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类刚刚迈入21世纪时,遭遇了一场席卷全球的传染病危机——SARS事件。这次事件仿佛令一个早已远去的恶魔“瘟疫”再次来到我们身边。万幸的是,随着SARS疫情的缓解,这样的日子只持续了短短的三个多月。然而,一百多年前的人们却时时生活在各种致命传染病带来的恐慌之中。历史上,斑疹伤寒和黄热病都是曾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直至今天,它们在一些较为贫困、

  • 标签: 黄热病病毒 医疗卫生条件 黄热病疫苗 热带医学 尼科尔 研究所主任
  • 简介:对于大众文化来说,'伤寒玛丽'是一个形象的隐喻.作为'带菌的文化',它一直处于被'除菌'的过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以来关于大众文化的三次讨论,其背后隐含的诉求和文化目标是极不相同的.五四时期'还文学于平民'的口号所针对的是封建的'贵族文学',实现的是建设'新文化'的目标;30年代到40年代的讨论将农民文化置换了大众文化,它的诉求是建设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民众动员;90年代讨论的是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但时代的转型已使知识分子的话语成了强弩之末,它丧失了批判的有效性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了另一意义上的'文化带菌者'.

  • 标签: 贵族文学 农民文化 大众文化 五四时期 封建 隐喻
  • 简介: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严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伤寒杆菌经粪—口途径传播,人类是唯一的传染源,因此伤寒与环境和食品卫生状况密切相关。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使伤寒的抗生素治疗日益复杂,因此严格遵守饮食和饮水卫生及接种伤寒疫苗仍是预防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本文就伤寒的疾病特征、流行分布、多重耐药情况、预防控制及疫苗应用等情况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伤寒 发病率 多重耐药 预防控制 VI多糖疫苗
  • 简介:摘要《伤寒论》中的附子汤临床疗效明显,已广泛应用于各个系统疾病治疗当中,特别是骨关节疾病应用最多1。本文笔者综合概述附子汤条文的解析及收集整理目前关于此方临床应用,浅谈对附子汤的认识和理解。

  • 标签: 附子汤 条文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热型”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典型表现,尤其在外感病中出现的更为普遍,了解与掌握各种热型的不同征象与特点,对于指导临床辨证论治非常重要。本文就《伤寒论》一书所论述的种种热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根据其临床特征归纳为单发热、单恶寒、发热恶寒、寒热往来、潮热、振寒及寒(厥)热胜复七个类型。同时,又对每个热型中的不同发热征象,进行逐一分析,使热型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更加明朗化,更加贴近于临床中辨证论治的应用。

  • 标签: 伤寒论 热型 辨证论治
  • 简介:伤寒论》用药法度谨严,变化灵活,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是有规律可循的。兹就其若干问题,结合临床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1根据主证,制定主方,是伤寒用药的原则性从临床实践来看,《伤寒论》用药是根据主证(包括病机),而后制定主方,这一原则贯通于全论大法。主证在六经病中各有纲目,标示其主要脉证。

  • 标签: 伤寒论 用药法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伤寒论》是由汉代张仲景写的,专门治疗外感病的一本医学著作。全书10卷。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中医称外感为病邪,张仲景首开六经辨证,将病邪侵入六条不同的经脉,而怎么辨证,怎么用药计量写了出来。文中多次提及“和”字,在《伤寒论》各篇可以见到,每一条症状中“和”字其含义各有不同,大致分为有关病机、治法治则、辨证要点等多个方面。

  • 标签: 伤寒论 张仲景学术思想 病机 治法
  • 简介:笔者对研究《伤寒论》中药物剂量与现代计量单位“克(g)”换算的文献综述如下,以期找到经方现代运用的合理剂量。

  • 标签: 伤寒论 剂量 概述
  • 简介:伤寒论》扶阳思想渊源于《易经》、《内经》,强调临证当时时顾护扶助阳气,发明扶阳大法,并创制诸多扶阳经典名方,对后世医家尤其是扶阳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重大而深远,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 标签: 《伤寒论》 扶阳思想 张仲景
  • 简介:由于我省城乡自来水供应日益普及,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开展了有效的粪管水改工作,有效地降低了各种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故自70年代始肠伤寒的发病率已有大幅度的下降,平均年发病率从50、60年代的20.39/10万、20.59/10万降至13.16/10万,80年代平均年发病率更下降至5.12/10万;但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部分农村卫生工作有所放松,集市贸易以及街头食品的繁荣兴旺也同时带来了不良卫生问题;某些实行简易自来水供应的厂点,也因为缺乏必要的净水设备和消毒措施,加上水源未受立法保护,一旦水质受染,往往导致疾病的流行。近年来,肠伤寒病的大规模暴发虽不多见,但局部的、小规模的流行则尚间有所闻,为引起有关方面的警惕,注意作好预防,特将本室近日收到的四篇报告材料摘要分述于下:

  • 标签: 街头食品 农村卫生 自来水供应 肠道传染病 消毒措施 净水设备
  • 简介:摘要 : 《伤寒论》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然而对六经代表脉象及脉理阐述的仍不够清晰,故本文试从脉象入手,究其形成机制,结合八卦、《黄帝内经》以及古今医家的临床经验来分析六经病的治疗及其意义,以及病位轻重与转归等。

  • 标签: 六经 代表脉 八卦各论
  • 简介:本文通过对温病的重新认识,认为温病病机是上热下寒、本虚标实,进而找到与伤寒论176条的契合点,提出了对176条的新认识,认为白虎汤证确实'表有热,里有寒'。

  • 标签: 温病 金不足 木太过 表有热 里有寒 本虚标实
  • 简介:黄芩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治疗湿热肠痛及泻痢。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用于治疗寒热往来,胸胁硬满。大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枳壳)四枚,大枣十二枚,大黄二两。

  • 标签: 黄芩汤方 大柴胡汤 寒热往来 伤寒论 肠痛 黄连泻心汤
  • 简介:通过解析《伤寒论》涉及脾胃证候的相关条文,揭示其在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调养护理诸方面所蕴含的丰富脾胃病治疗思想。

  • 标签: 《伤寒论》 脾胃病 六经辨证 调养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伤寒的初诊误诊原因,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小儿伤寒发病早期的多种临床表现及初诊误诊因素。结果: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误诊为支气管炎9例,支气管肺炎17例,大叶性肺炎3例,扁桃体炎4例,上呼吸道感染6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误诊为急性肠炎10例,黄疸型肝炎7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误诊为脑炎1例。结论:小儿伤寒多为散发,临床症状不典型,以呼吸道或消化道并发症为突出表现者多见,造成了疾病的主从关系错乱,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应更新知识,开阔思路,降低初诊误诊率。

  • 标签: 小儿 伤寒 初诊 误诊 诊断
  • 简介:摘要《伤寒论》治疗咳喘分表里、寒热、虚实,主要采用汗、下、和、温、清等五法,汗法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法;解肌祛风,降气定喘法;解肌祛风,散寒蠲饮,止咳平喘法;下法有通腑泄热法;和法有和解少阳法;疏肝解郁,升降调气法;温法有温阳散饮,化气行水法;清法有清热宣肺,降气平喘法;清气分热法;清热平喘,坚阴止利法;清热养阴利水法。探讨其学术思想及理法方药规律,有助于临床辨治疗效。

  • 标签: 伤寒论咳喘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