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满文档案:满族文字是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在蒙古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称为“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明崇祯五年(1632年)皇太极又命达海在老满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创制了新满文(即有圈点满文),自此以后,用满文记事的档案开始出现,老满文仅仅使用了三十余年,保存至今的档案文献不多,其中最大的一部是《满文老档》。《满文老档》实际上是以时间先后为序编录的一种档册,它详细、真实地记载了满族源流,天命前九年

  • 标签: 满文老档 蒙古文字母 噶盖 老满文 清太祖努尔哈赤 文字档案
  • 简介:新时期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对于西藏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时期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内容构成和措施等提出了一些思考。

  • 标签: 西藏 民族档案 特色档案
  • 简介:新疆教育历史是新疆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民族、文化、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新疆教育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本文着重以维吾尔族教育为例,试图对汉至清代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教育历史进行一番梳理,并深入研究民族最初的教育思想和文化特征,以便了解和掌握历史规律,为将来少数民族教育以及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 标签: 汉至清 新疆 少数民族 双语教育 维吾尔族
  • 简介:广西少数民族档案在广西的文化旅游中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追溯氏族源流、见证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反映民族风情、彰显历史光辉等几个方面。深入开发少数民族档案,充分发挥它们的文化价值,对广西文化旅游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广西 少数民族档案 文化旅游 文化价值
  • 简介: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完成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60周年。60年前,在黔东南的土地上曾数次留下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足迹。1930年,红七军曾转战我州从江、榕江、黎平等3县,给黔东南的革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1934年九、十月间,红六军团西征入黔,先后经过我州黎平、锦屏、天柱、剑河、三穗、台江、施秉、黄平、镇远、岑巩等10县,与实行重兵围墙的敌人进行顽强的战斗。1934年12月,中央红军进入黔东南期间,举行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黎平会议。1936年,红二方面军长征,又经过我州岑巩县。红军在黔东南的活动遍及我州12个县,超过了无数的苗乡侗寨。红军进入黔东南地区期间,认真宣传党和红军的任务,严格执行党的民族

  • 标签: 少数民族 中央红军 黔东南地区 黔东南州 红军长征 红六军团
  • 简介:今年7月,广西民族学院2000级档案专业本科班52位同学走进部分区直机关单位、驻邕高校和一些县级机关档案室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各个小组在实习老师指导下,充分利用所学的档案理论知识,协助单位档案室整理了积累多年的零散档案材料,并进行严格地分类、排序、立卷、编写目录、装订、装盒和编写检索目录等等.为规范档案管理.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标签: 广西民族学院 2000级 档案专业 学生 实习
  • 简介:对彝族俐侎人口述档案进行管理是保护彝族支系俐休人历史文化、族系文化并提供现实利用价值的重要方式。论文以俐侎人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研究为切入点,介绍俐侎人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的界定、种类和内容,总结对其管理的必要性,揭示目前俐侎人口述档案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论文认为,在宏观管理方面,彝族俐侎人口述档案资源建设应从完善政策法规、多元合作等方面入手;而在微观管理方面,重点应该在于档案材料的建设、有序化和发掘利用。

  • 标签: 民族记忆抢救 俐侎人 口述档案 口述档案资源建设
  • 简介:本文从五大类型研究民族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德昂族历史档案,分析民族文化变迁对德昂族历史档案保护的影响,以期更好地了解新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德昂族历史档案及其保护工作的新情况,促进德昂族历史档案在新形势下的保护与传承。

  • 标签: 民族文化变迁 德昂族 历史档案
  • 简介:张小宁,男,1958年7月出生于辽宁,中共党员,满族,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长期从事各民族风情风俗和自然风光摄影。1982年6月,从空军高炮十四师来到广西,在自治区档案局办公室从事行政工作。2005年11月,组织安排他负责广西重大活动照片档案的现场采集,作为广西重大活动首席摄影师,参加中央领导人视察广西、中国一一东盟博览会、自治区领导考察工作等所有重大活动的拍摄工作100多项。

  • 标签: 少数民族文化 档案局 广西 摄影人 中国 中央领导人
  • 简介:文献记录是指利用以往拍摄的资料片(有时辅以新拍摄的素材)编辑的纪录片。文献纪录片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节目样式。过处的几十年中,中国文献纪录片忠实地记录了中国革命及建设的历史进程。经过多年的发展,文献纪录片逐渐演变成一种非常重要的记录片类型。

