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运用手托对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进行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346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手托组、常规组。手托组新生儿出生后采用手托进行处理,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后按新生儿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新生儿胃食管返流误吸(GER-A)以及轻度窒息的发生率。结果:手托组1680例中无一例发生GER-A,常规组1780例中有6例发生GER-A,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托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的发生率为2.86%,常规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的发生率为4.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出生后采用手托进行即时处理可以有效预防GER-A的发生,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轻度窒息的发生率,是有效治疗新生儿轻度窒息的一种手段。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 标签: 手托法 新生儿胃食管返流误吸 新生儿窒息
  • 简介:目的:研究细菌内同源重组构建靶向Survivin的腺病毒载体及其体外扩增表达。方法:将survivin基因克隆至穿梭质粒载体中,特异性酶切后回收、连接、转化,构建负载survivin片段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提取重组病毒基因酶切鉴定后,包装成病毒,并扩增到所需滴度。行Westernblotting鉴定,观察重组腺病毒载体在真核细胞的表达。结果:(1)重组穿梭质粒的MluI酶切鉴定结果显示,酶切结果均与相应的载体及目的片段的大小相符合,基因测序结果基本一致。(2)凝胶电泳产生了两条大约15kb和8.5kb的片段,由图2可知重组腺病毒质粒酶切充分完全,且回收率较高。(3)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AD293细胞24h后已出现细胞病变效应,病变细胞细胞核变大。(4)D260/OD280的值为1.92,表明重组腺病毒纯度较高。(5)AD293细胞病毒上清中有能与抗Survivin单抗反应的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相吻合,阴性对照组无对应条带出现。结论:本方法成功构建表达了含Survivin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进行Survivin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持。

  • 标签: 细菌内同源重组法 SURVIVIN 腺病毒载体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PS),实验室的温湿度、动物的固定方法和动物的生理机能状态对兔发热反应的影响.方法实验在能控制温湿度的实验室内进行,静脉注射不同剂量(0.5?ng/kg\,2?ng/kg\,20?ng/kg\,100?ng/kg\,200?ng/kg\,2000?ng/kg)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发兔发热反应.结果随LPS注射剂量的增加兔发热反应增强.表现在发热潜伏期逐渐缩短;发热高峰值逐渐增加;发热时程逐渐延长;体温反应指数逐渐加大.另外LPS注射剂量不同,动物发热曲线的峰型亦不相同,小剂量LPS(0.5?ng/kg及2?ng/kg)可诱发单峰型发热反应;用量增加到20?ng/kg以上时,呈双峰型发热反应.静脉注射剂量为100~200?ng/kg时兔发热反应呈典型的双峰热,且发热反应均一,是造模的适宜剂量.实验结果证明实验室的温度为25℃左右动物以颈部固定方法为宜.

  • 标签: 发热反应 LPS 内毒素 不同剂量 大肠埃希菌 诱发
  • 简介:一步法体外扩增结合Southem杂交检测M53鼠肺支原体标准株,设计一对特异寡核苷酸引物及探针,合成、纯化、建立了特异、敏感、快速的检测手段。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显示鼠肺支原体M53株基因组DNA710bp特异谱带。对50只SD大鼠进行检测,结果PCR方法检出率高于分离培养,扩增产物行Southemblot杂交验证,采用碱性磷酸酶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可与膜上特异靶DNA序列杂交,而阴性对照无杂交信号。特异性实验检出10pg的DNA。充分说明一步PEN,具有高度、特异、灵敏、快速等优势,适应与大、小鼠监测中应用。

  • 标签: 支原体 鼠肺 SD大鼠 检出率 体外扩增 分离培养法
  • 简介:目的:探讨双线排龈在烤瓷冠修复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拟行烤瓷冠修复的96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交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48例(56颗牙)采用双线排龈,对照组48例(52颗牙)采用单线排龈,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排龈效果及随访24周的基牙与游离龈是否完全排开,龈沟宽度是否合适,牙体预备后肩台的边缘是否清晰、连续,印模肩台是否清晰、连续,有无气泡,模型是否清晰、光滑,牙龈有无渗血等。结果:观察组基牙与游离龈排开不全、印模肩台不清晰不连续或有气泡、模型不清晰不光滑、牙龈渗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24周,两组的修复体边缘隐蔽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级牙数为52颗(92.9%),对照组0级牙数为41(80.8%),观察组的牙周组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前牙烤瓷冠修复中应用双线排龈的排龈效果较单线排龈更好。

