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152例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性别的危险因素。结果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饮酒史、抽烟史、CRP、LDL-C、收缩压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女性组相比,男性组患者的年龄、抽烟史及HDL-C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不同性别人群的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不同,应根据不同性别,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治计划,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性别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脑血管造影术(DSA)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对此组102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疾病的患者行MRA检查,1-10天内再行DSA检查.以DSA为标准,评价MRA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及狭窄程度的判断.结果以DSA为金标准,本组1102支颅内动脉MRA与DSA影像诊断一致的有951支,占86.3%;其中有117支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高于DSA.结论影像筛查方法主要是MRA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疾病的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DSA可以对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做出准确评估.AbstractObjectiveEvaluationofwholecerebralangiography(DSA)and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inthediagnosisofintracranialatheroscleroticdisease.Methodsthisgroupincluding102casesofpatientswithintracranialatheroscleroticstenosisdiseaseMRAexamination,during1-10daysdoDSAexaminationagain.DSAasastandardtoevaluateMRAofintracranialatherosclerosissusceptibilityanddeterminethedegreeofsteGnosisstricturediseasediagnosis.ResultsDSAasthegoldstandard,Thisgroupof1102intracranialarteryMRAandDSAimagingdiagnosticconsistentwith951m,Accountedfor86.3%;Thereare117intracranialarterystenosisdegreeofjudgmentarehigherthanDSA.ConclusionMRAinthediagnoGsisofintracranialatheroscleroticstenosisdiseasesensitivity,highspecificity,Canbeusedasaimagescreeningmethod,DSAcanaccuratelyassessinGtracranialarterystenosis.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5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关系,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提供一些客观指标。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4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冠心病患者血瘀证、痰浊证以及其他证型的相关性。结果经过研究,痰浊证和血瘀证组患者的颈动脉病变硬化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痰浊证与血瘀证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证型。结论静脉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提供冠心病痰浊证以及血瘀证和其他整形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中医证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用进行观察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接诊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108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来酌情对瑞舒伐他汀的剂量进行强化;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保守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的使用。观察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情况及治疗前后身体各项指标的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的观察中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组间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4.2667;P<0.05);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身体各项指标的观察中,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的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强化来对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并且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能够更快更好地进行恢复,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强化治疗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检测技术在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状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6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超声影像检查技术进行检测。观察所有患者内膜厚度与硬化斑块变化,斑块位置和颈动脉的出血情况。结果经超声影像检查可知,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较容易发生硬化斑块的部位分别为颈总动脉分叉部位、颈动脉的起始部位和颈动脉主干部位。使用超声影像技术检查出颈动脉硬化四种类型分别是软斑,硬斑,扁平斑以及溃疡性斑。临床治疗中采用CT检查确诊患有脑梗患者315例,占分析调查患者的36.2%,其中软斑及溃疡斑类型的动脉硬化更容易引发脑梗疾病。结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超声影像检测技术可以及时检测出患者颈动脉部位是否产生硬化病症,及时发现并采取治疗措施,能够及时避免患者脑部缺血产生猝死情况的发生,降低猝死率。

  • 标签: 超声影像检测技术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及hs-CRP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的同时予以丹红注射液,对照组仅常规冠心病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尿酸及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UA、hs-CRP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UA、hs-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多,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血尿酸及hs-CRP水平.关键词丹红注射液;冠心病;高尿酸血症;尿酸;hs-CRP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00-01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化浊行血颗粒对食饵性AS模型大鼠血脂、ET-1、NO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AS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按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食饵性AS模型。药物组给予化浊行血颗粒水溶液,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连续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TC、TG、HDL-C、LDL-C、ET-1、NO。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C、TG、LDL-C明显增高(P〈0.05),HDL-C基本一致;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增高(P〈0.05);ET-1、NO三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浊行血颗粒可调控血脂,并保护血管内皮。

  • 标签: 化浊行血颗粒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素 一氧化氮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CystatinC,CysC)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评估颅内血管病变,按颅内动脉硬化严重程度分为正常组56例,轻度动脉粥样硬化组32例,中度动脉粥样硬化组37例,重度动脉粥样硬化组23例。按血清CysC水平,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比较两组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结果与脑梗死不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脑梗死伴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Cys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清CysC水平组患者中的颅内动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血清CysC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脑梗死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年龄、高血压、体重指数、糖尿病以及血清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与高血压、糖尿病均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胱抑素C可能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胱抑素C 急性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外段的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分析结果。方法收集50例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同时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对两组患者检查完成后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在血管异常以及颈动脉斑块的比例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斑块形成率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斑块形成率14%,差异均为显著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的脑血管病患者在临床上往往会出现斑块的情况,在临床上可以使用超声诊断的方式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评价患者的实际病情。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颅外段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特征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102例与体检健康者(对照组)96例,分别检测分析两组血清CysC等生化指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测定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再根据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将所有入选对象分为健康无颈动脉斑块组(73例)、高血压无颈动脉斑块组(35例)和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组(67例),比较分析三组血清CysC、生化指标、年龄及其与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血清CvsC和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组血清CvsC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均P<0.05)。harson相关分析发现颈动脉IMT与血清CysC、年龄显著相关(r:0.26~0.32,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vsC是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B=0.48,P<0.01);在调整年龄进行偏相关分析显示CysC与IMT的相关性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r=0.20,P<0.01)。结论血清CydC与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MT有一定的关系,可作为其预测指标之一。

  • 标签: 胱抑素C 高血压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取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还要观察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病情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的较早,治疗效果明显。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大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