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常见差错的原因,并根据差错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应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从医师、护士、药师等几方面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常见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差错率明显降低,工作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要提高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工作质量,需要对常见差错的医院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标签: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差错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内差,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门诊药房药品调剂质量控制,分析调剂内差构成比及原因,制订相应对策。结果调剂差错率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下降了29.73%。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降低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而且能够增加团队协作能力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工作积极性。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药房 调剂内差
  • 简介:摘要西药房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的职能科室,是医院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平台。西药房的工作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和患者病情康复程度,目前西药房最基础的问题就是处方调剂容易出差错。因此减少和杜绝处方调剂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本文对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 标签: 西药房 处方调剂 差错 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手术室物品清点差错事件中的应用分析,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室物品清点差错事件的发生。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手术室物品清点差错事件,通过事件调查,找出近端原因,确认根本原因,制定和执行改善行动计划。认为发生手术室物品清点差错事件的根本原因有人员因素、制度因素、环境因素和物品质量因素,从而从加强人员管理、完善制度、改善环境、规范物品管理着手应用。结果: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手术室物品清点差错事件明显减少结论: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的应用手术室物品清点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和类似事件的重犯率都大大降低,从而保证了病人在手术过程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手术室 物品清点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降低护理差错的意义。方法将我院开展优质护理病房科室护理管理按管理模式分为两个阶段,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前1年(2012年4月-2013年3月)为对照阶段,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后(2013年4月-2014年3月)为实施阶段。比较两个阶段护理差错率。结果对照阶段出现护理差错45例,差错率10.56%,实施阶段出现护理差错17例,差错率3.3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是现代管理模式的升华,对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差错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护理管理 临床护理差错
  • 简介:目的:比较美欧药品违法行为与侵权行为的法律界定、法律责任,以期为构建我国药品责任法律制度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探讨药品违法和侵权行为的在不同法律中设定的方式与联系,以及法律责任设定。结果药品违法与侵权行为分属行政规制与产品责任、民事侵权,目前,我国《药品管理法》关注药品质量约束机制和行政合规性,而《产品质量法》和《侵权责任法》缺乏有效衔接的侵权责任制度。同时,缺陷界定存在瑕疵,假劣药划分交叉混乱,赔偿责任设定未将行为人主观恶意程度和造成的损害后果作为特殊考量因素,致使司法实践和执法操作存在诸多适用难题。结论以药品管理法修订为契机,对药品违法与产品责任、侵权行为进行关联性条款设定,维护公众用药合法权益。

  • 标签: 药品违法行为 假劣药 药品侵权行为 法律修订
  • 简介:本文分析了医院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对高危药品药品性质不了解、重视程度不够、使用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逐一改善,以达到加强安全管理,使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化,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的目的。

  • 标签: 高危药品 用药安全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用药错误导致的严重药物不良事件给患者、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均造成不良影响和巨大损失,而严重药物不良事件涉及的仅为少部分药物,这部分药物称为高危药品。加强对高危药品的认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并避免高危药品用药错误及其导致的严重药物不良事件成为了医疗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介绍了高危药品的背景和概念、分析了高危药品安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风险,结合对我院高危药品的管理实践,总结了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体会。

  • 标签: 高危药品 用药安全 管理 实践
  • 简介:民以食为天,以药治病强身,食品药品的安全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但有些“黑心”企业、“不法”商家昧着良心赚黑心钱,在经营或销售活动中进行各种违法行为,置我们的健康安全于不顾。

  • 标签: 食品药品 制度 名单 解读 健康安全 违法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品非降脂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2014年3月就诊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将其中使用他汀类降脂药品50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他汀类非降脂药品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他汀类降脂药品使大部分患者出现皮疹、肌损害、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现象;严重者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肝脏功能受到损害。而他汀类非降脂药品的使用者则没有出现此类不良的反应。结论他汀类非降脂类药品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降脂降血压、保护肾脏的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他汀类非降脂药品 他汀类降脂药品 非降脂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回顾式调查方式,对医院465例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65例ADR报告中,≧60岁者构成比最高,占36.79%,18~49岁年龄段女性居多,占21.08%;抗感染药居各类药的首位,占28.82%;以静脉方式给药引起的ADR构成比最高,占78.07%;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包含22类,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减少不必要静脉用药,合理使用抗感染药,能降低ADR的发生风险。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 给药途径 药品种类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世界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加快,使得我国医药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处境。我国医药产业正面临着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时机。这不仅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是发展的挑战。相较于国外进入我国医药产业的情况就可以看出,鉴于过去对这方面经验的缺乏,使得国外医药公司以很小的代价持有证书持有人。现如今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自主意识不断加强,但是信息不是很明亮。面对此种状况,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赶上。本文就制药企业药品国际注册措施进行探讨。

  • 标签: 制药企业 国际注册 措施
  • 简介:摘要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也是药学工作者永远离不开的话题。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食品药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食品药品安全不能保障,社会将难以和谐发展。在特定时期,并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食品药品犯罪高发情形下,以打防共治为理念,强化侦查打击,提升侦查效能十分必要。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依法治国理念为指导,对食品药品犯罪侦查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原因,提出食品药品犯罪侦查的建议,对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食品药品犯罪 侦查 困境 研究
  • 简介:摘要药品作为人们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特殊商品,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制定规范的药品监督管理条列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而药品GMP就是在医药工程设计中首要遵守的规范条列,它是通过对药品生产全过程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制药企业遵循科学、系统的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保证药品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

  • 标签: 医药工程设计 药品GMP认证
  • 简介: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生产、销售民间偏方”、“生产、销售保健品”、“销售假冒中药材”等危害药品安全犯罪行为的定性,应结合具体案情选择适用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经营罪等罪名.在犯罪形态上,生产假药罪以制成成品得以出厂销售为既遂,销售假药罪以进入交易环节为既遂.在刑罚裁量上,应贯彻从严刑事政策精神,加大刑法打击力度.

  • 标签: 危害药品安全犯罪 罪名 犯罪形态 刑罚裁量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病区药品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参照国际医院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医疗服务特点,制定规范的药品管理制度。结果和结论实施JCI标准后,我院病区药品管理合格率明显提高,药品储存更合理、安全。

  • 标签: JCI标准 病区 药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