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年是白寿彝教授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周年,在高校执教五十周年,也是他八十大寿之年。为了庆祝他的成就,2月25日,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学术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同志约二百人,多为我国史学界老一辈专家

  • 标签: 白寿彝 学术座谈会 国史学界 史德 中国通史 中国史学史
  • 简介:8月28~31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和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共同举办,主题是“哲学与现实”,尤其关注对贫穷现象的哲学探讨。参加本次研讨会的除了两院教师和博士生外,还邀请了《哲学研究》编辑部鉴传今、《学术研究》编辑部何蔚荣以及美国瓦萨学院(VassarCollege)哲学系布莱恩·诺登(BryanvanNorden)教授,共20余人,围绕“贫穷”的多个层面进行讨论。

  • 标签: 大学哲学 学术研讨会 《哲学研究》 《学术研究》 武汉大学 社会发展
  • 简介: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国际教育基金会、佛光人文社会学院、杭州师范学院、宁波社会科学研究院参与合办,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香港孔教学院赞助的“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2日至6日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学者共

  • 标签: 儒学 学术研讨会 民族精神 人文精神
  • 简介:柯象峰(1900-1983年),安徽贵池(今池州)人,著名社会学家.1912年求学于金陵中学,192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27-1930年于法国里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30年获法国里昂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国,任教于金陵大学社会学系,历任教授、系主任、金陵大学教务长.1943年当选中国社会学社理事长.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照搬苏联高教模式,撤消社会学,转任南京大学外语系教授.1978年,南京大学恢复、重建经济学系,先生转任该系教授,以垂暮之年为中国经济社会学之发展尽最后之力.1980年,经小平同志指示,中国社会学得以恢复,先生已退休矣.但其一生最后几年,始终关注着中国社会学的重建进程.

  • 标签: 柯象峰 学术主旨 生平 中国 社会学研究 人口问题
  • 简介:《芮良夫毖》中的"圣人"特指有威权的诸侯大臣,"彼人"指周厉王,"君子"指普通卿大夫,"君"、"元君"指世族伯长,诸词汇的使用均具早期特点,非战国时之泛称。竹书"和德定刑"的提法与西周早期"明德慎刑"观念一脉相承,且其散韵结合、"诗""书"合体的文体特点反映了部分"诗"类作品的早期传述状态。竹书当作于西周晚期厉王出奔之后,共和行政之前。学界针对楚简"诗"类文献所提出的"战国虚构说"尚可商榷。竹书主旨直斥周厉王已无资格为王,主张征召有威权的诸侯伯长入主朝政,实为"共和行政"张本。竹书反映了西周晚期世族势力勃兴,家臣制度完善,世族之间矛盾丛生的历史情实,同时反映了西周晚期王权观念的重大改变。

  • 标签: 清华简 《芮良夫毖》 《诗经》 西周
  • 简介:6月14—15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由中国逻辑学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承办,重庆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逻辑学会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湖北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就逻辑教育与逻辑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

  • 标签: 逻辑教育 逻辑应用 四川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术 西南财经大学
  • 简介:10月12日在北京什刹海书院和清华大学召开,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系、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化寺方丈、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怡学法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卢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方立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以及其他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与社会各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

  • 标签: 佛教文化 北京市 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明代 清华大学
  • 简介:9月20~21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认知哲学这一主题,从四个领域展开讨论。

  • 标签: 哲学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认知 山西大学 中国香港 科学技术
  • 简介:清代的经筵讲论是以研经论史为主要内核的,是古代礼仪制度嘉礼的一种习礼活动,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御前讲席而被视为官方正学,是“术”而非“学”,从而被排斥在主流学术之外。其实,经筵讲论本身具有传统儒学与经学的双重特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传统儒学与经学的一种外延和互补,所以官方正学也是一种学术的体现。它既是清代礼制文化政策的一个重组成部分,也是清代学术多变的主要动因。

  • 标签: 清代 经筵讲论 学术
  • 简介:关于伊斯兰与多元主义的关系,美国著名伊斯兰学者赛义德.侯赛因.纳塞尔(SeyyedHosseinNasr)已从宗教多样性和伊斯兰内部的多样性进行过深入的阐述,还有大量作品阐释过特定背景下多元主义的存在条件:在先知时代和《古兰经》的启示里,在伊斯兰与其他信仰群体关系的整个历史中,在当代世界的伊斯兰内部,在穆斯林反思自身文化位置的美国文化境域。

  • 标签: 美国文化 多元主义 伊斯兰 穆斯林 学术争鸣 《古兰经》
  • 简介:<正>近几年中国学术界为推动四化建设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建设,对影响中国民族精神最深刻的儒家思想开展了较深入的再研究和再评价工作;新加坡为推广儒家伦理教育,也积极开展儒学研究;同时几个东亚工业国(地区)经济的崛起,被认为与儒家学说有关因而出现了一个世界范围的“儒学研究热”。

  • 标签: 儒学研究 儒家伦理学 孔子 精神文化 儒家思想 儒家学说
  • 简介:11月2日在上海召开,由上海伦理学会与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主义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 标签: 学术论坛 核心价值 伦理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慈善
  • 简介:7月26—28日在辽宁大连举行,由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与《江海学刊》编辑部联合主办。会议邀请了《江海学刊》、《社会科学战线》、《学术研究》等十几家CSSCI期刊的相关人员与会,主要围绕“学术期刊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建设”两大主题展开交流、讨论,审思时代境遇,聚焦理论热点,提炼中国话语,共商中国文化发展大计。

  • 标签: 中国文化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研讨会 高层论坛 当代 《社会科学战线》
  • 简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的教育中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发展做出了规划.江苏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是大学开设艺术教育的宝库,在大学艺术教育中开设民间艺术课程,进行民间艺术艺术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中的价值 大学艺术 教育中的
  • 简介:经史传统包括了中国文化的经学传统和史学传统,有时候这也可以成为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概称。我认为“重新认识传统”,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文化的“变”与“常”的关系。“变”是指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性、阶段性,“常”是指中国文化发展的继承性、连续性。一、经史传统与中国文化的“轴心时期”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说:“经学开辟时代,断自孔子删定六经为始;孔子以前,不得有经”①。

  • 标签: 中国文化 学术分科 史传 《经学历史》 哲学 中国传统学术
  • 简介:5月31日至6月2日在北京召开,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美国耶鲁大学全球正义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会议主题为“中国在21世纪的道德领导角色”。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在开幕式上致辞,美国耶鲁大学博格(ThomasPogge)教授指出,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的中国在经济、军事等影响力之外,需要表现出更强的道德领导力。来自中国两岸三地与其他国家的20余位学者,围绕如何推动全球正义理论的新发展、在变动世界秩序之下中国的位置与作用、儒家在未来中国道德领导能力中所扮演的角色、全球正义与统治者的良心、中国的国际责任、中国与美国的博弈、政治哲学中人的优先性等政治哲学方面的学术问题展开了讨论。

  • 标签: 正义理论 学术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 美国耶鲁大学 国际影响力 全球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