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高龄直肠患者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后会阴切口并发发生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2007120189行APR72高龄(≥80岁)直肠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高龄直肠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并发发生危险因素。结果72患者中,男47,女25,年龄为(81.8±1.8)岁。术后会阴切口并发发生为23.6%(17/72),其中切口感染5,切口脂肪液化4,切口延迟愈合8。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术中置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洛铂冲洗液、盆底修复、糖尿病冠心病高龄患者APR术后会阴切口并发发生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未行盆底修复(OR=0.17, 95% CI为0.04~0.82; P=0.027)糖尿病(OR=4.32, 95% CI为1.05~17.81; P=0.043)为高龄直肠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行APR高龄直肠患者应尽可能保留盆底腹膜,并予以关闭。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也是预防会阴切口并发发生有力保障。

  • 标签: 直肠肿瘤 高龄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会阴切口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开腹手术根治直肠术后并发情况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63—20183期间收治48直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4,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直肠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并发情况。结果并发发生方面,观察组为20.83%,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根治术治疗直肠患者术后并发较少,有利于患者进一步恢复。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直肠癌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接受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于2017420184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50。对照组进行常规意义上护理,实验组则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针对实验组对照组相关并发发生情况及手术质量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接受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能够在相关并发发生情况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降低相关手术数据,值得在后续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室 相关数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直肠根治术治疗进展期直肠效果及患者并发影响。方法选取201812202012明光市人民医院收治进展期直肠患者60,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对照组男18,女12,年龄(67.42±2.39)岁。观察组男17女13,年龄(68.31±2.17)岁。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并发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35.49±11.36)min、(10.27±1.56)cm、(159.47±31.42)ml、(13.37±2.35)d,观察组分别为(142.37±12.13)min、(5.13±1.37)cm、(103.27±15.36)ml、(10.29±2.01)d,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但其余手术指标均较优(均P<0.05);术后对照组CD4+、CD8+、CD4+/CD8+水平分别为(40.35±3.14)%、(30.62±1.97)%、(1.20±0.17),观察组分别为(44.26±3.02)%、(34.57±2.95)%、(1.35±0.24)(均P<0.05);对照组并发发生为26.7%(8/30),观察组为6.7%(2/30)(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根治术治疗进展期直肠优势明显,不仅可改善手术指标,同时提高治疗安全性及患者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 标签: 进展期直肠癌 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并发症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瘘口扩张护理在直肠根治术后造瘘口并发预防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造瘘口扩张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造瘘口并发发生为7.69%,小于对照组30.76%并发发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瘘口扩张护理在直肠根治术后造瘘口并发预防方面具有较好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造瘘口扩张护理 直肠癌根治术 造瘘口并发症 预防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防直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采取循证护理重要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60直肠患者,入院后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n=30)、B组(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循证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9-20229结果 B组较A组负面情绪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DVt形成概率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直肠术后,能够有效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才能够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常规护理 直肠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直肠是我国人民健康巨大威胁。随着外科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并发作为衡量手术安全性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临床医生重视。尽管有许多关于直肠术后并发研究,但汇报并发发生差异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回顾性研究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例如病历资料不完善、部分并发诊断标准不明确或不统一、出院后随访记录信息不完善、MDT成员之间沟通机制不畅通等。从直肠术后并发回顾性研究中入手,找出各中心对于并发管理登记存在缺陷问题,明确各项术后并发定义,建立健全直肠术后并发规范化登记体系,开展前瞻性登记研究,此种路径可能是获得相对准确直肠术后并发发生情况可靠方法。