  • 标签: 双线排龈法 单线排龈法 烤瓷冠 牙体缺损
  • 简介:目的: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致新西兰兔心衰模型。方法运用导管术造成新西兰兔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制作超容量负荷型心衰模型。观察动物的毛色、精神状态、活动情况、饲料消耗指数、体重增加指数、呼吸频率等指标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检测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判断模型组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利用酶联免疫检测血清中cAMP、cGMP的变化情况;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该模型基因表达差异。结果模型动物SBP、DBP和LVSP著性下降,LV+dp/dt和LV±dp/dt明显下降,LVDP显著上升。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毛发枯槁,活动减少,进食减少,反应迟钝,精神萎靡,抓起时反抗减轻。模型组呼吸频率加快;模型组血清SOD活性低于正常组,MDA含量高于正常组;模型组血清cAMP明显低于正常组,cGMP明显高于正常组;利用基因芯片共检测出665个差异基因,其中与心功能较密切相关的基因主要与离子通道、肌收缩、信号转导等功能有关。结论采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建立兔心衰模型方法可靠。主动脉关闭不全,使心脏前负荷增加,造成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导致左心室扩大肥厚及心力衰竭。心肌组织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该模型基因表达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 标签: 心衰 主动脉关闭不全 新西兰兔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评价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检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曲霉感染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9例病理证实曲霉感染的患者活检标本(21例为鼻窦感染标本、18例为尸检标本),以1对真菌特有的28SrRNA保守序列结构作为真菌通用引物,以临床常见的4个曲霉菌种: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的种特异性序列为种特异性探针,与扩增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结果尸检标本阳性率为55.6%(10/18),鼻窦标本阳性率为76.2%(16/21),特异性均为100%。在这些曲霉所致的系统性感染中,烟曲霉是主要的致病真菌。结论该方法能对临床无法培养的石蜡组织块进行回顾性病原学研究,并可以鉴定常见的曲霉菌种,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用于临床曲霉感染的检测。

  • 标签: 曲霉 检测 PCR DNA探针
  • 简介:电阻抗图谱(EIS)作为测定植物抗寒性的一种方法,在农业、林业和园艺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本文以12个刺槐种质资源4年生试验林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应用EIS对各刺槐种质资源抗寒性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6个参数(τ、ψ、r、r1、re、ri)的数学意义,并与电导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刺槐种质资源抗寒性研究中,胞外电阻率(re)是最适用的一个参数,能够较好反映出不同种质资源抗寒能力;采用EIS法测定不同种质资源抗寒性结果与传统的电导率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省时、不需温育,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 标签: 电阻抗图谱法 刺槐种质资源 抗寒性 参数 胞外电阻率(re)
  • 简介:随着各种测序计划的完成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取得了很大进展,至今有几十个基因已被克隆。研究发现,大多抗病基因都存在特异的保守序列,如富亮氨酸重复序列、核苷酸结合位点、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等。抗病基因的结构特征不仅预示了植物抗病反应中可能的作用机制,而且为分离克隆植物抗病基因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途径,如基于同源序列的候选基因,又称为同源序列。我们简要综述了已克隆抗病基因的结构、同源序列克隆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野生稻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 标签: 抗病基因 克隆 同源序列法 野生稻
  • 简介:运用AHP分析分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综合表现,是目前各个学校力争完善的学生综合评价方法。本文就AHP层次分析的最核心点——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讨论,提出在运用AHP层次分析评价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综合效果的过程中,由学校、学生、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考评系统

  • 标签: AHP 顶岗实习 校企合作 考核指标体系
  • 简介:目的应用改良的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结扎方法联合微创手术,制备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评估其有效性和稳定性,并探讨其在科研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月龄巴马香猪25头,麻醉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微创开胸结扎左旋支中段,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于术前、术后1h、4周行心脏超声评估模型动物的心脏功能,术后4周处死动物,取心脏行TTC染色评估梗死面积及病理变化,统计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结果结扎术后1h和4周后心脏功能较术前均明显降低,EF值由(64.2±4.6)%分别降至(48.2±5.3)%和(49.7±6.1)%(P〈0.01),左心室侧壁室壁厚度变薄,胶原增生。梗死后1h室颤率17.3%,梗死面积为(19.2±3)%。结论应用改良的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结扎方法联合微创手术能够建立稳定的猪心肌梗死模型,具有手术创伤小、模型稳定和死亡率低等特点,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经济、理想的动物模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小型猪 回旋支冠状动脉
  • 简介:目的探索紫外光-核黄素交联对巩膜织张力和强度的影响。方法交联组和对照组皆选右眼为实验眼,交联组采用波长为(370±5)nm、辐射强度定为3.0mW/cm2的紫外线和0.1%核黄素为光敏剂对豚鼠赤道部巩膜面进行胶原交联,对照组不进行交联处理。术后一个月取交联组交联区巩膜条带和对照组相应区域的巩膜条带,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对眼球各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交联组巩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增强,赤道部交联组巩膜试件断裂时的极限应力增加了147%,弹性模量显著增加了193%,极限应变降低了21.9%;后极部交联组巩膜试件断裂时的极限应力增加了108%,弹性模量显著增加了191%,极限应变降低了40.42%。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显示形态学无病理改变,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交联组交联区的巩膜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结论紫外光—核黄素交联可以有效地提高巩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增强巩膜组织的张力和强度,有望作为治疗高度病理性近视的一种方法。

