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清朝寓意吉祥之──如意张淑芝何谓如意,单从字面上讲,就是如人之意,是在我国流行很久的一种器物。历代如意以首、柄两部分组成,清代如意以首、柄、穗三部分组成,首有几种,按其形状分有灵芝形、云纹形、还有随形,即根据材质的自然形状,略施数刀便可。柄绝大部分...

  • 标签: 魏晋南北朝 乾隆皇帝 竹林七贤 沈阳故宫 魏晋时期 高浮雕
  • 简介:清代回族学者马《清真指南》是重要的汉文回族文献,其著述在清代即受到学者特别是回族教内学者刘智、马德新等人的高度评价,对马及其《清真指南》进行研究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学界对马的生平、著述内容及其伊斯兰教思想等有较多、较深入的研究,对其《清真指南》也有过整理,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整理研究《清真指南》,要正确运用史料,对其作者马的生平情况开展深入的研究;要对该书的成书过程及传世情况进行细致梳理,厘清其版本系统,确定底本,规范开展整理工作;特别要加强文本校勘力度。

  • 标签: 马注 《清真指南》 正本清源 去伪存真
  • 简介:民国时期编著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收有青冈岭辞条(第568页),该辞条的释文是“青冈岭:在甘肃环县北,唐开元四年,单于副都护张知运击突厥叛军于青冈岭。亦日青冈峡,又日青冈川。《赵殉聚米图经》:青冈川在环县西北。本灵州大路,五代时,康福大破吐蕃兵于此。”这一高度概括而又精炼的释文,清楚记述了青冈岭、青冈峡的历史与处所位置,但是细考释文,青冈岭与青冈峡虽有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

  • 标签: 历史地名 民国时期 释文 辞条 环县 突厥
  • 简介:关于西周氏家族,过去有学者认为是商代方之后,姜姓,居于关中西部凤翔一带。实际上,氏当为邢侯子裔,姬姓,采邑在扶风周原一带。畿内氏从畿外邢侯公室中分化而出,是西周中期执掌王室大政的一个显赫世族。其分支伯氏、叔氏有几代人先后担任王朝卿士,成为周天子的肱股之臣。从氏采邑看西周世卿制度,并非如通常所说世族政治完全与建官用贤绝缘。世卿制度以采邑制为基础,固然使王室任官范围受到严重局限,致使只有少数姬姓贵族子弟可以入为王朝卿士,但就姬姓贵族内部来说,世卿世禄并不是绝对的。世卿制度本身亦有尊贤的机制,是一个“亲亲”与“尊贤”相辅为用的矛盾统一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王室官员的精英化和朝廷的政治活力。

  • 标签: 井氏 采邑 世卿制度 尊贤功能
  • 简介: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提到自己一生的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为了自己理想。他不断求取功名,但是“此意竟萧条”。之前的他一直漂泊不定,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艰辛生活。漂泊了大半辈子的杜甫最终于乾元二年(759年)来到“天府之国”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建起了一个小茅屋.杜甫和家人在此度过了安定快乐的四年。

  • 标签: 杜甫 草堂诗 “天府之国” 致君尧舜 理想
  • 简介:明人删削《文选》李善和五臣,并加己意增述而成明代《文选》删述本,删述者(或者是出版者)认识到五臣与评点的相通之处与可转化性,在此基础上对和评的职能产生明确的分工意识,落实到版本特征上表现为以版面位置规定职能分工。随着版式的约定俗成,位置反过来表达甚至决定职能,以至于评和的某些内容很难区分。注释文本和评点文本二者的交集——导读内容及其指南性证明了与评的共生状态,以及明代《文选》删述本的大众读本的性质。

  • 标签: 明代 文选 删述本 版式
  • 简介:李善号称精审,其注释虽然多引前人典故解释正文,但也出现“引后明前”的现象,还没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实则李善引后明前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出现在史实、地理及注文中,二是“义出于此”类。其中“义出于此”类涉及到事、义是否兼释的问题。从“义出于此”类的原因和事、义是否兼释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来看,李善虽不乏“事、义兼释”之处,但李善的自觉追求还是偏向于征引式的注释训诂,而非自由释义。李善的这种选择跟其注释对象的特点一致。