  • 标签: 直肠肿瘤 并发症 回顾性研究 局限性 规范化登记
  • 简介:目的探讨梯度压力袜联合间歇充气泵在预防妇科腔镜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作用。方法将20134-20152在本院进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45患者设为观察组,20124-2013345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梯度压力袜联合间歇充气。比较两组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梯度压力袜联合间歇充气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梯度压力袜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 妇科腔镜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高龄人群中,大肠癌发病较高.因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均呈现不同程度衰退,机体免疫功能耐受性降低,若进行肠癌根治手术,易出现术后并发.高龄大肠癌术后并发为38.5%,手术死亡6.4%[1].因此,良好术后监护,预防并发发生是至关重要.我院重症监护室(ICU)在20021~20036收治高龄肠癌术后患者63,手术后即予以严密监护,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高龄 肠癌 术后 早期 监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直肠患者术后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5-20215于我院接受结直肠手术患者52,按照1:1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26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26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血液流动水平。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6.15%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3.08%,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液D-二聚体水平都有明显升高,但试验组患者血液D-二聚体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直肠手术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恢复有积极影响。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结直肠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术后短期并发。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20161120214期间,连续性接受taTME治疗83中低位直肠患者病例资料,男58(69.9%);年龄(61.4±11.8)岁;其中低位直肠42(50.6%),中位直肠41(49.4%)。术后短期并发定义为术后30 d内发生并发;Clavien-Dindo评分标准进行并发分级同时将本组前40后43患者术后短期并发发生进行比较,了解度过taTME学习曲线前后并发发生差异。结果81完成腹腔镜辅助taTME手术,中转开腹2(2.5%)。有78(94.0%)完成吻合,另外5(6.0%)行永久性造口。经腹+经肛总手术时长(246.9±85.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0(IQR:100) ml。75(96.2%,75/78)行预防性造口,其中74预防性回肠造口,1预防性横结肠造口;3未行造口。术后30 d内并发发生为38.6%(32/83),出院后并发发生为8.4%(7/83)。轻度并发占比31.3%(26/83),重度并发占比7.2%(6/83),没有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吻合口漏发生15.4%(12/78)。8(9.6%)患者出院后因并发再次入院。术后中位住院时间7(IQR:3) d。所有的轻度(Ⅰ+Ⅱ级)并发患者均予以常规保守对症治疗1C级吻合口漏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转入重症监护室并接受二次手术;2Ⅲa级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行内镜下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3出现Ⅲ级及以上呼吸系统并发,其中1出现胸腔积液行B超引导下穿刺,2呼吸衰竭患者经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等治疗,好转出院;1Ⅲb级泌尿系感染者急诊行输尿管支架植入。本组前40患者术后出现并发20(50.0%),后43术后并发发生显著降低(12,27.9%),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0,P=0.039)。结论taTME用于治疗中低位直肠具有可接受并发发生,手术经验积累在降低术后并发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直肠癌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 并发症,短期
  • 简介:摘要目的直肠术后并发肠漏进行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820187就诊44直肠术后并发肠漏患者临床诊治资料,临床观察患者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有效控制并发发展,再次手术患者例数为1,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直肠术后并发肠漏患者实施临床观察及针对性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漏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开腹结直肠根治术后感染并发发生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1~20156直肠根治术372临床资料,包括腹腔镜手术163开腹手术209,2组性别、年龄、手术切除范围、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等差异均无显著性。观察指标包括腹腔引流管导尿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等,感染指标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包括肝下、膈下、脾窝、盆腔肠襻间等),院内获得性肺炎,下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感染等。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38.8±8.7)mlvs.(70.1±18.1)ml,t=-19.672,P=0.000],引流管留置时间短[(7.5±2.3)dvs.(10.7±3.1)d,t=-11.022,P=0.000],导尿管留置时间短[(0.9±0.2)dvs.(1.4±0.5)d,t=-12.035,P=0.000],住ICU时间短[(18.4±2.8)hvs.(27.9±6.1)h,t=-18.423,P=0.000],总住院时间短[(12.7±3.1)dvs.(15.1±4.2)d,t=-6.111,P=0.000],但手术时间显著延长[(195.8±35.2)minvs.(162.1±48.3)min,t=7.490,P=0.000]。腹腔镜组切口感染发生显著降低[4.9%(8/163)vs.16.7%(35/209),χ2=12.555,P=0.000]。结论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且不增加其他感染并发发生

  • 标签: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 并发症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开放性直肠根治术(Dixon)在直肠患者术后并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01712北流市人民医院120进行直肠根治术直肠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腹腔镜直肠根治术(腹腔镜组),开放性直肠根治术(开放组)各6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发生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开放组术后并发分别为8(13.3%)vs.10(16.7%);吻合口漏为2(3.3%)vs.4(6.7%);肺部感染为3(5%)vs.4(6.7%);尿潴留为4(6.7%)vs.4(6.7%);肠梗阻为3(5%)vs.2(3.3%);切口感染为0(0)vs.1(1.7%);腹腔内感染为1(1.7%)vs.1(1.7%);泌尿系统感染为0(0)vs.2(3.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1(1.7%)vs.0(0);输尿管损伤为0(0)vs.1(1.7%);造口并发2(3.3%)vs.3(5%);切口愈合不良为1(1.7%)vs.1(1.7%)。在本研究中,腹腔镜组开放组在术后并发相关并发发生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开放性直肠根治术(Dixon)在直肠患者术后并发方面相当,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直肠癌 根治术 腹腔镜 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