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将美国的电影类学术期刊分成六个不同类型进行系统描述,比如纯电影理论类的《电影季刊》、《电影批评》等;跨学科类的《电影·文学季刊》、《电影与历史:跨学科杂志》。并将美国电影类的学术期刊与中国的电影学术期刊作一比较,尤其是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比较,分析其相似点和不同,及各自优势。

  • 标签: 学术期刊 电影 跨学科 比较
  • 简介:近几年,非洲裔美国黑人电影工作者有较多的机会拍摄影片,他们的作品日渐引起全球观众的注意,人们真诚地全盘接受他们对美国黑人男女的权威性表现。然而,纵观美国电影中对黑人形象的描绘,看来在美国这个种族大熔炉里,并非每个人都愿意被融合呢。银幕上的黑人形象,是对美国当代文化和黑人自身亚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兼收并蓄的结果。当前形势最令人兴奋的一面是好莱坞的制片人已认识到了黑人导演的存在。不难设想,那种片面强调

  • 标签: 美国黑人 黑人青年 影片 喜剧演员 黑人妇女 布鲁克林
  • 简介:<正>美国电影作为反映美国文化的一个载体,同时也是美国文化的缩影,全球著名的娱乐影视城好莱坞就位于美国的洛杉矶,它的形成推动了20世纪电影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好莱坞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它在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同时也折射着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正义、爱情、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等文化价值观不仅仅是美国乐于呈现的文化,同时也是人类所关注的热点,美国电影之所以在国际上有这么大的发展市场,除了好莱坞式的叙事风格外,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播。高科技的制作手段为美国在电影行业赢得了霸权,不论是视觉方

  • 标签: 文化价值观 美国文化 美国电影 个人主义 英雄主义 美国人
  • 简介:近年来,为了内容与渠道、互联网媒体的新问题等,美国电视业播出机构和运营机构几番摩擦。随着行业转型、竞争加剧,我国电视业同样需要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从顶层设计和法规制度层面入手,及早规范行业运作,规避无序竞争。

  • 标签: 电视业 内容 美国 运营机构 行业转型 无序竞争
  • 简介:作为一个读过书的人,或是一个不常看书读报的普通百姓,甚至是一个年幼的小孩,无不知道中孙悟空的故事.而与此神话故事相类似的还有等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当这类的故事被人们谈论时,可能涉及最多是有关隐身、变形与上天入地等神话色彩的描写.虽然没人有过这种超自然现象的亲身体验,但这丝毫不会妨碍人们对它们的想像、反而可以自由地翱翔于想像的世界里.这一点也许正是神话故事能流芳百世的重要原因与精髓之所在.

  • 标签: 美国电影 《透明人》 数字特技制作技术 影像隐形
  • 简介: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家庭剧就盛行于美国的电视屏幕上。美国家庭剧通过大众媒介对社会现实进行再现和建构:在题材上,家庭剧主要针对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和多元家庭进行叙述;在性别形象的塑造方面,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建构了不同的性别形象;在种族表现方面,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种族呈现历程;在阶级表现方面,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成为电视剧表现的重要内容,上流社会的生活作为一种观看“奇观”也得以呈现。

  • 标签: 美国家庭剧 性别 阶级 种族 媒介表征
  • 简介: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在好莱坞影坛上有“神童”之称。纠其原因,不外乎是他那份从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的电影履历.11岁即开始用父亲的摄影机拍摄小电影,14岁因一部战争题材的《无处藏身》在全州业余电影竞赛中获一等奖。18岁时,同样是业余电影,描写绑架星人的故事片《火光》在当地一家影院中上映,……直至他被环球公司看中,

  • 标签: 电影 好莱坞 导演 斯皮尔伯格 故事片 业余
  • 简介:用电影表现音乐,用电影和音乐表达自我--这些笔者对于阿伦·米勒的音乐纪录片所作的理解尝试,都只是在接近正确理解的路上而已.阿伦·米勒的电影中含有一些不可思议的东西.人们知道他的影片是怎样构成的、它向什么地方发展以及它怎样达到目的,但它朴素而精致的镜头、美妙而自如的剪辑以及深刻而优雅的思考却难以进行分析和用笔墨来形容.

