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文选》题与作者对于解读《文选》作品颇为重要,但其问题甚是复杂,或是羼乱,或有谬误。本文择其中问题较显著者略分数类,依类举例,并逐条考释,试从整体上辨其真伪,以总结《文选》题与作者羼乱之特征,探讨羼乱之根源,并对谬误之处随文考证。结论认为学者据通行《文选》版本以评价、引据《文选》题与作者,必须对其究属何家注释有所辨别,以免无的放矢。

  • 标签: 文选 题注 作者注 辨证
  • 简介:整理并披露一段尘封于70多年前成都僧众在抗战最艰难岁月的义举史实,除了有对成都抗战历史文化中一些几乎淹没沉寂的点滴史实聚沙成塔补白的意思外,对于后人了解这座底蕴厚重的现代城市颇有益处。

  • 标签: 抗战期间 史实 成都 历史文化 现代城市
  • 简介:《清真指南》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汉文伊斯兰典籍,该书流传有序,成非一人,成非一时。传世的《清真指南》主要有原始版本、节录诠释版本和整理本三种版本形式。其中原始版本主要有八种,三种为马在世时抄写或刊刻传世,五种则为马归真后刊刻传世。节录诠释版本中,马德新等择《清真指南》之要言而编辑成《指南要言》四卷,为《清真指南》全书在清代唯一的节本,也是传世的《清真指南》中刊行时间仅晚于嘉庆本、道光本的重要版本。《清真指南》成书后,被清朝人节录最多的是其卷七《圣赞》。刘智《天方典礼择要解》卷五《集览》节录了《圣赞》,《天方至圣实录》卷十七全文节录《圣赞》并注释。马德新编《祝天大赞真经》完整附录了《圣赞》的原文,未附马的注文。马德新校订、马开科著《大化总归》上卷节录《清真指南》卷三《性命》。李焕乙编修《清真先正言行略》之《马》后附《请褒表》。整理本中影印本有五种,重要的点校本有三种。

  • 标签: 马注 《清真指南》 编纂经过 版本流传
  • 简介:明人删削《文选》李善和五臣,并加己意增述而成明代《文选》删述本,删述者(或者是出版者)认识到五臣与评点的相通之处与可转化性,在此基础上对和评的职能产生明确的分工意识,落实到版本特征上表现为以版面位置规定职能分工。随着版式的约定俗成,位置反过来表达甚至决定职能,以至于评和的某些内容很难区分。注释文本和评点文本二者的交集——导读内容及其指南性证明了与评的共生状态,以及明代《文选》删述本的大众读本的性质。

  • 标签: 明代 文选 删述本 版式
  • 简介:王弼本《老子》第三十二章有这样一段话:“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将自賓。”这段话在《老子》不同的版本中有细微的差别:l、道恒亡(无)名,仆(朴)唯(虽)妻,天地弗敢臣。侯王女(如)能兽(守)之,万勿()将自寅。

  • 标签: 《老子》 万物 清华 王弼 天地
  • 简介:《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南宋淳佑九年(1249)序刻本曾传来日本,藏入镰仓幕府金泽文库,日本正和元年(1312)破衲聪达(1280-?)借书抄写,後归江户幕府德川家,今为日本蓬左文库所藏。钞本正集四十五卷,含《非国语》二卷在内,又《外集》二卷,《附录》一卷,偶避宋讳缺笔。同时用别本参校补抄,其中有《音唐柳先生文集》,亦有缺笔,可知亦宋刊本,传来日本,而此书中国历代书目无着录,极为贵重。本文筒述日本旧校钞本之特徵及其版本研究上之价值。

  • 标签: 音注唐柳先生文集 蓬左文库 柳宗元 刘怡堂 刘钦
  • 简介:借助编绳犹存的简册,本文指出无论是基于定期簿书还是不定期簿书形成的定期文书或不定期文书,具体内容的排列上,均是细目在前,呈文在最后。进而通过归纳呈文的书写特点,推断一般簿籍类册书的排列均是如此。学界对一些册书的复原存在问题。这种排列结构并非西汉首创,而是承袭自秦代。里耶秦简中就已出现如此排列的木牍簿籍。这种文书书写的结构安排,甚至唐代的文书中还保留,并东传影响到日本。同时,不只是行用于世间的官府,从西汉到唐代,针对地下世界的很多“衣物疏”也仿自此种簿籍的书写格式。

  • 标签: 西北汉简 簿籍 呈文位置 册书复原 里耶秦简 随葬衣物疏
  • 简介:清华简《系年》第九章有一段文字,原整理者释文如下:壤(襄)而(夫)人骚(闻)之,乃倍(抱)需(灵)公以虐(号)于廷,曰:“死人可(何)辠(罪)?生人可(何)辠(古)(辜)?豫(舍)亓(其)君之子弗立,而邵(召)人于外,而安(焉)牺(将)寅(寘)此子也?”

  • 标签: 今本《老子》 万物 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