术中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肿瘤与非肿瘤机械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机械肠梗阻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0例肿瘤机械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非肿瘤机械肠梗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前诊断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方式、术前诊断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的机械肠梗阻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尤其是肿瘤肠梗阻,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非肿瘤肠梗阻以粘连肠梗阻多见,应根据CT的诊断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肿瘤性 非肿瘤性 机械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 目的 晚断脐配合早期针对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脐部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所收治的早产80例进行相关研究,根据断脐时间将早产儿分为2组,各40例。这期间,参照组为早断脐早产儿,观察组则为晚断脐早产儿,进而比较两组的脐部感染以及其他脐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脐部感染与其他脐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显著优于参照组,对比所产生的差异明显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产儿行晚断脐配合早期针对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降低脐部感染以及其他脐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此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断脐 早断脐 针对性护理干预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排班与质量控制在县医院感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分析我院采取连续排班和质量控制管理之后,感染科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且对采取的连续排班和质量控制进行评分。结果进行连续排班和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病率为32.5%,对照组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发病率为5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发错药物,输液更换不及时,交班遗漏等方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病例书写情况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77.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感染科护理过程中采取连续排班和护理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连续排班属于科学的排班,值得在临床的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排班 质量控制 县医院 感染科 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和作用,提高我国疾病防控能力。方法:通过健全相关制度、分配和明确岗位责任、完善疫情监管和应急机制来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结果:通过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功能和职责,为传染病信息监管和发布提供专业的渠道,从而能够高效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卫生安全事件。结论:为了加强公共卫生的防护能力,从传染病的全面监管、高效预警和预防治疗方面着手,完善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强化的防治系统,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方向和建设工作的重点。

  • 标签: 传染病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创新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防控结合疾病宣教对青少年流行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2月至2023.2月接受健康体检的200例青少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疾病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合理防控措施,比较两组流行传染病发生率和防控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流行传染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防控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防控结合疾病宣教有助于提高青少年流行传染病防控效果,减少疾病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青少年 流行性传染病 疾病宣教 合理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前瞻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能力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从我部门诊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0医院老年病科近一年内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当中选出90例进行临床研究,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前瞻护理模式。结果:从疾病知晓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观察组的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从血压控制情况来看,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常规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而健康教育联合前瞻护理模式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显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优势,该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能力,而且还能改善他们的血压控制效果,这对实现护理效益的最大化是极为有利的。

  • 标签: 健康教育 前瞻性护理 高血压 老年患者 认知能力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用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价值。方法 选取院内12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组间血糖水平无差异性,干预后均有下降,但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糖蛋白水平较低;以合理用药、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定期复诊评估患者依从,观察组患者评分较高;干预前组间心理健康水平无差异性,干预后以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低。结论 将人文化关怀护理应用到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强化血糖控制水平,提升其健康行为依从

  • 标签: [] 人文关怀护理 2型糖尿病 依从性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三位一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共8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41例观察组(采用“三位一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水平更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的评分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三位一体”护理能取得显著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三位一体”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实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对于提高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促进社会就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这项制度自实施以来,全国实行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比例逐年提高,这是令人欣慰的事情。的确,不少县级以下基层事业单位的招聘仍由政府代为操办,公务员考录模式的倾向比较明显。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政府剥夺了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自主权,违背了国家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的初衷。

  • 标签: 自主性 有效性 事业单位 招聘制度 社会就业 聘用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延续护理干预,并就术后生活质量与血糖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B组较A组血糖指标水平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确保血糖控制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膀胱肿瘤 糖尿病 生活质量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分组研究,随机划分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从服药依从、血压指标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总依从率提高更明显,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可保证良好服药依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服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