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墨西哥是拉美大国,也是太平洋沿岸重要发展中国家,对外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国内致力于改革和发展经济,现在是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等成员,其连接北美与中南美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日益明显。中墨两国从16世纪中叶开始海上贸易。1972年2月14日正式建交。一、政治关系

  • 标签: 友好合作 经贸关系 亚太经合组织 外交政策 墨西哥 北美自由贸易区
  • 简介:以2007年2月27日至3月2日举行的第20次韩朝部长级会谈为契机,一度因朝鲜发射导弹、搞核试验而陷入低谷的韩朝关系恢复了活力。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取得新进展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韩朝关系并非从此就一帆风顺,曲折在所难免。

  • 标签: 韩国 朝鲜 双边关系
  • 简介:从苏日关系到俄日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日关系在较长一段时期里一直处于冻结状态,直到1956年,两国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两国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北方领土问题始终是两国进一步改善关系的障碍。早在1944年2月,当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还在紧张进行之时,苏...

  • 标签: 领土问题 大俄罗斯民族主义 日本政府 叶利钦 亚太政策 日俄关系
  • 简介:土耳其与巴基斯坦一直具有传统的友好关系,共同的宗教信仰是土耳其与巴基斯坦相互认同的一个重要基石;两国95%以上的居民都是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两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两国历史发展中都曾出现伊斯兰政治化和政治伊斯兰化的趋势,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伊斯兰复兴是两国都要面对的问题。本文试图在探讨土耳其与巴基斯坦建国之初对伊斯兰教的定位的基础上就两国在政教关系方面的异同作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

  • 标签: 土耳其 巴基斯坦 政教关系
  • 简介:1992年在中日关系史上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中日两国举办了各种盛大庆祝活动,隆重纪念邦交正常化20周年。这对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日各界人士还全面回顾和总结了2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与经验,认真分析了发展中日关系的现实条件和必要性,探讨和展望了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寄予厚望和充满信心。当前,中日两国需要继续共同努力,继往开来,促进中日关系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 标签: 中日关系 两国关系 和平与发展 对华关系 庆祝活动 世界局势
  • 简介:亚太地区是中美利益的交汇区,中美战略关系的发展直接影响地区格局的走向,同样,地区格局的演变也影响着中美关系。未来,在亚太地区,中美之间既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有着较大的合作空间,但双方也存在着明显的战略取向的冲突。美国将追求维持其对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实现所谓"美国治下的和平";而中国坚持主张国际政治民主化,以完全平等的方式与亚太国家发展合作关系。这种理念差异和政策取向将对亚太地区战略格局产生影响。

  • 标签: 中美关系 亚太格局 美国亚太战略
  • 简介:5月2日俄工贸部第一副部长尼基京称,在俄国内纺织品生产已经占据了一定市场,纺织品生产将成为俄经济增长点。5月3日俄财政部称,截至5月1日,俄储备基金资金总额达163.4亿美元,环比增长0.9%;若以卢布计算为9312.5亿,环比增长2%。

  • 标签: 中俄关系 俄罗斯 纺织品生产 辑录 经济增长点 储备基金
  • 简介:[摘要]南海问题早在中菲建交之前,就已存在于中菲关系之中,但并未影响中菲1975年建交。2013年初菲律宾提起“南海仲裁案”之前,尽管南海问题也曾多次使中菲关系遭遇麻烦,但中菲关系都能有惊无险地稳健发展。2013年初启动的“南海仲裁案”事实上最大化了南海问题对中菲关系的负面影响。“南海仲裁案”期间,中菲关系因南海问题而陷入建交之后的最低谷。2016年7月仲裁结果公布后,中菲关系就会在“南海仲裁案”的正式结果下运行。菲律宾新总统有意于发展异于前任的对华关系,但“南海仲裁案”已是最大的障碍。淡化“南海仲裁案”可能是2016年7月之后中菲关系的务实选择;淡化并不意味着放弃,仅是为了双边关系考虑,刻意对“南海仲裁案”“视而不见”而已。淡化“南海仲裁案”应该是中菲南海“新共识”的首要内容。菲律宾坚持“南海仲裁案”与中国坚定地批评“南海仲裁案”都无助于双边关系,要求阿基诺之后的菲律宾政府明确放弃或者反对“南海仲裁案”也不现实。为了巩固“淡化”的效果,也为了避免类似“南海仲裁案”的事件再度出现,中菲双边应该努力推动南海实质性合作。淡化“南海仲裁案”不仅有助于菲律宾在中美之间都能发展起稳健的关系,还有助于缓解南海困局,并可能降低中美对抗的烈度。

