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对比了ICP刻蚀和湿法腐蚀制备台面型InP/InGaAs雪崩光电极管(APD)时侧壁、表面形貌的不同,以及对暗电流和击穿电压的影响。在Cl2/Ar2/CH4条件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InP会出现表面粗糙,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并主要对ICP的刻蚀时间和刻蚀功率进行了优化,提高刻蚀表面的温度,保证了刻蚀的稳定性并改善了InP刻蚀表面的形貌,确定了稳定制备APD器件的刻蚀条件,最终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台面型APD器件。

  • 标签: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INP/INGAAS ICP 台面型 暗电流
  • 简介:介绍了一种加热去除阳极吸附气体的方法,并利用热传导方程对阳极加热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要达到有效加热“强光一号”装置使用的阳极钽靶,电流幅值需为2~3.2kA,相应加热时间需为11~4S。

  • 标签: 轫致辐射 二极管 阳极 解吸附
  • 简介:近几年出现的维码教材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我们尝试把维码技术应用到《物理光学简明教程》的编写中,使教材内容和形式更丰富,更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本文介绍了教材编写过程中维码内容的选取、编排和意图,为理工类维码教材的设计及教学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二维码教材 高等教育 基础课程 物理光学
  • 简介:极管泵浦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器在工业、科研和军事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光学泵浦将在固体激光介质里产生废热并引起介质温度升高。激光器的连续运转要求实时冷却以消除废热。由于固体激光介质的热导率通常较低,因此在激光介质内部和冷却表面之间将产生显著的温度梯度,这就导致了折射率梯度、机械应力和退偏等效应,进而降低光束质量,减小输出功率,甚至造成介质的断裂。这些效应是固体激光器向高平均功率定标的最大挑战。采用薄片激光介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薄片激光器 二极管泵浦 ND:YAG 固体激光器 激光介质 高平均功率
  • 简介:用有限时域差分方法(FDTD)对比研究了下列维光子晶体的带隙:第1组,半径r=0.2μm圆柱,折射率n=4,晶格常数a=0.4μm;第2组,半径为r=0.2μm圆柱,折射率n=4,晶格常数a=0.6μm;第3组,内半径r1=0.1μm,外半径r2=0.2μm,折射率n=4,晶格常数a=0.4μm;第4组,内半径r1=0.1μm,外半径r2=0.2μm,折射率n=4,晶格常数a=0.6μm,并且对每一组光子晶体进行挖孔操作,然后比较不同填充率对光子晶体材料的带隙的影响,以及同种材料和结构、挖孔对带隙的影响。对于紧密排列的维光子晶体,挖孔会使带隙向长波方向移动;对于填充率小的光子晶体,或者环形柱维光子晶体,中间挖孔不影响带隙的范围。

  • 标签: 光子晶体 FDTD 带隙 二维 填充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用TVD格式结合VOF界面处理方法编制了维多介质高分辨欧拉程序,以解决冲击波和多介质界面处理。程序包括单介质网格高精度流体力学计算、多介质网格内界面重构、各种介质输运和压力驰豫平衡过程。其中单介质网格的计算采用Harten阶TVD格式结合MacCormark方法计算含有源项的非齐守恒定律方程组,通过4节点限制函数保证格式单调。多介质网格采用Youngs方法构造界面,采用x,y方向分裂格式计算体积份额输运,再根据体积份额输运计算质量、动量和能量的输运,最后利用等熵条件计算各种介质的压力驰豫平衡过程。

  • 标签: 流体力学计算 VOF方法 多介质 数值模拟 欧拉 二维
  • 简介:根据移动学习的特点,将“维码”技术和“微视频”相结合,建立开放式物理实验平台。通过利用手持式移动设备扫描维码,观看与之对应的微课程视频,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实验原理、步骤等实验内容,同时可以方便的利用视频评论与教师进行交流。

  • 标签: 微课程 二维码 物理实验 移动学习
  • 简介:利用发光极管(LED)光色电综合测试系统测量不同颜色不同功率的LED在多个电流下的光谱,提出并构建了由多个高斯函数组成的LED光谱模型,并根据各颜色LED在额定电流下的光谱计算模型中的系数,最后将该模型与已报道的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对于光谱有n(n≥1)个波峰的LED,可用3n个高斯函数形式的模型来表示,大功率红、黄、蓝、绿、白色LED模型与实测光谱之间平均误差分别为3.45%、1.01%、2.33%、4.65%、2.49%,小功率LED的平均误差分别为2.61%、2.65%、3.77%、2.87%、2.48%。与已报道的模型相比,该模型精度高,普适性好。本研究对LED光度色度测量仪器的研制及智能化LED产品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光谱模型 发光二极管(LED) 高斯分布函数 最小二乘法
  • 简介:利用热力学原理,导出了一种共晶元系热力学量的计算方法,并以Cd_T1系为例计算了相应的活度系数,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

