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5例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比病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良好,5例患者均得到治愈,治疗后各生化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显著改善(p<0.05).结论及时对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治疗 鱼胆中毒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胆后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2019 年 3 月-2021 年 6 月,将本院急诊科收治的 10 例胆后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入院后在开展了抢救治疗的基础上积极加强了 对其病情的观察,并细致化提供了护理服务,评价并观察护理后效果。结果:10 例胆后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抢救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有 8 例治愈,2 例死亡。治愈 8 例患者中透析治疗次数为 4-13 次,均值次数为(7.3±1.0) 次, 透析治疗时间均值为(17.6±4.5) h。其中有 2 例男性患者由于食用生胆量相 对较大,加之距离正式抢救治疗时间较长,均为接受 10 次以上血液透析治疗后 才进入至多尿期,无尿时间均值为(30.2±1.3) d,其余 6 例患者均为接受次数 不等血液透析治疗后即进入至多尿期,且临床生化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状态。结 论: 胆后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凶险、危急,应在患者接受抢救治疗的基 础上,加强病情观察,有效采取护理措施,以提高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

  • 标签: 鱼胆 中毒 急性肾功能衰竭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及钛植骨内固定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间应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及钛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平均52.5岁,病程平均10个月。病变累及2个功能节段者23例,累及3个功能节段者2例。其中2例患者作了2节椎体次全切,3节椎间隙减压。术前JOA评分平均为8.3分。病变部位全部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椎体骨填充入钛内植骨配合带锁钉板固定。结果25例均获随访,平均20个月,植骨全部于术后10~16周骨性愈合。椎间隙高度无丢失,无成角现象,内固定无移位,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手术有效率为92%(23/25),优良率为80%(20/25),术后JOA评分平均14.5分。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及钛植骨内固定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具有融合率高,稳定性好,并减压彻底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减压 椎体次全切除 钛笼钉板植入融合
  • 简介:摘要胆中毒可能损害人体肝脏和肾脏,使其变性坏死;也可损伤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本文报道一例患者听信偏方口服胆一枚治疗眼疾,后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于2020年1月到齐鲁医院急诊科中毒与职业病科就诊,经给予血液灌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对于急性胆中毒,CRRT联合HP可能是快速、有效治疗胆中毒的方法之一。

  • 标签: 中毒 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急性鱼胆中毒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液灌流 肾脏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遗传性肌肉疾病致病基因的检测得到了普及,但在变异位点致病性的判定以及疾病分子机制和干预药物的研究方面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国内肌病领域利用斑马等模式生物开展的研究尚有限,而斑马肌肉发育相关的基因保守性高,遗传操作方法丰富,运动行为表型的评价也相对容易,可作为遗传性肌肉疾病研究的有力工具。本文就斑马作为遗传性肌病模式生物的优势、具体应用及局限性进行讨论,以期能够推动相关研究,并使遗传性肌肉疾病患者获益。

  • 标签: 肌肉疾病 斑马鱼 基因突变 模式生物 药物筛选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1例胆中毒患者的护理,总结了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经验,认为及时有效地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加强基础护理,重视心理护理,积极处理消化道症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性鱼胆中毒 肝肾功能 衰竭
  • 简介:1990年3月14日晚在遂溪县港门镇吴家岭发生一起外地民工共11人(均为男性,年龄最小16岁,最大33岁),误食河豚引起食用者全部中毒,其中8人死亡的恶性中毒事件,现报告如下。发病与临床经过:事发当天16:00时许,湖南邵阳县民工伍××到港门镇买回4条共4.5kg重的,当晚加工除去内脏、保留肝脏,切成小块加水煮约20min,于19:30时开始供11