  • 标签: 紫外光-核黄素交联 巩膜 生物力学
  • 简介:通过建立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对天胡荽根、茎、叶各器官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同时进行检测与分析,以筛选出具有更高应用价值的器官,提高黄酮提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天胡荽 黄酮类物质 高效液相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结果更可靠的真菌直接镜检方法。方法对600例临床高度疑似真菌感染的标本分别采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进行真菌直接镜检。结果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的真菌检出率分别为97%和88.5%。结论荧光染色法是一种适合临床的、快速有效的真菌镜检方法。

  • 标签: KOH湿片法 真菌直接镜检 真菌荧光染色法 真菌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活血化瘀通络联合针刺辅助治疗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LEAD)影响。方法:收集我院DLEAD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对照组予DLEAD基础治疗。实验组1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实验组2在实验组1基础上加针刺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进行FBG、P2hBG、HbAlc测定,血清IL-6、ET-1水平测定及PAgT%、踝肱指数ABI测定。结果:1治疗后三组FBG、P2hBG、HbAlc均下降,两组实验组较对照组均改善更明显,且实验组2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三组IL-6、ET-1及PAgT%均下降,两组实验组均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实验组2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三组ABI均有所改善,两组实验组均更明显改善,且实验组2ABI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联合针刺治疗,可调节血清IL-6、ET-1水平,降低PAgT%,改善ABI,可有效提升DLEAD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预后,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活血化瘀法 针刺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用一种新制备的单克隆抗体MAb03.2Cl-C2鉴别生物学形态相近的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方法用小鼠体内诱导法制备抗白念珠菌芽管胞壁外膜单克隆抗体MAb03.2Cl-C2。用不完全RPMI1640培养液、L—DMEM、H—DMEM、完全1640液、小牛血清诱导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芽管及菌丝形成,间接免疫荧光(IIF)方法检测都柏林念珠菌芽管或菌丝表面有无可与该单抗相结合的成分。收集临床口腔念珠菌病标本涂片,直接做IIF试验。结果用不完全RP-MI1640培养液37℃,6h可同时最高效率地诱导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芽管或菌丝形成。单抗MAb03.2Cl-C2仅与白念珠菌芽管或菌丝特异性地结合,与都柏林念珠菌的孢子和菌丝不能结合。结论单抗MAh03.2Cl-C2可用于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实验室的速鉴别。

  • 标签: 白念珠菌 都柏林念珠菌 特异性 单克隆抗体
  • 简介:目的通过静脉内接种的方法,构建播散性白念珠菌感染的兔模型,并用PCR评价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播散性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在接种后24h,用伊曲康唑注射液5rag/kg对兔模型进行治疗,1次/d,共14d。在不同的时间段取兔模型的静脉血,进行血培养和真菌通用引物以及白念珠菌特异性引物的PCR检测,监测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播散性白念珠菌感染的疗效。结果在接种白念珠菌后1h、6h,外周血中用PCR方法就能检测到白念珠菌,且能持续到8—10d;实验兔外周血血培养1h后阳性,持续到18h。实验结束后解剖实验兔,治疗组较对照组内脏器官的组织培养阳性率及菌落数低。结论PCR是一种快速和敏感的检测播散性念珠菌病的方法,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播散性白念珠菌病有效,但是真菌的清除率特别是肾脏组织的真菌清除率并不理想,治疗结束7d后,组织匀浆真菌培养仍然阳性。

  • 标签: 念珠菌病 播散性 动物模型 伊曲康唑
  • 简介: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类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以及后遗症率都比较高.根据其表面荚膜多糖的不同可以分为13个血清群体,其中A、C、Y、W135这四种群Men是引发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目前针对这几种致病菌的疫苗主要是多糖疫苗.本文在总结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研发情况以及生产进展的同时着重介绍了用于测定多糖含量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免疫火箭电泳.

  • 标签: 群脑膜炎球菌 多糖疫苗 研发生产 火箭电泳 多糖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补肾温阳化瘀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骨桥蛋白(OP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行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OPN及MMP-9,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UH)、卵泡刺激素(FS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D3^+、CD4^+、CD8^+、CD4^+/CD8^+,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OPN、MMP-9,TNF-α、IL-6、IL-8,CD8+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温阳化瘀可下调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OPN及MPP-9表达.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补肾温阳化淤法 骨桥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