  • 标签: 共晶二元系 热力学量 活度
  • 简介:热容激光器与常规的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本质区别是激光介质的热管理方式不同,常规高功率固体激光器是边工作边冷却,而热容式激光器采用了工作时间和冷却时间相分离的热管理模式。因此热容激光器不再受介质断裂极限限制,可提高平均输出功率,同时由于工作时介质内部不存在显著的温差、热应力,可有效减小光程畸变提高光束质量。

  • 标签: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 热容激光器 二极管泵浦 千瓦级 激光介质 冷却时间
  • 简介:通过浸渍法在中孔γ-Al2O3膜上制备出V-P-Co-Ce-O多组分金属氧化物催化膜,将之应用于非燃料电池型催化膜反应器并研究其可行性及正丁烷制顺丁烯酐的反应特性。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和吹好气流速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对膜反应器的稳定性也进行了简单的测试。实验证明,与固定床相比,膜反应器具有更高的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

  • 标签: V-P-Co-Ce-O多组分金属氧化物催化膜 正丁烷 顺丁烯二酐
  • 简介:通过理论分析和PIC数值模拟,研究了阳极腔区结构对无箔极管I-Ⅴ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束流强度和结构影响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当阴阳极间距大于0时,无箔极管的结构影响因子随着阳极腔区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且对于较小的阴极外半径、较大的漂移管半径、较大的阴阳极间距,达到稳定后的结构影响因子越小,并给出了结构影响因子的可调节范围.在TPG700脉冲驱动源上开展了初步实验研究,对实验中的回流电子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去除其影响以后,实验结果很好地符合了理论分析结论.

  • 标签: 无箔二极管 强流电子束 I-V特性 结构影响因子
  • 简介:针对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acceleratordrivensubcriticalsystem,ADS)堆芯内快中子份额大、多核素共振现象较强、液态铅锯(Pb-Bi)合金冷却剂中子增殖的特点,开发了一套用于ADS燃耗分析的MCNP多群数据库制作程序。基于最新的ENDF/B-1.1和JENDL40评价库,制作了30群阶数据库,对影响MCNP多群计算精度的能群结构、散射角分布、(n,2n)和(n,3n)反应截面进行了敏感性研究,并利用快谱基准装置和ADS堆芯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制作的多群数据库达到了较高的计算精度,计算效率较连续能量点截面MCNP程序提高1.3倍。

  • 标签: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 MCNP 多群数据库 敏感性
  • 简介:目的:1.对现有的CO_2重整系统中铁系催化剂进行改进以期获得更高的产率和产物选择性;2.实现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的高效回收以延长反应体系的可持续性。创新点:1.开发复合铁、镍、铜催化剂用于水煤气变换反应,获得了更高的产物选择性;2.提高了CO_2重整体系在常压条件下液态烃类的产率。方法:1.由核心沉淀法制得复合铁/氧化铝催化剂;2.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CO_2重整反应。结论:1.干、湿条件下的CO_2重整过程产生相同数量的CO;当温度高于500°C时,CO的产率达到饱和。2.采用镍作为铁催化剂助剂时,CO的选择性从85%降低到76%,但是产物中可检出9%的甲烷。3.采用铜作为铁催化剂助剂时,尽管CO_2的转化率降低了一半,然而CO的选择性提高到了95%。

  • 标签: 铁催化剂 二氧化碳减排 水煤气变换 甲醇合成
  • 简介:利用F-2500FLSpectrophotometer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不同浓度下苯乙烯三嗪型荧光增白剂(VBL)溶液体系的吸收光谱,分析了吸收光谱特性随荧光增白剂溶液体系浓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吸收谱峰值I.(或吸收谱峰值的对数Log(Imax))及吸收谱起始波长S两组新的反映荧光增白剂溶液体系浓度的敏感参量,并给出了利用该敏感参量进行荧光增白剂溶液体系浓度的检测方法.

  • 标签: 荧光增白剂 光谱分析法 吸收光谱 VBL
  • 简介:对制造的单mesa终端4H-SiCPIN极管,采用数值仿真和测试结果比对的方法,分析了各向异性迁移率效应对4H-SiCPIN极管正向直流特性的影响。详细阐述了器件的正向直流仿真物理模型和参数选取,其中,迁移率的各向异性关系是在各向同性迁移率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的,载流子寿命采用空间赋值的方法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对比结果显示,采用各向同性迁移率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验值偏差较大,对迁移率模型进行各向异性修正后,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研究表明,实际制造的4H-SiCPIN极管在直流开态下,存在迁移率的各向异性效应。

  • 标签: 4H-SIC PIN二极管 正向直流特性 数值仿真 各向异性迁移率
  • 简介:香港贸发局举办的“香港青年时装设计家创作表演赛2006”是香港国际时尚荟萃最为瞩目的焦点,香港新晋设计师尽情展现设计才华。比赛一共分为便服,牛仔服组,时尚日服组,前卫系列组及派对服组四大组别,

  • 标签: 时装设计 创作 表演 青年 香港 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