  • 标签: 河豚鱼 外地民工 河豚中毒 去内脏 食用者 切成小块
  • 作者: 陈维 赵峰 张樱腊 刘东 杨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26
  • 出处:《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100191,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深圳 518055,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0087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降低斑马接触蛋白相关蛋白基因2(contact protein-related protein gene 2, cntnap2)表达,建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遗传模型。方法以注射剪接抑制型吗啉代寡聚核糖核酸降低cntnap2表达的斑马作为实验组(n=48),注射随机寡核苷酸片段的斑马作为对照组(n=48),通过原位杂交观察斑马神经递质系统相关基因th、dbh、gad1b、glyt2、vglut2表达的变化,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神经递质系统及神经元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使用斑马行为轨迹跟踪系统记录(Noldus行为仪)检测cntnap2表达降低后多动/冲动行为及托莫西汀对多动/冲动行为的改善作用。结果原位杂交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神经递质系统相关基因dbh表达减少,gad1b表达增加;th、glyt2、vglut2表达未见明显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神经递质系统相关基因dbh表达降低(t=5.772,P=0.005),snap25、dat、gad1b表达增高(t=14.310、22.210、22.090,均P<0.01);神经元发育相关基因shha、epha4b、netrin1b、noi及神经递质系统相关基因drd4、th、vglut2、glyt2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 dpf时药物未处理实验组较药物未处理对照组幼鱼游动总距离长 [143.12(98.56, 212.22) cm 与99.03(80.54, 133.96) cm,Z=-3.547,P<0.01],平均游动速度快[0.050(0.041, 0.067) cm/s与0.033(0.025, 0.042) cm/s, Z=-5.495,P<0.01];经托莫西汀处理后,实验组药物处理较药物未处理幼鱼游动总距离减少[106.59(95.28, 120.10) cm与143.12(98.56, 212.22) cm, Z=-3.591,P<0.01],平均游动速度减慢[0.031(0.028, 0.037) cm/s与0.050(0.041, 0.067) cm/s,Z=-7.035,P<0.01]。结论cntnap2表达降低斑马可通过改变dbh、snap25、dat、gad1b表达量而产生多动/冲动表型,托莫西汀可有效缓解多动/冲动表型,cntnap2表达降低斑马可作为ADHD遗传模型。

  • 标签: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斑马鱼 模型 动物 接触蛋白相关蛋白基因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icastrin(nct)基因对斑马黑素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吗啉代寡核苷酸(MO)技术针对斑马nct基因mRNA设计nct-MO序列,同时设计对照MO序列(ctrl-MO),并构建5′端为MO靶序列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mRNA,通过显微注射的方式将nct-MO或ctrl-MO与EGFP mRNA共注射入斑马胚胎中,验证nct-MO的沉默效率,观察其表型变化。以野生型斑马作为空白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黑素合成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itfa、tyr、tyrp1a、tyrp1b、dct、pmela、notch1a、notch1b、hey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斑马受精后8 h,ctrl-MO+EGFP mRNA组斑马胚胎中均有绿色荧光表达,而nct-MO+EGFP mRNA组及空白对照组胚胎均未见绿色荧光。受精后48 h,nct-MO组幼鱼尾部色素沉着区面积占比(0.169 ± 0.083)低于ctrl-MO组(0.258 ± 0.042,t=3.202,P=0.005),且nct-MO组色素分布紊乱。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nct-MO组、ctrl-MO组、空白对照组间pmela、tyrp1a、hey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mitfa、tyr、tyrp1b、dct、notch1a、notch1b mRNA相对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nct-MO组pmela、tyrp1a相对表达水平(0.708 ± 0.028、0.558 ± 0.136)低于ctrl-MO组(1.023 ± 0.142、1.016 ± 0.134,均P < 0.05)。结论nct基因可能通过调控斑马黑素合成影响黑素细胞生物学功能。

