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依托哈齐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观测项目,利用灰色模型GM(1,1)对软土路基沉降进行定量分析预测,探讨了该沉降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与实测数据对比表明,灰色模型GM(1,1)对该沉降趋势的符合度较高,精度能够满足要求.

  • 标签: 灰色模型 GM(1 1) 沉降预测
  • 简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支持下,以贵州省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个时期的LandsatTM遥感影像、日降雨数据、DEM数据和土壤等数据为基础,根据修正土壤流失方程式(RUSLE)计算分析了贵州省近10a来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研究表明,2000年~2010年间,现实侵蚀模数分别为1320.34t·km^-2·a^-1、1255.76·km^-2·a^-1和854.23t·km^-2·a^-1,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降低了0.89·10^8t·a^-1,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降低了2.82·10^8t·a^-1,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降低了0.28·108·a^-1,果园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降低了0.04·10^8t·a^-1,湿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降低了0.09·10^8t·a^-1。

  • 标签: 贵州省 生态系统 土壤保持功能 GIS RS
  • 简介:摘要:露天矿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对于 矿区监测而言,其 对矿山的安全、高效生产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 露天矿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占地面积大、地形复杂,加上以往的 监测手段劳动强度大、监测周期长,尤其在 滑坡裂隙地段,会给 技术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这些因素会给 矿区的监测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无人机 倾斜摄影测量 矿区监测
  • 简介:利用2000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分析了四川省隆昌县10a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并进行驱动力分析。研究表明,2000~2010年,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林地、城镇、交通用地面积增加。分析表明,隆昌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人口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化因素、政策导向,各因素间相互影响和制约。

  • 标签: 3S技术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隆昌县 驱动力分析
  • 简介:【摘要】论文 将对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述,并结合相关问题内容,对基于 ArcGIS平台的地表覆盖质检工具进行二次开发,从而 有效地 提高地表覆盖质检工具在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中国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地表覆盖质检工具 二次开发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 应用
  • 简介:【 摘要】 在中国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基本国策之一,其 在生态环境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也会因为自然地理因素、人类社会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 保护与利用土地资源,则应在土地动态监测中合理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信息技术,从而达到监测的预期效果,对土地资源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掌握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基于此,论文 主要对土地动态监测中遥感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土地动态监测 土地资源 遥感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