  • 标签: 南海仲裁案 菲律宾 中国 南海
  • 简介:香港回归祖国之后,香港问题对中英两国关系的负面影响减少。英国工党新政府上台后,积极调整了对华政策,并借香港回归的契机与中国政府共同努力使中英关系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得到较大改善。

  • 标签: 香港回归中英关系
  • 简介:苏芬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利益而置芬兰国家主权利益于不顾,主动挑起的一场先发制人的侵略战争,是苏联民族利己主义的表现。美国介入苏芬战争有其政治、经济以及政治文化上的根源,美国针对苏联提出"道义上的禁运",使两国贸易关系受到很大冲击。

  • 标签: 苏联 芬兰 战争 美国
  • 简介:小布什新政府上台伊始,即着手修改克林顿政府的对日政策,全面提升美日关系,加强两国在安全合作、经济、外交等领域的磋商和协调,将日本置于美亚太战略的优先地位.美日同盟关系的加强将对亚洲局势和美国同亚洲各国的关系造成巨大的冲击.

  • 标签: 美国政府 美日关系 重视日本 背景 走向 亚洲形势
  • 简介:泰国与老挝是邻国,边境贸易在两国经济交往中的地位非同寻常,它不只是两国经济关系的一部分,而是处于主导的地位.这在一般的邻国经济关系中不能不说是颇具特殊性的.不仅在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以后到1987年的泰、老关系疏远期间,而且在两国经济关系非常密切的九十年代,两国的经济往来仍主要在边境进行.

  • 标签: 边境贸易 边境地区 经济往来 经济发展水平 九十年代 资源加工
  • 简介:葛莱仪女士的文章从美方的角度回顾了中美关系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反映了美学界对中美关系的部分看法,对研究中美关系问题具有参考作用。

  • 标签: 中美关系 地区形势 高峰会谈
  • 简介:当下,世界正经历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世界经济尚未走出危机阴影,而新一轮产业竞争已悄然拉开序幕;世界权力重心正发生历史性转变,国际战略格局正经历战略性调整。在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主题的同时,大国间地缘政治角逐并未停歇。

  • 标签: 世界格局 大国关系 国际战略格局 历史性转变 世界经济 产业竞争
  • 简介:'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是两个在内涵与外延上既有交叉又不完全重合的概念或学科,所以有时交换使用、通用;有时并列使用.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人们理解上的含混和不一致,给研究、交流和学科建设等带来诸多不便.本文旨在对其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剖析.

  • 标签: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不一致 重合 概念 实际
  • 简介:中国、日本与东盟是目前东亚地区权力结构中的三大主导力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东亚国际关系格局的基本走向。本文主要借鉴国际政治研究中的三角关系分析方法,分析当前中国-日本-东盟三角关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 标签: 中国 日本 东盟 三角关系
  • 简介:独立时间不长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面临复杂而特殊的国际环境,其对外政策要考虑到主权、安全以及对外经济联系诸多因素。对外政策的目标首先是要保障国家独立、领土完整等安全要求,然后是国家经济等发展问题。针对自身的内外条件,哈提出了符合本国利益的对外政策理论、方针和原则。其对外政策实践勾勒出一个“同心圆”轨迹,具有显著的地缘政治色彩。哈中建交后,两国关系发展迅速,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政治、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两国共同致力于构筑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 标签: 哈萨克斯坦 对外政策 “同心圆” 地缘政治 哈中关系
  • 简介:正确定位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印度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灵活的高等教育宏观调控手段。中国与印度的高等教育有许多相似之处,探究印度政府与大学关系模式的特征,汲取经验教训,对理顺我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印度 政府与大学 关系模式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