  • 标签: 色素沉着异常 化脓性汗腺炎 Nicastrin基因 γ分泌酶 斑马鱼模型
  • 简介:摘要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使用硅降钙素及唑来膦酸治疗后的护理,通过对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护理,结合基础治疗饮食运动、钙剂和唑来膦酸及硅降钙素联合治疗,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治疗骨质疏松造成的疼痛症,使骨密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绝经期妇女采用硅降钙素及唑来膦酸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绝经期妇女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硅鱼降钙素
  • 简介:  2006年12月,我们对1例胆中毒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经5次血液透析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毒并发 例血液透析 并发肾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Raplb与斑马颅面部发育的关系。方法:利用模式动物斑马,取由神经嵴发育而来的颅面部组织做实时定量RT-PCR,观察不同时期Raplb的mRNA表达情况。再通过Raplb整体原位杂交观察其在斑马发育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情况,并与神经嵴特异性标志基因Crestin原位杂交表达情况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比。结果: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Raplb在神经嵴形成、迁移、分化过程中在颅面部均有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Raplb与Crestin在斑马中的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重叠。结论:Raplb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嵴发育参与颅面部发育。

  • 标签: 神经嵴 斑马鱼 Rap1b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胆中毒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效果。由于民间的习惯,特别是农村,许多人轻信胆能清热解毒、治眼疾的传说,致使胆中毒屡有发生。胆中毒系食胆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青鱼、草鱼、鲢鱼胆中含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也可损伤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其中以青鱼、草鱼苦胆中毒最多见,因胆汁毒素不易被热和乙醇所破坏,因此,不论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超过2.5g,就可中毒,甚至死亡,近期我科收治1例食草鱼胆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

  • 标签: 鱼胆中毒 肾功能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lavl1/HuR对斑马肠神经系统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lavl1、HuC/HuD在野生型斑马肠道的表达。挑选25个斑马胚胎,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lavl1在受精后24~96 h野生型斑马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在野生型斑马胚胎处于1细胞期时分别显微注射4 ng、8 ng elavl1a morpholino和8 ng control morpholino,挑选25个受精后24 h的胚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lavl1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受精后72 h、96 h的胚胎斑马肠道神经元的分布情况。结果elavl1在斑马全身都有表达,而HuC/HuD在第四天斑马肠道部位出现表达;在受精后24~96 h时期,elavl1在斑马中的蛋白表达量随斑马鱼生长而增加,且受精后96 h时elavl1蛋白量明显高于受精后24 h、48 h、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注射4 ng、8 ng elavl1a Mo和8 ng Con Mo后,发现注射8 ng Con Mo组elavl1蛋白含量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敲降elavl1a后免疫组化显示在受精后72 h时三组都不能在肠道末端明显观察到神经元,受精后96 h时可以观察到elavl1a Mo 8 ng组和elavl1a Mo 4 ng组较Con Mo 8 ng组斑马肠神经元数量有所减少,每组随机抽取5条斑马统计肠道末端到前面四个体节长度的肠道神经元数量,发现elavl1a Mo 8 ng组和elavl1a Mo 4 ng组较Con Mo 8 ng组斑马肠神经元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avl1a是斑马肠神经发育过程中重要基因,敲降elavl1a会减少肠神经元细胞数量。

  • 标签: RNA结合蛋白 肠神经系统 斑马鱼
  • 简介:在日本笔者遇到了2例少女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damsela)引起致命的坏死性筋膜炎,两病例均为扑后发病的渔民。尽管在最初症状突然出现后的20~30小时内给他们采取了化学和外科处理,但是他们仍进展为多重器官衰竭。

  • 标签: 日本 少女鱼发光杆菌 坏死性筋膜炎 头孢他定 氟喹诺酮 四环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金注射液雾化眼浴治疗眼部疾病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观察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使用金注射液雾化眼浴治疗眼部疾病的562例患者,所患眼部疾病包括干眼症、急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病毒性及细菌性角膜炎、沙眼、麦粒肿,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明显改善眼部症状,总治愈率82.71%,总有效率达95.08%。结论金注射液雾化眼浴对眼部浅表感染性疾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鱼金注射液 雾化眼浴 眼部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