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原始图式及其造型活动在辅助人类记事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通过音节1语言的图符演绎,形成"共同识别"的视觉图式或字符。另一方面,当原始群落图式转化为一种音节化视觉字符时,人类祖先基于群落生存而产生的功能性图式,实际上就为我们今天研究原始群落图式的功能、意义等,提供了基于直觉思维而产生的图式经验及其样式。本文试图通过直觉图式的源头梳理,还原"美术"一词的原初定义,并针对当下美术高考、学院教育等不断遭遇"造型标准"制约的现象提出质疑,以改变那种无视创新发展需求、试图"以偏概全"的美术教育定式。

  • 标签: 直觉思维 图式 知识点 个性意识
  • 简介:一、设计中的“视觉思维”设计作为一种造物行为,与其说是外在的一种实践操作活动,毋宁说是人内心世界的外在显现。设计中任何一个好的创意都是思维通过视觉的方式进行良性运作的结果。较之传统思维方式,这种“视觉思维”的方式具有直观、形象、丰富的特点,是学生进行视觉表达的重要方式与途径。然而,“视觉思维”不同于我们常说的“创意思维”:后者是一种求异或发散思维,它强调独创性以及对旧有格式的突破;而前者是一个由“物”到“形”的转变过程,它集观察、思维与表现于一体,更强调视觉观察过程中意义连接与建构的能力。

  • 标签: 视觉思维 设计创意 创意思维 视觉观察 操作活动 传统思维方式
  • 简介:本文认为,对于书籍设计而言,必须要从多变量的信息中求得对信息的整体性思考。而如何从多角度去进行整体性思考,充分考虑书籍信息的结构、层次、导向以及表现形式,完形思维方式的建立至关重要。本文以具体的设计案例从现代书籍设计的不同方面试图阐明这一立场。

  • 标签: 书籍版式设计 完形思维 土家族民间美术
  • 简介:作者首先梳理了艺术史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以及在当下的信息时代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和思维逻辑的主要倾向,继而由个人的创作经验出发,以《折叠的伊甸园》系列为例,探讨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具体实施方法与艺术家的个体认识,以及人类与科技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 标签: 科学 艺术 古典油画
  • 简介:电影把艺术带到了一个时代交错的路口。在这不断寻求往昔和探索未来的境遇之际,表演者与观者在时间和空间的语境里跃入银幕的魔幻之中,在虚无、虚空的存在中需求遇见,在获取心灵触摸的感动中所得到的开启,使电影形象的动态语言反映出了某种唯有于其自身虚拟的可能性中寻求真实可能的思维特质。

  • 标签: 电影艺术 思维特质 学思 图像 媒介 风格
  • 简介:本文所研究的基于用户体验的思维认知与沉浸以动画为传媒形式,运用动画故事叙述的艺术形态传达原本严肃的客舱安全演示。通过动画重现这一思维认知新体验,从题材民族化、受众广泛化两方面分析了《阿唐的空中奇遇》体现出的社会价值观的全民性;继而论述了动画媒介形态的认知景观和沉浸渗透;最后阐释了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群集效应,从市场影响和文化影响两方面进行了论证。本文认为:伴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叠加、更新升级,用户体验的思维认知也会在这个关系中与之契合。

  • 标签: 用户体验 思维 认知 沉浸 动画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