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胸部CT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的认知水平。方法回顾分析73例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胸部CT影像学特点。结果73例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中,30例发热(41.1%),气紧61例(83.6%),咳嗽45例(61.6%),胸痛9例(12.3%),心悸46例(63%),消瘦70例(95.6%),头痛43例(58.9%),腹泻6例(8.2%),口腔白苔样物24例(32.9%),肺部闻及干湿性啰音27例(37%),淋巴结肿大32例(43.8%)。胸部CT影像学表现弥漫性大致对称性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45例(61.6%),局部树枝样挂霜样改变影4例(5.5%),局部浓雾状改变影18例(24.7%),局部斑片状密度增高影6例(8.2%)。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64例(87.7%),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100个/微升37例(50.7%),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微升69例(94.5%),CD4+T淋巴细胞计数大于200个∕微升4例(5.5%)。白细胞计数升高10例(13.7%),白细胞计数降低63例(86.3%),贫血68例(93.2%),肝功能损害14例(19.2%)。结论对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微升的艾滋病患者,当临床出现气紧、咳嗽、发热、低氧血症等表现时,结合胸部CT弥漫性大致对称性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局部浓雾状改变影等病灶,可高度提示存在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可能,建议及早按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给予治疗,以争取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

  • 标签: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胸部CT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临床特征,识别重症患者和降低病死率。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诊断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11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CD4+细胞计数均<50cells/ul,患者临床表现特点为症状重、体征轻、病情进展快,易并发呼吸衰竭。116例患者中,好转100例(86.2%),死亡16例(13.8%)。结论尽早抗孢子治疗,出现呼吸频率增快、氧合下降,及时给予呼吸支持,是降低病死率关键。

  • 标签: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 病情特点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初始血型抗体效价≤1∶8的ABO血型不相容(ABOi)肾移植受者,探讨采用仅口服免疫抑制剂进行预处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9年10月仅口服免疫抑制剂进行预处理的ABOi肾移植16例,以同期接受ABO血型相容(ABOc)肾移植32例作为对照,观察和比较两组受者情况。结果16例ABOi肾移植中,AB供A型4例,AB供B型3例,A供B型1例,B供A型4例,A供O型2例,B供O型2例。初始和移植当天受者ABO血型抗体效价(IgM和IgG)均≤1∶8。中位随访时间495 d(90~1696 d),ABOi组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切除1例,ABOi组和ABOc组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3.75 %(15/16)和100 %(32/32),无受者死亡;两组受者术后6个月后血肌酐分别为(114.30± 28.13)和(106.08±23.80)μmol/L(P=0.38),eGFR分别为(64.93±19.60)和(82.34±22.58)ml/min/1.73 m2(P=0.13);两组术后发生感染3例和5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例和5例,两组感染和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始血型抗体效价≤1∶8的ABOi受者仅采用口服免疫抑制剂进行预处理是安全、可行的,这将极大简化此类受者术前的预处理方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肾移植 ABO血型不相容 个体化预处理 血型抗体 免疫抑制剂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1例肾移植术后不明原因发热、消瘦的受者,经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检查明确致病菌为耐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CT检查明确腹膜后感染。结合其他资料考虑供者来源感染,手术切开引流及抗感染治疗,调整免疫抑制剂并维持低浓度,停用抗代谢类药物。引流术后随访6个月,感染无复发。本病例诊治经过提示供者来源耐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感染可引起腹膜后脓肿,腹部CT扫描有助于诊断。

  • 标签: 肾移植 肺炎克雷伯菌 腹膜后脓肿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一例肾移植术后皮疽诺卡感染引起的肺炎、脑脓肿及皮肤多发感染的受者,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早期明确诊断,通过复方磺胺甲噁唑+美罗培南为主的治疗后,肺部及颅内感染灶持续吸收,皮肤多发溃烂灶愈合,移植肾功能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诊断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

  • 标签: 肾移植 皮疽诺卡菌 肺炎 脑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的护理要点,提高艾滋病临床护理质量。方法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的患者,回顾整个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经验,探讨护理要点。结果患者的文化程度不高,按时服药,期间无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结论加强基础护理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的要点,有效的护理是延长患者生命的重点,规范的消毒隔离和标准职业防护是避免护土职业暴露的新环节。

  • 标签: 艾滋病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 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的护理要点,提高艾滋病临床护理质量。方 法 :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的患者,回顾整个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经验,探讨护理要点。结果:患者的文化程度不高,按时服药,期间无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 。结论 :加强基础护理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的要点,有效的护理是延长患者生命的重点 ,规范的消毒隔离和标准职业防护是避免护土职业暴露的新环节 。

