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7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建筑古典园林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些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有的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如何保护传统建筑和古典园林,并在继承和保护中求发展,已成为各地传统建筑古典园林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传统建筑和古典园林的上述问题,作些粗浅的论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传统建筑 古典园林 世界文化遗产 界面 显示 长城
  • 简介:焉耆县四十里城子乡东约二公里处的唐代遗址博格达沁为古焉耆国都城,据考古记载这里出土过许多“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等唐代钱币。近几年笔者在库尔勒市场选购一些较好者,现选出有代表性红铜“开元通宝”钱8枚和红铜“乾元重宝”钱7枚,依次拓图简介,并对其相关问题探讨如下。

  • 标签: 焉耆县 红铜 出土 “开元通宝”钱 元和 乾元重宝
  • 简介:邓家湾遗址石家河文化墓葬中主要是土坑竖穴墓,本文通过墓葬的空间布局、墓葬等级、随葬物品及葬俗,展开对当时该氏族内的原始宗教观念、社会分工、贫富分化、社会性质和结构的讨论。

  • 标签: 邓家湾 石家河文化 墓葬 氏族
  • 简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重新统一新疆后,在新疆先后设立了七个铸钱局,仅阿克苏地区就有三个铸钱局(乌什、阿克苏、库车)。现就阿克苏博物馆馆藏阿克苏,库车钱局代喀什噶尔局铸红钱的版式和相关问题做一探讨

  • 标签: 铸钱 喀什 清政府 乾隆 版式 新疆
  • 简介:本文从晋祠博物馆完善机构、提升陈展品质、丰富传播途径、完善活动内容等方面探讨了社会教育功能,强调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对今后博物馆如何改革创新、拓展和提升社会教育功能提出了新的目标。

  • 标签: 博物馆 社会教育 功能 实践 探讨
  • 简介:一、导言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Postmoder-nism)席卷全球,科学的合法性问题(Legiti-macyofScience)受到了普遍质疑[1],以"理性"为本位的宏大理论构建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2],现代科学自身的保守性和功利性已经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方法进行了解构,对权威话语的逻各斯(Logic)的中心主义进行了颠覆[3],人本主义、人文关怀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诉求之一。

  • 标签: 考古学 后现代主义 整合 分歧 现代科学 合法性问题
  • 简介:各位代表:首先,我代表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向"《中原文物》百期纪念暨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原文物》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园地,也是一个宣传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二十多年来发表了数千篇文章,为学术的繁荣、优秀文化的弘扬做出了突出贡献.

  • 标签: 夏朝 商朝 周朝 断代工程 中原文明 中国
  • 简介:博物馆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博物馆自身功能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使得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也随之变得更具综合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对博物馆教育人员的职责和职业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学历和学科背景、工作经历,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践技能等。探讨当前博物馆教育的内涵和形式以及博物馆教育人员的职业资格对提升博物馆教育人员的整体水平,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社会环境变革 博物馆教育 人员职责 职业资格
  • 简介:本文提出,"博物馆与建设社区"是中国博物馆界的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关注和推动这一课题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对于21世纪的博物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中并就中国"社区"的概念与"建设社区"的内容、博物馆参与"建设社区"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博物馆参与"建设社区"的宏观切入点等具体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 标签: 博物馆 社区建设 中国 工作方法 参与意识
  • 简介:本文通过对吴氏《庚寅除夕祭画记》及嗣孙吴湖帆《书画记》中有关吴大澂绘画作品的分类梳理,结合其专门使用嵌入恽南田、王石谷、戴鹿床名号之印章,勾勒他本人在绘画上取法清初四王、恽、吴,并上溯元四家以至唐宋间的董、巨诸大家,而尤对道咸间前辈戴熙作品喜爱有加的轨迹;进一步讨论他对黄易绘画的偏好,是否源于他对黄氏金石学成就的崇拜而暗含爱屋及乌之意,并就白谦慎先生《吴大澂和他的拓工》所提出相关的观点,重新加以探讨。同时,在逐一考察吴大澂所经眼的各种黄易《访碑图》及其数种临摹本的基础上,从文献资料出发,挖掘同治末年吴氏已为沈树镛独自创作《嵩山访碑图》,补充前人所论不足之处;揭示在他寓目黄易原作之前,早有自作访碑图的实际情况,进而讨论黄氏《访碑图》对吴氏的绘画临摹与创作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 标签: 吴大澂 绘画 四王恽吴 戴熙 黄易 访碑图
  • 简介:由于信息网络的广泛使用,博物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应该走过“卡片索引+手工检索+实物借阅”的历史阶段,引进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是必然的选择。电子化保存图书和共享图书信息,必然使数据存储管理技术,即磁盘陈列技术和自动化库存技术得到广泛使用。本文就如何对我院的图书资料管理实行资源共享是今后发展的必经之路进行探讨

