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铸造镁合金主要类型,探讨铸造镁合金表层处置现状与工艺方法,分析了不同方式生产的镁合金保护膜层的性质、MAO工艺特征与发展态势等。

  • 标签: 镁合金 MAO UMAO 发展态势
  • 简介:摘要:目前,新型铝合金作为轻质高强钻杆材料应用于地质勘探、油气定向开采以及科学超深钻井等领域。现场工业试验表明,铝合金钻杆由于重量轻、密度仅为钢的1/3,在近水平孔中与孔壁的接触压力更小,可以有效缓解定向钻井中的托压问题,而且更适用于定向钻进连续取芯工艺;另外铝合金钻杆刚度较普通钢钻杆低,对钻孔弯曲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定向钻进造斜段的施工,提高了钻井施工的效率。本文对铝合金原位表面处理方式及修理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原位 铝合金 表面处理
  • 简介:【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各行各业对铝合金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因此,关于铝合金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针对表面处理工艺对铝合金防腐涂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阅。

  • 标签: 表面处理工艺 铝合金 防腐涂层 性能 影响
  • 简介:摘要弧氧化技术又称微等离子体氧化、火花放电阳极氧化。它是将铝,镁,钛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在适当的电参数条件下使其与电解液中的溶质发生反应,最终在金属表面生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陶瓷膜。利用该技术在铝及其合金上生长一层Al2O3陶瓷膜,该陶瓷膜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蚀性,而且可通过改变电参数和电解液等得到不同性能、不同颜色的陶瓷膜。

  • 标签: 微弧氧化 表面处理 铝合金拉伸 性能
  • 简介:摘要随着国防工业的需要,对铝合金材料的抗腐蚀、高强度和高硬度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铝合金材料表面氧化处理逐渐发展起来,其中以铝基材料阳极氧化与微弧氧化为主要的处理工艺,两种氧化工艺处理后的基体材料表面原位生成一层致密均匀的氧化层,该陶瓷层具有与基体结合牢固、结构致密、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耐高温冲击和电绝缘特性等,因而具有更加广阔的应有前景。本文就从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与阳极氧化工艺展开分析。

  • 标签: 铝合金表面 微弧氧化 阳极氧化 工艺
  • 简介:用化学方法在AZ91镁合金表面沉积二水磷酸氢钙涂层以提高镁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的生物降解能力。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该涂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前、后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预钙化过程中形成的二水磷酸氢钙涂层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貌。预钙化过程中钙化溶液的滴定速度强烈地影响预钙化涂层的形貌。随着钙化涂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时间的延长,二水磷酸氢钙的衍射峰逐渐消失,羟基磷灰石在基底表面析出,表明二水磷酸氢钙在浸泡过程中发生溶解。详细讨论了二水磷酸氢钙涂层的结构以及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形成机制。更多还原

  • 标签: 镁合金 Ca-P涂层 显微组织 模拟体液
  • 简介:以CoCr合金为电极,采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在纯Ti表面沉积CoCr合金涂层,研究涂层的硬度、表面状态、微观结构和相组成.结果表明:合金涂层硬度为430HV,约为基底的4倍;涂层厚度为40~60μm;涂层与基体间存在元素相互扩散,发生反应形成了冶金结合层,主要成分为Cr2Ti和Cr1.97Ti1.07.

  • 标签: 电火花沉积 CoCr涂层 界面行为
  • 简介:针对7050铝合金末端的喷水淬火过程,建立喷水表面某时刻换热系数二维分布的3个模型:喷射面均匀分布模型(H-Model),喷射水柱区均匀分布模型(F-Model)和喷射表面非均匀分布模型(G-Model),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包的用户子程序接口实现换热系数二维分布条件下的温度场模拟。有限元模拟与实测的冷却曲线对比表明,H-Model的平均误差约9%,F-Model的平均误差约7%,预测值的平均误差约4%。由此证明运用一维传热模型测算的换热系数构建其二维非均匀分布的方法简便、可靠,能为研究铝合金材料喷水淬火冷却机理与工艺控制提供更加准确的温度场结果。

  • 标签: 7050铝合金 喷水淬火 表面换热系数 二维热模拟
  • 简介: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减振性能及磁屏蔽性能好、易于回收等优点,在汽车、电子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结构材料。但镁合金的耐蚀性差,严重阻碍了它的工业应用,因此镁合金表面防护处理极为重要。

