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查明某规模化蛋鸡场疑似沙门菌感染病例的病原,从而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分别采集发病鸡的肝脏、脾脏和心血,进行了组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特性培养、生化鉴定及血清学特性观察,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分析了2株分离菌对9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表明:2株分离菌为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阿奇霉素等不敏感。说明该蛋鸡养殖场的产蛋鸡中已经存在耐药的沙门菌感染,鉴于沙门菌为垂直传播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建议该场要注意日常饲养管理中抗生素的合理、安全使用。

  • 标签: 鸡白痢 沙门氏菌 分离培养 生化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沙门菌在各种动物以及人类当中分布广泛,其中有些菌株可导致猪病,这种细菌主要在生长猪以及有些母猪的肠道内繁殖。感染猪只可连续数周甚至数月从粪便中排出病原,而不表现任何症状。应用沙门菌快速检测方法对生猪加工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分析确定生产流通过程的危害因素,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猪肉加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 标签: 沙门氏菌 生猪屠宰 加工 流通 流行病学
  • 简介:以患子宫炎的后备母猪的脓性分泌物为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培养特性试验、生化试验、16SrRNA同源性比对和小鼠致病性试验,鉴定其中的一株优势菌为具有一定致病力的彭变形杆菌。24种常用抗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呋、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敏感,对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林可霉素、大观霉素、替米考星等药物耐药。

  • 标签: 猪子宫炎 彭氏变形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在流水条件下,对人工饲料驯化的史鲟和杂交鲟幼鱼的生长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60d饲养,杂交鲟幼鱼平均体重由7.5g增至120.0g,最大个体重180.0g,体长42.0cm;鲟幼鱼平均体重由7.3g增至68.2g,最大个体重120.0g,体长31.0cm;本文还就体长与体重关系作了初步分析,并测得杂交鲟幼鱼生长方程为:L杂=4.417G^0.4482(r=0.9604),史鲟幼鱼生长方程为:L史=5.9402G^0.3757(r=0.9847)。

  • 标签: 杂交鲟 史氏鲟 生长方程 幼鱼 体长 平均体重
  • 简介:10月5日上午,广东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种猪分公司揭牌仪式在广东华农温总部隆重举行。

  • 标签: 种猪 揭牌仪式 广东
  • 简介:9月13日下午,浙江省常山县温肉鸭养殖工作推进会召开。副县长严可兵出席,天马镇、白石镇等9个乡(镇)长,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农办、县环保局、县供电局及县畜牧局负责人参加。

  • 标签: 鸭养殖 常山县 浙江省 国土资源局 农业局
  • 简介:2010年10月5日,某肉鸭养殖户购进鸭苗1000只,平养地面垫料育雏在同一舍内,10日龄起雏鸭相继发病,以呼吸困难、严重下痢、神经症状和死亡为特征。至10月18日到站求诊共死亡60只。笔者前往诊治,经调查分析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曲霉菌与沙门菌混合感染,

  • 标签: 混合感染 沙门氏菌 曲霉菌 诊治 雏鸭 实验室检查
  • 简介:为对熊岳地区某肉鸡场的疫情进行确诊,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病原菌分离鉴定确诊为大肠杆菌与沙门菌混合感染。通过药敏试验,建议养殖户选用对两种病原菌高度敏感的药物(硫酸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并提出了防控病原菌混合感染的建议。

  • 标签: 肉鸡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混合感染 诊治
  • 简介:广西水产研究所于去年引进新加坡天然野生罗沼虾原种试养,现已取得初步结果。今年进行多批繁殖育苗观察,亲虾抱卵饱满、卵粒不易脱落。孵化出来的幼体体色光泽透亮、食欲好、活力强、个体均匀、健壮、成活率高。