  • 标签: 文选李善注 引后明前 义出于此 事义兼释
  • 简介:《筱庄笔记》是任乃强先生晚年写的一本回忆录。其中,身世录记录了任乃强先生从出生至20世纪40年代(西康省建立后)的人生经历,包括对先辈、家族、家乡,童年时代、求学经历的回忆及其所闻所见的社会变革,接触的重要人物、参与的重大事情的详尽记录。本篇节录任乃强先生两次考察西康、刘文辉二十四军建设委员会和交通处及撰写《西康图经》的经过等内容,对了解任乃强先生的治学方法、治学态度、学术思想以及研究民国时期西康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任乃强 《筱庄笔记》 《西康图经》
  • 简介:据《看天下》2012年第19期报道,款署"徐悲鸿"的油画《九方皋》6月25日晚在上海某拍卖会上以8900万元高价高调"成交",但与此同时,这一作品因技法拙劣及破绽百出的著录等而备受质疑。《九方皋》买家张振宇表示,他认定此画为徐悲鸿真迹的最重要依据是2011年5月由四川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徐悲鸿全集》。不过,邦文艺术投资公司学术研究部总监赵孝萱早在2011年底就公开

  • 标签: 九方皋 艺术投资 赵孝萱 张振宇 美术出版社 学术研究
  • 简介:自賈昌朝、段玉裁將漢讀局限在語言文字範圍内,積習定式,掩蓋了漢代經師"讀"的文本學涵義。"讀"有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其深層含義是在文字形體變更、興替而無法理解用不同書體文字書寫的文本時,用易字改詞方法釋讀或識讀之。漢讀就是漢代經師以此法釋讀或識讀用古文書寫的先秦文本。鄭玄《周禮》所存杜子春、鄭大夫、鄭司農等漢讀,反映出經師漢讀文本的一個側面。就漢讀尋究漢代經師文本蹤迹,可見:一、很多異文甚至個别文句異同是漢代經師釋讀或識讀時所形成,並不一定是先秦相傳文本之不同;二、漢代經師在博士制度制約下,並不一定墨守師法家法文本,在理由充足、證據確鑿前提下,仍會突破師説與師傳文本,自創新説,形成新文本。新説與新文本是一經分立多家博士之基本前提。釐清由漢讀所産生的異文異詞乃至異句的文本脈絡,無疑是對當前比勘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異同時妄議經師竄改、增删和盲目尋求先秦不同文本來源的一種警示。

  • 标签: 漢讀 經師 文本 傳授 周禮
  • 简介:为纪念福建省地方志工作机构成立三十周年,《福建史志》从本期起推出“我心中的方志”人物访谈栏目.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还原修志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及品质,反应我省方志人的精神面貌.以此表达本刊对无怨无悔地为方志工作奉献青春乃至毕生精力的群体的崇高敬意,让朴实的声音留存他们甘苦自知的记忆……

  • 标签: 修志工作 工作者 幸运 人物访谈栏目 《福建史志》 地方志
  • 简介:但凡对外国文学稍有涉猎的读者,未尝有人不知道王焕生先生的,他的《伊索寓言》《沉思录》以及'荷马史诗'已成为当代译坛的经典之作。谓之经典,乃因为它们不只是专家学者案头的研究参考,而且也在普通读者之间流传广泛。在当代翻译家中,能够做到如此雅俗共赏程度的译者,实属凤毛麟角,仅此一点,亦可见先生的翻译成就。先生五十余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贡献

  • 标签: 东垂王 云于西极 先生事
  • 简介:漢代弘農郡官署所瘞埋的封泥,近年始發現於河南靈寶縣,並陸續公佈於世,有關研究亦相繼發表,如許雄志、谷松章《新見漢弘農郡封泥初論》1,率稱完備。新見"弘農郖庾丞印"封泥,現藏北京文雅堂,以封泥印文來看,亦屬漢弘農郡界内出土封泥,而爲許、谷《初論》所失收。因向所未見,宜加珍視。

  • 标签: 弘農 印文 雄志 京師 印面 司農
  • 简介:<正>竹林七贤是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东晋初年孙盛著《魏氏春秋》,称谯郡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较早将竹林七贤事迹撮集成专书的,有东晋戴逵所著《竹林七贤论》.戴逵字安道,谯国人,少博学,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性不乐当世,常以琴书自娱,多次拒绝朝廷征辟,事见《晋书》本传.《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竹林七贤论》二卷,晋太子中庶子戴逵撰”.该书《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亦

  • 标签: 竹林七贤 《世说新语》 《太平御览》 文献价值 《艺文类聚》 《事类赋注》
  • 简介:本月人物袁伟,海军舰载航空兵某团副大队长陈尚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曾于里,关注流行文化的社会学家史蒂夫·班农,前白宫首席战略师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法国总统赵莲贵,灵隐寺新媒体编辑张垒阳,营销专家刘强东,京东董事长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