  • 标签: [ ] 艾滋病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以肾移植术患者1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4月-2020年10月,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肾移植术 综合护理干预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代测序技术在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孢子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诊断的5例非HIV感染孢子肺炎的诊治过程,并与常规实验室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二代测序技术在非HIV感染孢子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例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8±6)岁。3例为膜性肾病,1例为结核性脑膜炎,1例为食管癌放化疗后,发病前均有糖皮质激素用药史。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CT表现为双磨玻璃影,1, 3-β-D-葡聚糖试验结果均>1 000 ng/L。5例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1例BALF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发现孢子包囊,5例BALF二代测序均检出孢子和人类疱疹病毒核酸序列。5例均应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治疗,中位治疗时间33(23,72) d,1.44 g,口服,1次/8 h;更昔洛韦治疗中位时间为15(6,22) d, 250 mg,静脉滴注,1次/12 h。经治疗后胸部CT表现及临床症状均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BALF的二代测序诊断非HIV患者孢子肺炎的特异度及敏感度高,较常规实验室检验方法更快速、全面、准确,可作为孢子肺炎诊断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肺孢子菌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二代测序
  • 简介:摘要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并发症,与患者的病死率和医疗费用增加密切相关。发生SAP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可能与误吸及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有关,后者是在卒中发生后通过复杂的循环性和神经性通路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而诱发。

  • 标签: 卒中相关性肺炎 卒中诱导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本专家共识通过临床研究证据从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方面阐述了脓毒症免疫障碍机制、监测评估以及免疫增强的药物治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深入地认识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状态及其临床意义。临床资料提示,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参与了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定量检测、淋巴细胞计数可作为反映脓毒症患者天然免疫、获得性免疫功能障碍的重要指标;免疫增强治疗包括增强天然免疫的药物、提高获得性免疫的药物和免疫增强联合抗炎治疗等措施。

  • 标签: 脓毒症 免疫抑制 免疫功能监测 免疫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合并孢子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方法本文就1例肺癌合并孢子肺炎病例的病情特点及药物治疗、监护进行分析。结果该例肿瘤放化疗后、免疫力低下患者,出现气促加重伴发热等临床表现,结合胸部CT表现及六胺银染色(GMS)涂片检查,确诊孢子肺炎,以大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配合激素治疗,加强予药学监护。结论对存在多项孢子感染危险因素,影像学及临床症状符合卡氏孢子肺炎特征的肿瘤患者,早期诊断、早期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进行综合治疗,并予药学监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肺癌 肺孢子菌肺炎 复方磺胺甲噁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断率,并规范诊治。方法 回顾2018年1月—2022年8月 6例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胸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结果 6例艾滋病抗体阳性患者 均有发热、刺激性干咳、呼吸困难、个别有呼吸衰竭等呼吸道症状及双弥漫性磨玻璃改变影像学改变共同特征。结论 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临床表现、体征 影像学方面有共同特性,临床医师首次接诊时如发现影像学提示双弥漫性病变患者要及早完善传染病筛查,以利于早诊断、早治疗并及早按感控要求隔离、转诊。

  • 标签: 艾滋病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临床中常见传染病类型,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而近年来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的情况也是比较多,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本文就针对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 标签: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的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方面,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分别为(18.57±3.37)d、(1.60±0.41)万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状况、不良心理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观察组NRS-2002、BI以及SAS评分分别为(2.63±0.38)分、(76.33±4.73)分、(50.15±3.52)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改善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这些措施能够全面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和健康。同时,有效减少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更注重全面性和效率性,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和家属的负担,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且能够提升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让患者感受到更加全面、关心和专业的护理服务,值得参考。

  • 标签: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观察 护理
  • 简介:  临床上诊断SLE患者合并的HCMV感染十分困难,SLE免疫抑制治疗的特性以及该人群中HCMV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3 SLE患者HCMV感染的临床表现

  • 标签: 免疫抑制治疗 合并感染 患者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供体来源多重耐药(MDRO)的感染情况,通过对肾移植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全员防范管理策略,降低医院MDRO感染率。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肾科2018年10月-2020年10月210例肾移植供体的动脉组织、静脉组织、灌洗液和肾移植受体的血液、尿液、引流液,分析供体、受体MDRO的感染情况和MDRO感染的易感部位、病原分布、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发现有24例肾移植受者培养出MDRO,送检标本均为移植肾供体引流液培养,其中,12例供体阳性对应的受体为阴性,3例供体阳性对应受体阳性。通过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和管理,供体MDRO向受体传播的例数仅为3例,受体MDRO未向其他患者传播,且受体MDRO均在10天左右转阴。结论 根据移植肾供体和受体在不同阶段的培养结果,通过手卫生、戴口罩、院感知识培训、医护一体化管理等全员防范策略对院内多重耐药感染情况进行有效干预,能有效控制供体MDRO感染肾移植受者传播,有利于降低医院MDRO感染率。

  • 标签: 肾移植 多重耐药菌感染 全员防范 管理策略
  • 简介:1.1.1病史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