  • 标签: 乐思美国 作品谈 导演阿伦·米勒
  • 简介:电影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通过电影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风俗、文化、价值观.观赏电影,我们可以超越娱乐,从更深刻的角度探索电影中隐含的文化因素.一、美国电影的英雄情结探源英雄是群体生活的产物.当人类陷入危机时,一些在智力、体能、道德品质上出类拔萃者会拯救处于困境中的同伴,这些人被称为英雄.

  • 标签: 美国电影 英雄主义 价值观 《角斗士》 宝贝 美元
  • 简介:<正>一、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在经历了越南战争、嬉皮士运动、美国民权运动及性解放运动之后,20世代90年代美国人迎来了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复苏的繁荣年代。电视、流行音乐、快餐、家庭录像带、有线电视网、DVD等大众文化产物的普及挑战着传统精英文化的绝对统治地位。'在1985年至2002年之间,录像机成为美国家庭的一个标准特征。91%以上的家庭拥有一台或多台录像机。从1997年技术的引入到现在,DVD市场的扩大更是显著的且不同寻常的。仅仅5年的时间,DVD的销售量从1997年的32万台激增到2002年的2510万台。'﹙《美

  • 标签: 大众文化 好莱坞电影 独立电影 精英文化 美国民权运动 独立制片
  • 简介: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部具有令人无法抗拒之魅力的电影:它不仅以陌生化的电影语言和非同一般的叙述风格带给我们以极大的感官娱悦享受,而且以寓于审美形式之中的深刻思想内涵引我们步入哲学思考的更高境界。它的主题意蕴指涉着一个历久常新的话题:人类的自由与解放。美国影片《上帝发疯了》第一集(中译名《绝境求生》),其画面是从居住在非洲南部卡拉哈迪沙漠一隅的一群尚未向文明进化的落后民族的生活切入的。说是一个民族,其实不过是一个家族,总共二十人左右,有男有女,有老人有孩童。他们的族长是一

  • 标签: 美国电影 电影语言 美国影片 主题意蕴 非洲南部 中译名
  • 简介:'空难事件'是美国电影经常涉猎的题材。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萨利机长》就是依据美国航空历史上堪称'哈德逊奇迹'的真实空难事件改编的一部惊心动魄的电影。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公司一架空客A320客机从纽约长岛起飞后出现故障。机长应变迅速,驾驶客机避开人口密集街区,迫降于哈德逊河,机上155人全部获救。这么一个令人感动、惊喜和振奋的大事件,要改编成电影其实是有难度的,最

  • 标签: 中尽责 博弈评 尽责调查
  • 简介:<正>一、电影《逃离德黑兰》概况2012年10月,好莱坞才子、新生代导演本·阿弗莱克以纪录片形式为影迷带来了他的第三部自导自演作品——《逃离德黑兰》,一部精彩的、扣人心弦的政治大片。该片耗资4500万美元,中等

  • 标签: 爱国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 德黑兰 美国式 电影制片 中情局
  • 简介:你知道竹子为什么生长在这里?它在等待微风的触及。这是影片《红角落》(RedCorner,1997)快结束的时候华人女律师沈月玲对美国商人杰克自问自答、一语双关的爱情表白,暗示着她生命的全部意义都来自于杰克的出现,来自于杰克的激活,来自于杰克从远方带来的价值观的触动。

  • 标签: 爱情片 华人 美国 种族 身体 女性
  • 简介:如何看海内外华语电影研究李焕征(以下简称李):鲁教授,您好!作为一个海外学入,您在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世界电影研究、华语电影研究等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请问您对当下海内外的华语电影研究是如何看的呢?

  • 标签: 电影研究 美国加州大学 华语 教授 访谈录 电影史
  • 简介:1994年的《低俗小说》开启了美国新犯罪电影的时代。美国新犯罪电影通过跨类型的创作,完成了对黑色电影等传统犯罪类型的历史沿袭,在反类型的多元化中呈现新老作者的不同风格。相应时期美国社会的文化变迁是美国新犯罪电影类型特征变化背后的本质原因。

  • 标签: 新犯罪电影 类型 作者风格 文化变迁
  • 简介:本文通过追溯“实践教学”观念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这一观念在北京电影电影学院的教学中的传承和发展,并将北京电影学院的实践教学与美国综合大学影视制作专业的教学在理论讲授与拍摄实习、教师构成和实习硬件保障进行全面对比,从而探讨实践教学对于影视创作教育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实践教学 影视教育 影视教师 美国影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