  • 标签: 原种 罗氏沼虾 水产 繁殖育苗 亲虾 试养
  • 简介:  一、黑斑病  症状:病虾体表甲壳有小褐点,继而凹陷成小窟窿;随着病情发展,损伤面加深、加大,损伤边缘呈灰白色,表壳患处因黑色素沉着而变褐、变黑.严重感染者的甲壳被损伤、穿透,影响蜕壳和生长.有的病虾附肢断失,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 标签: 常见病方治 沼虾 罗氏沼
  • 简介:将由从患病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肝脏中分离的哈维弧菌VibrioharveyiQHD-1菌株,在盐离子浓度为0%~8%NaCl、温度为4℃、10℃、15℃、20℃、25℃、30℃和35℃、pH1~10(间隔1单位)、添加0%~2.0%(NH4)2SO4和0%~8%MgSO4的50mLTSB培养液中常规培养,采用改良微孔板法研究盐离子浓度、温度、pH、NH4+、Mg2+对哈维弧菌QHD-1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均影响菌株QHD-1的生长,在盐离子浓度3%、30℃、pH8时,菌株QHD-1生长最好;NH4+、Mg2+能促进QHD-1菌株生长;菌株QHD-1能在聚苯乙烯板上形成生物被膜,且受初始菌液浓度等上述因素的影响;生物被膜形成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0℃、pH8、盐离子5%、初始菌液浓度1.0×109cfu/mL。本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被膜形成机制与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哈维氏弧菌 生物被膜 理化因素
  • 简介:对史鲟、鲫鱼、鲶鱼、鲤鱼进行了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几种鱼肌肉中水分含量分别为72.4%、74.75%、68.74%、76.3%;粗脂肪含量依次为5.60%、2.64%、2.62%、5.98%;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1.39%、16.28%、12.55%、16.91%;灰分含量分别为0.60%、1.64%、1.56%、1.18%,结果显示,史鲟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几种鱼类,可以做为一种优质淡水养殖品种进行推广。

  • 标签: 史氏鲟 肌肉 营养成分 鲫鱼 鲶鱼 鲤鱼
  • 简介:近年来,罗沼虾的育苗生产中各种病害问题变得日趋突出和复杂。1998年5月我场的罗沼虾虾苗发生了较严重的纤毛虫病。我们选用虾安、茶麸及孔雀石绿3种药物进行了对比治疗试验。本文报道了这次试验的结果。

  • 标签: 纤毛虫病 孔雀石绿 罗氏沼虾育苗 治疗试验 虾苗 原生动物
  • 简介:黄颡鱼(Pelteobagrusvachelli)俗称江骨、江黄颡,隶属于鲶形目,鱼尝科,黄颡鱼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一带的河流、湖泊、水库,广东地区较少分布。该鱼属底栖性鱼类,喜栖息于水体下层石砾附近,怕强光,以群体摄食活动为主,杂食性,适温广,有一定的耐低氧能力,抗病能力较强,是黄颡鱼属中生长速度最快,体型最大的一个品种。

  • 标签: 瓦氏黄颡鱼 育苗试验 鲶形目 人工繁殖 杂食性 生长速度
  • 简介:本文是在正镶白旗草原采用样线,样方进行了围封年限对克针茅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试验选取未围封、围封五年、围封十年的样地,通过分析不同围封年限克针茅群落主要物种组成,密度、高度、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探讨围封对克针茅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围封年限克针茅群落物种重要值表现为:克针茅和冷蒿在十年围封区达最大值;糙隐子草在五年围封区达最大值;阿旋花在未围封地区达最大值。(2)群落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表现为围封五年区最高,同时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十年围封区最高。(3)围封年限对克针茅数量特征的影响: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克针茅种群中个体的数量特征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 标签: 围封年限 克氏针茅 物种多样性
  • 简介:为了解抗锥虫新药—盐酸锥双净(原名锥46)治疗奶牛伊锥虫病的疗效,选取了三个有锥虫病临床症状或锥虫病血清学检查结果为阳性的奶牛群开展治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盐酸锥双净注射液,剂量按每千克体重0.24~0.8mg(常规剂量0.5mg)一次肌肉注射或按1.20mg于24小时内分二次注射治疗奶牛锥虫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0.48%。试验结果提示:每千克体重0.5mg盐酸锥双净可作为治疗奶牛锥虫病的推荐剂量,重症病牛按1.20mg/kg(不超过500kg/头用量)于24小时内分二次注射能早日彻底治愈。

  • 标签: 盐酸锥双净 伊氏锥虫病 奶牛 疗效
  • 简介:在全人工控制条件下培育并达到成熟的史鲟雄鱼,人工摧情获得精液.本文介绍对精子生物学特性的观测结果,其中包括:透视电镜下观察到的精子形态结构,精子快速泳动时间和寿命,精液的质量密度和精子密度,同时与野生雄鱼精子活力进行比较.

  • 标签: 全人工繁殖 精子 生物学特性 史氏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