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河南省省长李成玉说:“要建设惠及近亿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原崛起,必须落实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构筑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下力气加快河南城镇化步伐的战略目标。”中原城市群的概念内涵和长三角、珠三角的战略运作基本相似,而中原城市群的组成城市也全在黄淮流域,并呈三角状分布,严格按照经济划分的区域概念,我们这里把中原城市群叫做三角。

  • 标签: 城市群经济 经济划分 城镇化步伐 中心城市 区域概念 发展战略构想
  • 简介:南宋初年.正当以岳飞为代表的爱国军民奋力抗金、收复失地时.卖国奸臣秦桧力主对金朝议和投降.杀害民族英雄岳飞。可就在秦桧于绍兴元年(1131年)八月登上相位.把力主抗金的左相吕颐浩排斥到镇江“专治军旅”.举朝未识其奸时,时任监察御史的龟年即看出其狡诈.上书弹劾。龟年同秦桧的斗争,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民族英雄文天祥曾道:龟年三劾秦桧的奏章,

  • 标签: 民族英雄 南宋初年 监察御史 秦桧 文天祥
  • 简介:出身于书香门第的苗子可谓“杂家”或“全才”,对漫画、书法、水墨、艺术理论以及诗歌、散文均有精深的研究和创作。曾多次给自己写遗嘱的苗子走过了风雨沧桑的世纪人生路,却从不见半点苦难与哀愁,拥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豁达和幽默。在他走完人生最后之路的时候,他说:“我该做的事都做完了!”

  • 标签: 黄苗子 人生 老人 文化 艺术理论
  • 简介:明朝弘治年间四川遂宁出了一位才女,她就是峨。峨的父亲珂,累官至工部尚书,峨的母亲聂氏,是湖北黄梅县尉聂新的女儿,知书识礼,严于家教,不仅是慈母,更是启蒙老师。峨自幼深受家中长辈的宠爱,饱读诗书,作诗填词有着高深的造诣。

  • 标签: 黄峨 才女 人生 明代 启蒙老师 读诗
  • 简介:震(1213-1281)字东发,南宋庆元府(浙江宁波)慈溪人,其学宗朱子而不务苟同,多有己见,为宋末着名的理学家和史学家。他一生着述弘富,留存的《氏日钞》、《古今纪要》、《戊辰修史传》和《古今纪要逸编》颇受後世学者的重视。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拾遣补阙,就上述着作的撰作年代、版本和史料价值作些考述,以求正於大家。

  • 标签: 黄震 中国 宋朝末期 《黄氏日钞》 史料价值 《古今纪要》
  • 简介:一、受命艰危群情仰赖抗日战争初期,南京当局出于当时紧急形势考虑,把正在山西前线协同阎锡山指挥作战的湖北省主席兼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绍竑调回重主浙政。

  • 标签: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初期 湖北省 阎锡山 司令
  • 简介:裳先生藏书甚富,而且喜好在自己的藏书上撰写题跋。其所藏书题跋大多已收录在今出版著述中,而散失在各地图书馆裳藏书中的题跋则未能收录,本文将裳漏收题跋汇辑一束,并对藏书及题跋详加考释,为来日汇辑裳题跋全集提供便利,亦为同好者研究参考。

  • 标签: 黄裳 题跋 考释
  • 简介:杰,字达云,生于1902年,1996年在台湾病逝,湖南长沙人士,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曾担任过台湾“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国民党中常委”,为国民党军队一级上将,抗战名将。

  • 标签: 国民党政府 逸事 将军 国民党军队 黄埔军校 国防部长
  • 简介:遵宪一生始终怀着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政治理想,他年轻时写的《感怀》诗就直面现实和人生,“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他赞扬古代贤人关心国家、挽救时弊:“卓哉千古贤,独能救时弊,贾生治安策,江统徒戎议。”面对封建专制的黑暗的旧中国,遵宪在他的一生中(含国内与国外),始终在不停地寻求能疗救祖国的药方,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经济、社会发展体制。这就是“不屑以诗人自居”的遵宪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追求。

  • 标签: 黄遵宪 革新思想 政治理想 君主立宪制 工厂建设思想 师范教育
  • 简介:遵宪(1848—1905),字公度,清末广东嘉应州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家、诗人。他著名诗句:“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和“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均出自《杂感》。这首诗作于他21岁时,“我手写我口”成为中国“诗界革命”的宣言,比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的“诗界革命”口号早了30多年。遵宪在青年时期思想已达到如此的高度,他青年时期的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青年时期 黄遵宪 “诗界革命” 中国近代史 《杂感》 嘉应州
  • 简介: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醉耕堂刻本《评论出像水浒傅》七十五卷,附翻刻陈洪绶绘本《水浒叶子》。其后重刊《水浒传》,间有依此图像传刻者。相沿翻造,鲜有精品,故《水浒叶子》向称无善本。长乐郑振铎(西谛)先生获单刻本《水浒叶子》,初以为明季原刊本,收入郑氏所编《中国版画史图录》。吴县潘景郑(寄沤)先生别藏一本,书口以《千字文》'天地玄黄'至'寒来暑往'记叶码,凡二十叶,半叶一图像,共四十图像,朱武一图下书口处锲有'肇初刻'四字。两本图像相同,仅郑本无叶码,无刻本姓名为少异。后寄沤先生藏本旋归郑氏。经西谛先生对勘,谓以潘本为胜,其自藏本是清初翻刻,潘本为原刊云。事见郑著《劫中得书记》。其后郑氏重印《中

