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沙产业"的重要论述,构想在沙漠戈壁发展农林生产,以阳光为直接能源,靠植物光合作用产出物质产品的农业生产过程,被称为"第六次产业革命"。

  • 标签: 沙产业 科技 传奇 农业生产过程 农林生产 光合作用
  • 简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毛竹的平均胸断面积及胸断面积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施肥可有效地增加毛竹的胸断面积,且随着施肥年份的持续,效果更为明显;毛竹的胸断面积与土壤的全氮含量呈负相关,与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而与有效磷的相关性较弱;施肥与不施肥条件下的毛竹胸断面积分布均符合Logistic方程,同时,持续的施肥管理还能增加大径竹在毛竹林中所占的比例。研究结果可为毛竹林高效施肥及可持续性经营提供参考。

  • 标签: 毛竹 胸高断面积 Logistic曲线 施肥
  • 简介:鸡腿菇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疗价值、经济效益好等特点,近两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为了在同等生产条件下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湖北省枝江市食用菌协会的科技人员对鸡腿菇的最佳栽培模式进行了一些探讨.试验证明,他们研发的鸡腿菇波浪式栽培法产量,效益好.

  • 标签: 鸡腿菇 波浪式栽培技术 产量 食疗价值
  • 简介:奶牛的特殊生理机能造成它耐寒不耐热的生理特性,在高温湿的条件下,就会对奶牛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它瘤胃的功能出现下降的情况,食欲不振,对生产性能的发挥也会造成明显的影响。本文对高温湿条件下的奶牛健康养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 标签: 高温高湿 奶牛产奶性能 研究
  • 简介:果树接栽培就是在砧木较高的部位上,嫁接栽培品种进行果树生产的一种栽培方法。接栽培可选用当地适应性强的砧木做基砧,嫁接抗寒力较强的砧木类型或栽培品种做中间砧,然后在中间砧的骨干枝上高接优质栽培品种,也可以在抗寒力强的基砧骨干枝上直接接优质果树品种。这种方法在寒地果树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标签: 高接栽培 果树生产 应用 栽培品种 栽培方法 果树品种
  • 简介:阆中市近多年来蚕茧单产、质量、效益一直处于“三低”状态,在改革开放步步深入的大潮中,各级党、政及蚕桑部门学习了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及中共中央政治局文件后转变了观念,解放了思想,着眼市场经济,认为不提高质量、效益是没有出路,决心开发“优质、高产、高效”蚕业,从而使蚕茧生产由“三低”开始向“三”转化。全市1992年饲养春蚕4.37万张,产茧11.5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净增21.3万公斤,增长22.73%,单产26.3公斤,比上年同期提高2.7公斤,公斤鲜茧粒数由上年春茧的697粒下降

  • 标签: 蚕业发展 蚕茧生产 春茧 鲜茧 南巡讲话 三低
  • 简介:基于实测光谱反射率、FPAR数据,建立了反射率、一阶导数与FPAR的波段相关性,同时,将各波段反射率与导数光谱建立逐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FPAR与可见光反射率相关性好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其中374、539、639nm波段处相关性最好;FPAR与一阶导数的2个波段拟合效果较好,在376、920nm拟合效果较好,R2可达0.847、0.915,FPAR与对FPAR估算模型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其结果较单波段的反射率及其一阶导数估算效果都有明显的提高.虽然植被光合作用吸收的是可见光部分,但如果综合的考虑近红外波段光谱的信息,二者有效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的提高FPAR估算精度,特别是水分吸收较强的光谱波段.

  • 标签: 典型草原 FPAR 反射率 导数
  • 简介: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来降低养殖场疾病的流行与爆发是构建生物安全体系的主要手段。目前市场上消毒剂种类繁多,其中酚制剂由于效果明显而被广泛使用。酚制剂是一类古老的消毒剂,目前国内畜禽常用的酚类消毒剂主要成分为烷基酚,烷基酚的灭菌活性随烷基所含的碳原子的增加而增强,但其水溶性也会逐渐降低,从而影响其杀菌效力。

  • 标签: 消毒剂 高沸点 油酸 煤焦 生物安全体系 烷基酚
  • 简介: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站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高度,倾力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围绕“突出配电网改遣建设,提升电网发展水平”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推进地区主配农网协调发展。

  • 标签: 城市副中心 高可靠 配网 世界城市 中国特色 供电公司
  • 简介:落幕时,英雄总是悄然别去,不带走一丝云彩。对警犬“霸”来说,时间永恒地定格在2006年8月28日。上午10时许,管理人员如常饲喂,警犬“霸”如常进食。所不同的是,在进食得差不多的时候,它伸伸腰,长吐一口气,然后慢慢睡下……

  • 标签: 史宾格犬 管理人员 警犬 进食 饲喂
  • 简介:哒嗪酮杂环是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重要结构片段,在前期研究基础之上,在3(2H)-哒嗪酮的5位上引入酰肼活性基团,设计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哒嗪酮环酰肼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通过^1HNMR、IR、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蚜虫Aphisfabae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7d在500mg/L普筛浓度时,蚜虫死亡率达73.9%,但对粘虫Mythimnaseparata和红蜘蛛Tetranchusurticae的生物活性不明显。

  • 标签: 哒嗪酮 酰肼 合成 生物活性
  • 简介:顺先生是浙江省黄岩县人,生前在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任职(今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他是继我国著名科学家朱冼教授之后与张果教授等从事实验生物基础理论研究和蓖麻蚕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的专家。他的后10多年,基本上是来广西指导开发蓖麻蚕和桑蚕生产,与广西的蚕桑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广西蚕业指导所的建设、成长和广西蚕业的发展史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 标签: 春蚕 应用技术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 细胞生物学 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 简介:采用全基因组454个SSR位点对96份烤烟种质资源进行了群体分型,获得有效等位变异1038个。NJ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类群,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3时,ΔK值最大。同时对该供试材料在4个环境进行了烟叶钾含量测定,其频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混合线性模型(MLM),进行了标记-性状关联分析,获得11个烟草钾含量的关联标记。通过不同基因型的钾含量对比,获得5个钾优异等位变异。为验证这些优异等位变异,本研究又利用这5个关联标记扫描了其他130份烟草种质,获得了一致的结果。表明可以利用这5个钾等位变异对烟草种质资源进行定性筛选,促进烟草钾种质的利用和品种选育。

  • 标签: 烟草 高钾 关联分析 SSR标记 优异等位变异
  • 简介:近几年来,我公司(由原阳山县蚕种场于2002年改制重组成立)在广东丝源蚕业有限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抓原蚕、抓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从2002年生产蚕种80674种,销售78600张,病毒淘汰率0.5%;到2003年生产蚕种98328张,销售94032张,病毒淘汰率0.19%;到2004年生产128290张,销售133220张,病毒淘汰率0.07%.

  • 标签: 抓管理 抓蚕 效益步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