  • 标签: 图书资料管理 资源共享 伪满皇宫博物院 长春 资料管理工作 电子技术
  • 简介:胶矾水是书画装裱和修复中常用的材料,但同时也是导致纸张酸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讨改性胶原蛋白用于书画粉化颜料加固的适用性,以鱼胶、壳聚糖及魔芋葡甘聚糖等为原料,考察了固色剂对宣纸及着色颜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色剂处理后,固色剂在纸张纤维表面形成薄膜,明显改善了纸张的力学性能,并且固色剂对颜料的老化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本研究将对书画装裱中传统工艺的科学化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书画 固色 高分子材料
  • 简介:近些年在《新疆钱币》期刊上已有多篇研究论文,认为焉耆出土发现的“开元通宝”和“乾元重宝”特征,比内地同类标准版式特征有所差别。根据这些不同的表现和相关资料,提出了“新疆本地铸钱”这一广义的新理念。笔者在2010年上述同刊第二期“焉耆出土的红铜开元和乾元钱及其相关问题探讨”一文中也有共识,但是尚需多方面的印证。今天,笔者又选用新的有代表性红铜“开元”和“乾元”钱共16枚,按其总特点归属四类,分别加以探讨

  • 标签: 焉耆 元和 “开元通宝” 新疆钱币 2010年 研究论文
  • 简介:伯希和于1909年访问北京期间,向京师一批学者展示其随身携带的部分敦煌文献,北京学界随后公宴伯希和,达成今后影印、刊布法藏敦煌文献的口头协议。日本人田中庆太郎在1909年11月发表的《敦煌石室中的典籍》一文中,记录这次公宴时间为1909年9月4日。数十年来中外论著多采用此日期,但该日期明显有悖于其他相关史实。恽毓鼎在1909年10月4日日记中记录了公宴之事,为确定公宴日期提供了另一个选择,但仍属于孤证。2012年12月刊布的宣统元年八月廿二日(1909年10月5日)恽毓鼎致沈曾植信,再次将公宴时间锁定在1909年10月4日,并提供了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最终解决了公宴时间问题。本文对这封恽毓鼎致沈曾植信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讨论了北京学界公宴伯希和的前因后果,论证了公宴伯希和日期为1909年10月4日的正确性,揭示了这封恽毓鼎致沈曾植信在伯希和1909年北京之行研究中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 标签: 伯希和 敦煌 恽毓鼎 沈曾植 信札 公宴
  • 简介: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寒林聚禽图轴》因存名款,而传为南宋画家高焘仅见的一幅传世绢本设色花鸟画。一定程度上,基于美国学者高居翰认为高焘有可能出仕金源,因此该画现今被归为金代绘画作品。而笔者辨析的观点是:作为见诸南宋画史邓椿《画继》而籍贯川陕抗金重镇(今陕南汉中略阳)的画家高焘,从无史料证实曾叛降金源,高居翰对此亦语焉不详;根据略阳所处抗金战略要冲的地理背景和《寒林聚禽图》本身创作意境,南宋高焘该画仿佛更可能蕴涵抗金时代征候并具有一定积极政治倾向。这从《画继》作者邓椿与投笔从戎到汉中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交游,以及《画继》本身著录南渡入蜀画家甚夥的取合上,也可见当年抗金文学、艺术界的一致性。况且高焘名列《画继》特设的“岩穴上士”篇章,足见他是一位带有高士色彩的隐逸画家;想来同时作为众多南宋略阳抗金军民的一份子,高焘是怎么也不可能沦为主动投敌的伪职画家的。玩其画底寓意,“归鸟”、“聚禽”主题似有民族认同归属感存焉。

  • 标签: 南宋略阳 高焘 寒林聚禽图 民族认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