  • 标签: 刻本水浒 君蒨 明黄君
  • 简介:<正>《尚书正义》是唐初孔颖达主持修撰的《五经正义》中的一种,是最重要的儒家典籍之一。长期以来,学术界主要是通过中华书局影印的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来使用该书。但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也不尽完善,阮元之子阮福曾说:"此书尚未校完竣,家大人即奉命移抚河南,校书之人不能如家大人在江西时细心;其中错字甚多,有监本、毛本不错

  • 标签: 尚书正义 《十三经注疏》 整理本 《五经正义》 怀信 儒家典籍
  • 简介:30年代的京剧界,名角如林。就在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被誉为"四大名旦"的同时,在南方又涌现出一位出色的旦角演员,他就是被称为"江南第一旦"的桂秋。桂秋,出身于殷实的商人家庭。1924年,桂秋高中毕业后,在北京电话局任话务员。因为酷爱京剧,经常到票房票戏。有一次,演出《苏三起解》,嗓音清脆甜润,一鸣惊人,引起了行家的瞩目,鼓励他正式拜师深造。当时,北京有两位最有权威的旦角前

  • 标签: 旦黄桂秋 江南旦
  • 简介:昇《花庵词选》,为第一部带评点的词选,并作有《中兴词话》。饶宗颐先生曾从《历代词话》中辑出俞国宝《风入松》本事,为《中兴词话》之佚文。而《草堂诗余》的笺评和各类词话中有多条异词论:不见于《花庵词选》和《中兴词话》者九则;不见于《中兴词话》,且纪事、品评详于《花庵词选》者四则;注明征引自《玉林词话》,但不见于《中兴词话》者七则。这些资料对研究异词学思想多有裨益。

  • 标签: 黄昇 花庵词选 中兴词话 词论
  • 简介:明信先生修成正果、步入天界近一个月时间了。自2017年6月2日上午,在北京蒙蒙细雨中目送先生最后一程至今,先生音容笑貌常浮现在脑海里,总想着以什么方式表达对先生的缅怀。

  • 标签: 黄明信 编目工作 图书馆编目 拉卜楞寺 因明学 特藏部
  • 简介:清末革命派尊奉黄帝为汉民族始祖,推崇黄帝为国魂,使用黄帝纪年,谒祭黄帝陵,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尊黄高潮。革命派尊的直接动因是“驱除鞑虏”,思想基础是“夷夏之防”,深层需求是“抵制欧化”。尊促进了反清革命的胜利,扭曲了“黄帝子孙”称谓的本意,客观上冲淡了反帝反封建,既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又有一定的短期性和消极性。

  • 标签: 革命派 黄帝 黄帝子孙 尊黄排满
  • 简介:国民是增城市华侨,原籍新塘镇瓜岭村人。原名锡堪,因他热心为国,爱戴孙总理,投身民主革命后,即正式改名为国民,以表示对革命的决心。国民自幼随父母侨居新西兰。

  • 标签: 黄国民 孙中山 中国 革命事迹 广州市
  • 简介:光绪十五年九月五日.苏州。这天,有人约王闿运吃饭,因下大雨,轿夫不肯去,王就借钉鞋步行前往。仆人不认识路.弯来绕去,王闿运只好亲自问路.好不容易才找到,吃得也不太合心。吃完后准备到刘树棠那里坐一坐。刘是王的老朋友.时任江苏按察使。

  • 标签: 王闿运 彭年 仆人
  • 简介:钢的一生极具传奇性,这是我于1980年1月在汉口出席《中国报告文学丛书》常务编委会会议时,与这一丛书的主编钢作过彻夜长谈后留下的深刻印象。钢去世后,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这样报道:"著名报告文学家、政论家、剧作家,杰出的党的新闻工作者钢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9月9日在北京去世。终年76岁。""钢同志1917年生于武汉市,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革命烈士负生的遗孤,幼年时期受到恽代英、陈潭秋、任弼时同志的热情关怀和教导。1938年他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鲁艺

  • 标签: 黄钢 黄负生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国民党 延安鲁艺
  • 简介:位于弱水中下游流域的汉代肩都尉共辖肩、橐他、广地等侯官塞,其中肩塞拱卫醉马屯田区,地位重要。最迟自昭帝元凤三年(前78),肩塞即已建置,至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尚存零星活动。材料显示,肩塞同时分设东、南、西、北、中、左前、左後、右前、右後等九个部,其中北部、左前、左后等三部位於金关以北,并未设置所谓的“肩水部”。近百年中共出现70所亭隧,可以明确判定部隧隶属关系的亭隧有33所。因考古查勘与发掘尚不够充分,故据材料考见的部隧数量规模,与现存亭塞遗址难以吻合。探明肩塞的部隧设置,对於研究汉代西北边防及相关问题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 标签: 肩水塞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