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基建项目大量投入,基础设备大批购置,一些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的处理暴露出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独立学院健康有序发展。为规范独立学院经济行为,重视和加强独立学院内部审计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在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获取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广西9所独立学院内部审计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为完善独立学院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独立学院 内部审计
  • 简介:研究模型分析了当不同管理形态的公司需要增资时会计师的审计及独立董事的监督功能。研究结果显示,经理人经营时,独立董事较易维持独立性;建立及落实公司治理,会计师及独立董事皆能降低投资人与企业家或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故会计师的审计功能与独立董事的监督功能具有替代关系;企业家期中增资后持股比率高于期初持股比率,且会计师及独立董事较高的报酬是企业家选择对投资人不利的投资方案的信号。

  • 标签: 管理形态 会计师 独立董事 公司治理 博弈理论
  • 简介:本研究检验行业专家型的独立董事是否会影响客户公司的业务复杂度和审计费用的关联度。统计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公司,聘请行业专家的公司的审计费用和业务复杂度的关联性更强,统计结果在多种复杂度的度量环境下保持稳定,也在交互项模型和分组模型中保持一致。此外,行业专家的调节效应在国际四大的客户中更为明显。说明行业专家提升了审计师在复杂环境下的费用收取,这有助于维持复杂经营环境下的机会主义行为侦测概率。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独立监督人员如何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改变信息指标的影响力,从而在客户压力和执业风险并存的情况下联合履职。

  • 标签: 行业专家 独立董事 审计费用 业务复杂度
  • 简介:制度(正式与非正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语言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公司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公司具体财务行为切入,以首次公告日在2000—2012年的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事件(非关联)为样本,研究独立董事方言特征如何影响其在并购过程中发挥咨询功能。实证研究发现,收购方与目标方之间的方言差异导致并购绩效下降,而独立董事具有目标方方言背景能够起到更好的咨询功能,减弱上述影响;在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对严重、地区分割问题严重、普通话普及程度较差的情形下,独立董事的咨询功能更加明显。本文提供了从语言角度研究经济行为的新思路,阐述了非正式制度在中国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 标签: 非正式制度 方言差异 并购事件 独立董事
  • 简介:美国资本市场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比较完善和成熟的资本市场,这其中离不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的有效监管。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SEC为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而对于审计独立性问题,SEC一直给予充分关注。

  • 标签: 美国资本市场 审计独立性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国际社会 有效监管
  • 简介:采用2005—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对议案事项意见的独特数据,从明确监管议案事项、非明确监管事项和股权分置改革等三方面深入考察其对独立董事出具否定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对明确监管议案事项出具否定意见概率低,说明"逆淘汰"机制和"任人唯亲"董事会文化的存在使得监督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发现,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独立董事对议案事项出具否定意见概率更低;出于规避法律风险的考虑,独立董事对明确监管事项出具否定意见的概率相对较高。因此,监管层应加强对各类议案事项检查力度而非仅仅明确监管事项;科学厘清独立董事在董事会决策中的责任边界,明确独立董事承担的法律风险。

  • 标签: 独立董事 议案事项 股权分置改革 监督机制 监管事项 独董监督
  • 简介:<正>会计信息是对会计主体经营活动过程及结果的综合反映,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不仅关系到对企业经营活动及结果的反映是否真实和准确,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关系到投资人、企业职工能否获得应得的收益,关系到债权人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因此,各国都制定了一定的法规来规范会计行为,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我国也颁布和实施了诸如《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一系列会计法律法规,这

  • 标签: 会计人员 会计管理 独立性 行会 执业回避 用人单位
  • 简介: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末发布的A股公司补充审计政策(16号文)试图通过在A股公司的首次市场融资和再融资环节引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补充审计,最终提高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质量。该政策引起了国内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相当程度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之一是以“五大”为代表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发挥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审计独立性方面。围绕有关争议,本文试图通过考察B股市场补充审计政策的执行情况来提供必要的经验证据。证据表明:首先,B股市场中担任补充审计师的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无论在范围上还是参与程度上都是有限的,并以本土化的“五大”为主。其次,B股市场中,各种补充审计模式下法定审计师发表非无保留意见(或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倾向不存在显著差异。经验证据并未发现补充审计(尤其是有“五大”参与的补充审计)对法定审计师的审计独立性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也并不支持境内“五大”的法定审计更为严格的推断。上述经验证据支持“五大”审计质量的区域差异理论,并表明多重审计模式在中国特定环境下的运行可能是低效的。

  • 标签: 补充审计模式 审计独立性 中国 B股市场 会计信息质量 证监会
  • 简介:以注册会计师是否因财务方面存在可能导致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的事项或情况对上市公司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作为审计独立性的衡量指标,分别从签字注册会计师任期与会计师事务所任期两个角度具体考察了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无论是注册会计师任期,还是事务所任期,审计任期越长,审计独立性就越低。这为我国已实施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政策的合理性提供了经验支持。

  • 标签: 审计任期 注册会计师任期 会计师事务所任期 审计独立性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 简介:本文运用系统抽样法选择了65家企业集团的70个上市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以2007年的年报数据作为选样窗口,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配备情况、独立董事的职业背景、独立董事的专业背景、独立董事职责履行情况以及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机制五个维度,深入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情况,以期为完善我国企业集团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经验支持。

  • 标签: 企业集团 独立董事 公司治理
  • 简介:中国证监会自2002年开始要求上市公司引入薪酬委员会制度。那么,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是否带来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优化?本文对薪酬委员会的建立及其独立性与高管薪酬契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我们的研究发现,薪酬委员会的建立及其独立性的提升都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一业绩敏感度。进一步的分组检验表明,薪酬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独立性对于薪酬水平和薪酬.业绩敏感度的提升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支持了“最优契约论”的观点。与此同时,根据管理层权力大小划分后,在管理层权力较高的企业,薪酬委员会的设立在提高高管薪酬的同时不能相应的提高薪酬一业绩敏感度,其独立性也无法显著影响薪酬契约的制定,这些结果支持了“管理层权力论”的论点。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薪酬委员会制度在特定的情况下优化了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增加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

  • 标签: 薪酬委员会 高管薪酬 薪酬 业绩敏感度 公司治理
  • 简介:本文首先提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三个问题:独立董事独立性弱,缺乏对独立董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不强。然后就此三个问题提出对策:选拔机制外部化,报酬与工作绩效挂钩,独立董事接触具体业务。

  • 标签: 中小企业 独立董事
  • 简介:<正>在当前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大潮中,一批总公司和企业下属的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这类经济实体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对深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向它们的主管企业提出了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处理好相互之间的财务关

  • 标签: 正确处理 国有企业职工 经营实体 经济实体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下属
  • 简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凸显了以美国为核心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和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制度性缺陷,改革现行的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势在必行,建立货币区是较为现实的选择。但在现行货币政策框架下,货币区不可避免会出现“三元悖论”困境。本文提出的贷款准备金政策框架模型,能够解决货币区在保证其内在要求的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基本前提下,区内各个成员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问题。

  • 标签: 货币政策 贷款准备金 货币区 三元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