  • 标签: 文献纪录片 价值分析 活动影像 国家 民族 中国特色
  • 简介:南诏兴起及与唐朝建立联系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三国时期蜀国皇帝使丞相诸葛亮平南方时,到达百崖,立龙佑那为酋长,赐姓张氏,于是据有云南,或称昆弥国,或称白国,或称建宁国,传十七世。到唐贞观年间,国王张乐进求因蒙舍诏强盛,举国逊位于细逻奴。细逻奴时为南诏首领,之前积极靠拢唐朝,得唐的扶持日益强大。而此时白国因境内有部落叛唐朝而受唐朝打压,细逻奴帮唐军平乱后,唐朝将白国的建国中心白崖划与细逻奴代管,后如上所述南诏取而代之。

  • 标签: 南诏 民族融合 《读史方舆纪要》 西南 兴衰 三国时期
  • 简介:对2001年至2012年在青海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的稀有血型、少数民族特殊血型及医院发现的存在不规则抗体的人员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青海省Rh阴性血型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少数民族阴性比例和产生不规则抗体比例高于汉族。对少数民族献血者血型资料和所有稀有血型资料进行特殊管理,为临床稀有血型的输血、优生优育及民族进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稀有血型信息库 少数民族 特殊管理 安全输血
  • 简介: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论文揭示其内涵外延与多元属性,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下提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抢救对策与措施。

  • 标签: 云南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 保护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现代意识得到理性升华,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民族觉醒,是开启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主要标志。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现实国情,必然也应然走上一条先实现意识现代化再谋求经济现代化的独特发展之路。而开启这条独特道路的显著标志就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现代意识的基本形成。时至今日,中国的现代化正经历着先经济现代化再意识现代化的似反复实质变的民族意识现代化复兴之路。

  • 标签: 意识形态建设 经济现代化 抗日战争时期 中华民族 中国历史 危机
  • 简介:<正>自从我们在七月卅号依一定手续备文呈请省党部,请求立案,散发宣言以来,我们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鼓励和同情,使我们非常惭愧,感到更应如何忠于民族解放事业,以报答这若干的关切,另一方面,我们却也遭受社会某一部分先生误解,以致诬蔑。因而我们有在这里将几天来立案登记的情形和我们的肤浅的意见报告出来的必要。卅号的午后三[点]钟,我们公推了两个代表,带着呈文、宣言、简章以及其他必要的文件,去省党部请求允许立案登记,经省党部负责人周达时先生说明,民众团体登记应有名单,叫我们两三天之内补交去。于是我们的代表转来告诉大家,征求大家的意见。愿意签名的就写上自己的名字,作为当调队员,结果有四五十个队员签了名,八月一号就将名单呈送到省党部去,以后,党部的(不明)来找我们的代表谈了一次话,认为名单内缺少详细住址和简要履历,要我们补交,我们也照办了。六号的一天,省党部负责人陈惕庐先生召集我

  • 标签: 民族解放 先锋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队员 贵州 立案
  • 简介:朱德经历了中国革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可谓功勋卓著。1946年在他60寿辰时,中共中央在祝词中赞誉他是“中国人民六十年伟大奋斗的化身”,周恩来把他的革命历史看作是“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毛泽东则称他是“人民的光荣”。这样一位足可印证中国革命里程的伟大人物,他所留下的遗物也就成为了研究他不同时期思想、经历以及中国革命的珍贵资料。有幸的是,在会泽县档案馆,

  • 标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朱德 中国革命 中国人民 中共中央 二十世纪
  • 简介:七月的云南,雨过天晴,格外明朗清新,兰台喜迎嘉宾。国家档案局副局长刘国能,二司司长冷保存,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处处长王绍忠,国家民委档案处处长杨燕军等一行4人,行程万里,不辞辛苦,完成在西藏检查任务后,6月27日晚转道成都抵达昆明,第二天就开始了工作,听取省档案局、馆的工作汇报和检查了省档案馆工作,29日到楚雄州和楚雄市,30日下午到大理州和大理市,7月3日返回昆明,4日又启道西双版纳州和勐海县、景洪市,7日回到昆明市和路南县等检查我省的档案工作。

  • 标签: 刘国能 档案事业 省档案馆 西双版纳州 档案工作 国家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