  • 标签: 表面磷化处理 镁合金 磷化溶液 锌系 金属结构材料 工业应用
  • 简介:在钛基合金Ti-6AI-4V上分别注入3×1017、6×1017、9×1017和2×1018N+/cm2四种剂量的氮离了后,进行显微硬度的测定及通过划痕试验测定其耐磨性,结果表明:经离子注入后的钛合金,其显微硬度及耐磨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其提高的程度与注入剂量的大小有关,其中,以6×1017和9×1017N+/cm2为佳,表明在离子注入技术用于材料改性时,注入剂量与材料表面性能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标签: 离子注入 钛基合金 显微硬度 耐磨性
  • 简介:评述了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技术和金属基熔覆体系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金属基熔覆层的组织特征及性能,指出了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途径,介绍了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技术的应用情况,并探讨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 标签: 铝合金 激光熔覆 金属基复合涂层
  • 简介:摘要金属密封环的密封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牙轮钻头的使用寿命,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牙轮钻头金属密封环材料20CrNiMo合金表面熔覆合金涂层,达到提高其表面耐磨性能的目的,从而提高牙轮钻头的寿命。分析了激光熔覆层的微观组织,测试了激光熔覆层的微观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高度弥散的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与有较高韧性的非晶相夹杂的复合组织提高了涂层的力学性能,试样表面硬度、抗磨损性能大幅提高。

  • 标签: 牙轮钻头 激光熔覆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耐磨性能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在磨削加工过程中砂轮的选择对铝合金表面精加工的影响。通过实验和分析,我们研究了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砂轮在铝合金表面精加工中的性能表现。研究结果显示,砂轮的选择对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我们还探讨了不同磨削参数对加工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的加工策略,以提高铝合金表面的精度和光洁度。这项研究对于改善铝合金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砂轮选择 铝合金 表面精加工 加工参数 精度。
  • 简介:摘要:针对5083铝合金表面难以激光熔覆制备高表面性能涂层的问题,拟开展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制备FeCoNi-M系高熵合金基复合涂层研究工作。研究包括FeCoNCu高熵合金涂层成型质量工艺分析。旨在解决传统涂层材料应用在铝合金表面难以调控复杂金属间化合物在涂层中生成、原位合成高熵合金难以获得组织均匀涂层、新材料与激光沉积工艺匹配性等技术问题。

  • 标签: 铝合金 激光熔覆 高熵合金 工艺分析
  • 简介:文章用X-射线方法研究了Fe-Cr混合粉末在机械球磨过程中其固溶状态随球磨时间的变化,并用透射电镜对球磨的粉末进行了观察。试验发现:两种元素的固溶度随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球磨40小时后两种元素已完全合金。在球磨过程中,有纳米晶形成,球磨20小时的样品含有的纳米晶的尺寸约在20~80nm。实验还发现,球磨会使晶格产生压缩应变,使晶格常数变小、衍射角变大,这种晶格应变随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能在退火过程中部分消除。

  • 标签: 机械合金化 纳米Fe-Cr合金 X-射线衍射
  • 简介:摘要:钨合金和硬质合金作为重要的工程材料,在各种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它们的生产过程和废弃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钨合金和硬质合金的再生资源利用技术。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本文介绍了不同的再生资源利用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学方法,如熔化再生、粉碎再生以及化学提取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对原始资源的依赖,还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最后,本文探讨了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钨合金 硬质合金 再生资源化利用 熔化再生 化学提取
  • 简介:摘要:文章针对某镁合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表面腐蚀故障的问题,通过原理分析和相关排查试验,找出了造成故障的原因,对同类产品后续加工过程的防护及同类质量问题的处理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镁合金 铸件 腐蚀与防护
  • 简介:对镁合金常用表面处理方法和成形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根据冷喷涂技术的优点,综述了冷喷涂在镁合金表面处理中的应用,并对冷喷涂技术用于制备镁基复合材料和近净成形镁合金部件进行了分析及展望。

  • 标签: 冷喷涂技术 镁合金 表面处理 镁基复合材料 近净成形
  • 简介:合金材料表面的生物活化处理是近年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钛合金表面改性、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种类及工艺。纳米涂层技术将是今后钛及钛合金表面活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钛合金 植入物 钙磷涂层
  • 简介:镁及镁合金材料作为可降解生物材料,其密度与人骨密度相当,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以及相对于非金属材料的更好的塑韧性和可加工性。因此,镁及镁合金有望用于承力部位的骨组织修复。本文综述了医用镁及镁合金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

  • 标签: 镁及镁合金 表面改性 生物医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